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学是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人生的一个特殊阶段,中学生身体发育迅速,思想同时转变,都逐渐走向成熟。叛逆在中学生中是很常见的一种现象,通过心理辅导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性格和品德是至关重要的。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应用积极心理学知识,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主要从中学心理教育现状、积极心理学在教育中的意义以及如何将积极心理学应用于心理健康教育,三个方面展开分析讨论。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中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
引言
一位好的老师会影响学生的一生。班主任了解并应用积极心理学知识,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可能会在青少年成长过程起重要影响作用。中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从稚嫩走向成熟,对整个世界都充满好奇心,渴望独立却又不具备完全独立的能力,具有内心敏感、容易感伤等特点,如果没有班主任合理有效的心理健康引导,容易误入歧途,由此看来,积极心理学在中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十分重要。
一、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一)学生品德素质存在差异性
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性格特点、品质特征。有些学生叛逆很难劝导说教;有些学生自卑需要给予鼓励;有些学生性格比较敏感需要引导等。俗话说: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每个学生也是如此,无论是环境的影响还是自身性格的原因,都需要教师因材施教,针对学生不同特点进行正确引导,因此班主任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不同特点,对症下药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二)学生情绪调控能力较差
情绪可以反应心理,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具有情感丰富、好奇心强、容易感情用事、缺乏冷静思考、不能明辨是非、情绪波动大、易冲动等问题,如果班主任不能正确调节学生的情绪,会使得很多学生产生不良行为,甚至造成严重后果。例如:某校高中生因课业压力过大而选择自杀,某学生因室友关系不和投毒杀人,这些由于心理问题而导致的事件,值得大众的深思与重视。据调查,目前中学生32%心理健康水平较差,其中有轻度心理问题的占28%,中度的占3.9%,重度的占0.1%。因此,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令人担忧,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并尽快改变这种状况。
(三)学生周围环境的消极化
虽然素质教育一直是被倡导的,但应试教育的现实在短时间内还是无法改变。成绩的变动、升学的压力等问题,使学校老师学生的目光,都紧紧的盯在成绩单上,而忽略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忘记对学生的综合评价。对学生的评价不应仅是成绩单上的分数,更应该注重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的考察教导。另外部分学校存在师生关系不和睦的现象,更导致消极环境的形成,伤害学生心理健康,不利于积极环境目标的建设实现。
二、积极心理学在中学阶段的教育意义
(一)培养学生积极的心态
积极心理学是在传统心理学的基础上,进行传承创新的新兴理念。它向统治了近一个世纪的消极心理学模式提出质疑与挑战,积极心理学倡导心理学研究积极取向,关注人类积极的心理品质,强调人的价值与人文关怀,以一种全新的姿态诠释心理学。积极心理学并不是不研究消极心理学以及人的心理问题与疾病,但它更强调研究人性的优点与价值,从更广阔的层面来说,研究人的工作、教育、洞察力、爱、成长与娱乐,它探索美好的生活以及获得美好的生活的途径与方法,采取更加科学的方法与技术来理解人类复杂的行为,目的就是要开发人的潜力、激发人的活力,促进人的能力与创造力,并探索人的健康发展途径。积极心理学所提出的积极心理观念指人类的美德,如爱、宽恕、感激、智慧、乐观、等优良品质。显然,积极心理学就是要以科学的方法研究人性中的积极层面,并力图促进个人、社会以及整个人类的进步和发展。
中学生在很多时候面对挫折容易放弃与退缩。面对中学生这样的心理特点,班主任利用积极心理学对其进行心理教育,多关注学生正念、优良的品质,会产生很强的推动性效果,有利于学生树立形成积极的心态,使学生面对困难和问题时,仍然能够充满热情与希望。
(二)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
积极心理学的关注对象除积极心理观念外,还有积极的社会环境,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等。对于家庭环境,积极心理学提倡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为学生的成长和学习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在学校环境方面,积极心理学有助于改善师生关系,促进师生关系融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在社会层面,积极心理学的应用有助于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在全社会营造一种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社会环境。良好的环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从而激发学生的活力与创造性,提高对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热爱学习,从而推动学生自主学习与思考。因此,班主任进行积极心理学健康教育,会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助于学生各方面素质水平的提高。
三、积极心理学在中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一)根据不同学生特点因材施教、对症下药
要想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首先要对学生的性格进行深入的挖掘和分析,全面促进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水平的提高,班主任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应用积极心理学对学生进行不同方式的教育和疏导,如果无法做到全面深入解班级里每个学生的心理状况,就无法针对性得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与沟通,班主任应该将重点放在学生日常行为表现上,通过学生日常行为探究学生的内心世界,将班级学生的心理状况分为几类,针对每一类别使用不同手法。
例如:班主任可以开展“认识自己得内心”等相关主题班会,鼓励学生说出内心真实的想法,不对其随意施加压力,真正和学生面对面地轻松交流,同时注意语气和说话方式,诱导学生勇敢表达内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了解一类学生的心理活动。班主任还可以依据学生的心理状况对学生进行分组,将具有相似特点的学生进行组合,进行集中的指导,这样可以降低工作的难度,提高效率。
(二)培养良好的环境,引导学生情绪变化
根据积极心理学理念,良好积极的环境氛围也能对学生心理产生积极影响。所以在校园里给学生创设优良的成长氛围,是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责任。首先,应该给学生营造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班主任要多了解学生的家庭特点,努力与家长一起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家庭生活氛围;其次,班主任需要与学生多进行沟通和交流,打造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有效的支持;再者,班主任要注意观察班级整体氛围的变化,努力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为整个班级的进步提供良好的环境。
例如:科学在对学生的记忆广度进行研究时,发现积极情绪状态下的中学生,后测的记忆广度要显著高于前测,此外学生在积极情绪条件下,解决问题的能力优于消极情绪条件,因此班主任运用积极心理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营造良好得学习环境,降低学生得消极情绪,让学生在正确情绪的引导下,克服学习与生活上的难题,形成热情、开放、积极等健康的心理。
四、结语
根据积极心理学的教育指导,给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是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责任。积极观念的渗透和氛围的建立,可以给学生带来内心世界的支持,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正能量,帮助学生用积极的态度,来主动调节、管理学习生活,在中学时期健康、快乐成长。通过磨炼心智,学生能够学会接受并克服未来学习上、生活上的困难和挑战,获得终身成长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代俭英.积极心理学的积极色彩及其应用[J].科技资讯.2010(08):243-244.
[2]任俊,叶浩生.积极: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价值核心[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4):106-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