高校开设“专业+非通用语”培养模式的可行性探究

发表时间:2020/9/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5卷11期   作者:段丽娜
[导读] “专业+非通用语种”培养模式是结合相关专业知识与非通用语言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
        摘要:“专业+非通用语种”培养模式是结合相关专业知识与非通用语言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外语教学模式的新尝试。本文试从政策背景、社会需求、外语教学改革趋势、学生兴趣四个方面来探讨了高校开设“专业+非通用语”培养模式的可行性。
      关键词:高校,非通用语,培养模式;
        “专业+非通用语种”教学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培养兼备相关专业知识与非通用语言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外语教学领域的新尝试和新突破。“专业”指高校中开设的各学科专业,“非通用语种”指除英语之外的所有其他语种。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步伐日益加快,英语在中国的普及范围越来越广,而非通用语人才十分匮乏,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国与世界各国合作领域的日益深入,单纯仅掌握语言知识的人才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并能熟练运用一门或几门外语的人才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因此,在当前形势下,高校非通用语种的人才培养模式可进行新的尝试,如与其他专业的人才培养相结合,培养“专业+非通用语种”类人才。笔者将从以下几点入手,试分析开展该类培养模式的可行性:
        一、政策背景        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自此,中国开启了“一带一路”这一新时代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一带一路”的建设,有利于促进沿线各国经济繁荣与区域经济合作,加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世界和平发展,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1]。人文交流是“一带一路”的重要支撑,建设“一带一路”应坚持人文先行,语言先行[2],近几年我国大力加快了非通用语人才的建设步伐,在传统外语类高校及各综合性大学中开设了覆盖东西欧语种、亚非语种在内的多达九十个语种,以云南省为例,依托靠近东南亚、南亚的区位优势,先后在多所高校开设了东南亚、南亚非通用语专业,为社会输送了大批非通用语人才,然而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深入,单纯掌握语言知识已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大量新型复合型、文化素质高的外向型人才的空缺对国际化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传统语言专业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对学生的培养重在对象语言的听说读写译能力,虽然近年来一再对跨学科学识培养有所强调,但是介于我国学生学识结构较单一、高校课程学时有限、就业环境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一时难以扭转非通用语专业学生语言知识精但其他学科知识薄弱的现状,为改变这类现状,笔者认为,可采取“专业+非通用语”的培养模式,发挥语言专业的工具性特点,利用高校非通用语教师资源,鼓励其他专业学生在掌握本专业知识和一定英语交流能力的前提下,系统学习一门非通用语,迅速填补当前国家战略下高素质非通用语人才空缺。
        二、社会需求        近年来,我国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依旧突出,究其原因,并非是岗位需求不足,有很大一部分是岗位需求与毕业生能力不匹配造成的,当前市场极其需求的是那些具有综合能力、创造能力、管理能力和专业应用能力的复合型的国际化人才。在对东盟非通用语种人才需求现状的调查中发现,74.4%的用人单位需要的是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只有25.6%的用人单位认为小语种人才只要具备语言能力即可,而对正在学习东盟非通用语种的人才的调查发现,31.6%的学生认为只要具有优秀的语言能力即可,显示出学生在学习方向上的认识偏差。[3]。文君、蒋先玲也指出当前“一带一路”战略急需国际化资本运作人才、新型国际贸易人才和境外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管理几类国际化人才[4]。

外语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多样性特点,对于大部分岗位来说,外语似乎不能完全符合标准,但是又不可缺少,这就造就了外语与专业搭配的多样性。因此,笔者认为可以充分整合高校尤其是综合性大学的资源,利用其专业设置多样,教育资源丰富的优势,为特定专业学生如财会类、理工科类、法学专业学生开设特定小语种课程,培养一批既有扎实专业功底,又精通语言的复合型人才。  
      三、外语教学改革趋势        束定芳认为,我国当前的外语教育存在“教学形式和方法缺乏创新”的问题[5],而新时期的外语教学,应按照分类指导的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搞一刀切,但其最终目标都是为培养国际化人才服务,只是不同学校和不同专业具体的目标和侧重点不同,不同学校、甚至不同专业应该根据学校或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选择或融合不同教学模式,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帮助他们了解与掌握本专业或相关行业的国际规则,提升他们参与国际交流和国际竞争的能力[6]。因此,笔者认为,结合了具体专业目标和侧重点的非通用语言教学是符合新时期外语教学改革趋势的,其教学形式和方法都不同于传统的外语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四、学生兴趣        笔者所在的云南农业大学近年来充分利用外语学院非通用语种教学资源,联合其他学院进行了“专业+非通用语种”培养模式的探索实践,目前为国际学院的2016-2018级国际汉语教育专业学生开设了泰语、越南语必修课程,建筑工程学院的2014-2018级的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工程造价、土木工程、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学生开设了泰语、缅甸语、老挝语选修课程,课程实行每年开设,语种轮换的形式进行。以笔者所进行的泰语教学为例,通过对建筑工程学院2018届学生所做的问卷调查分析发现:在“选择学习这门语言的原因”中,有42.42%的学生是“因为对这个国家或该门语言感兴趣”;在“对该门课程的课前期待程度”中,有96.97%的学生选择“十分期待,充满好奇”;在“如果以后有机会,是否还会选择继续学习该门语言”中,有81.82%的学生选择会继续学习。由此可见,大部分其他专业的学生选择学习非通用语种是兴趣使然,并且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保持着极高的热情,因此,笔者认为该类课程的开设前景较为乐观。
       综上所述,开设“专业+非通用语”培养模式下的相关课程,具有其合理性和可行性,是符合当前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发展趋势的培养模式。当前,云南农业大学建工学院开设的“专业+非通用语种”试行班已经有五期学员顺利结业,已毕业的两届学生中有3名毕业后从事了非通用语种相关工作,国际学院的国际汉语教育专业学生也已经有三届顺利结束了非通用语种的必修课程,有部分学生选择继续到对象国深造,可见这种模式的教学已初现成果。未来如何进行该培养模式下的语言课程设计及优化,值得笔者继续探究。        
[1] 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R].2015.
[2] 雷建锋. “一带一路”与中国战略能力的新拓展.国际援助,2015(2):29-37.
[3] 刘明录,陈柳悦,刘德松. 广西东盟小语种人才的需求现状及未来预测[J].创新,2012年第3期.
[4] 王雪梅,赵双花. “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高校非通用语种专业建设:现状、问题与对策[J].外语电化教学,2017年4月,第174期.
[5]束定芳.外语教学与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6.
[6]束定芳.大学英语教学与国际化人才培养[R].“新时代大学外语教学改革”高层论坛.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