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中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0/9/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5卷11期   作者:吴丽红
[导读] 近些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素质教育理念已经深入贯彻到了各个教学阶层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素质教育理念已经深入贯彻到了各个教学阶层,我们不仅仅要为学生们传授相关的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要开展高质量的德育教学,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帮助他们建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新课改的实施为我们提出了如何实现有效教学这一难题,道德与法治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课程之一,对于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有基础性价值。本文就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进行了粗略的探讨和研究,希望能够给相关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帮助和支持。
关键词:初中教育、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开展策略
1明确教学目的
        从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现状看来,仍然存在着学生学习兴趣不足、课堂互动性不强、开卷考试不重视、教学质量偏低等问题,为了实现高质量的教学,学生必须要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之中,多与教师进行沟通和交流。只有建立学习兴趣,学生才能够更加积极主动的掌握书本知识,提高内在素养。传统的知识灌输型教学方法已经不再适合新时代的教学理念,道德与法治教师必须要立足于学科有效教学要求,明确教学目的,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提高课堂质量[1]。
        教学目的是一切教学工作开展的核心,只有建立科学合理的目标,才能够做到有的放矢,集中力量办大事,教学目的作为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有效指导,在根本上影响着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成效,因此,教师必须要充分与学生们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班级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和学习兴趣,并且结合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来设置教学目标[2]。这里所提及的教学目的不仅仅是指教学大纲中所规定的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还包括课程标准中给出的立体化培养目标,也就是帮助学生建立积极健康的情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组织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必须要深度研读教材,对教学大纲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发展需求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研究,并以此确定包括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在内的教学目标[3]。
2激活教材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育的关键阶段,他们的精神状态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教师要积极与学生们进行沟通,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和诉求,引导学生建立科学的人生态度。与教师相比,初中生更倾向于认同教材里的知识以及所倡导的思想观念,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开展过程中,初中生更多的表现出顺从和接受状态,很少有学生去质疑书本中所提出的观点和理念,也很少有学生能够发表与教材所不同的观点[4]。此时,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当鼓励学生们自己发散思维,利用批判的眼光去阅读和学习,要善于激活教材,最大化发挥教材的价值,要充分的认知到教科书只是表达思维和陈述观点的一种载体,我们要把教材当作学习资源,突破束缚思维的墙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入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并且从多个角度来探讨和分析教学资源,勇于创新,引导学生大胆质疑提出问题,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去研究相关知识,从而实现师生之间的密切交流,打造高质量的道德与法治课堂[5]。
        例如:七年级的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学生比较感兴趣,参与度也相对较高;但是到了八年级,知识上升为我与社会的层面,尤其是八年级下册的法制知识,学生基本不关注时事政治,晦涩难懂又和他们的生活脱节的知识点,仅仅只是依靠老师讲解的话,没有学生互动的课堂显得枯燥又乏味。所以在备课的时候就需要老师从生活中截取素材,就好比是怎样讲解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这一内容,我选取了今年疫情期间社区干部积极发挥作用的相关案例,我国的疫情在短短两个月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其中起关键作用的就是我们最基层的社区和社区干部。


3营造积极氛围
        相关的教育学专家曾经指出,后天环境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而言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与外部因素不断互动的过程中,学生对于世界的认知将会逐渐完善,纵观传统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课堂氛围普遍比较枯燥和沉闷,学生缺乏与外部环境的沟通和互动,这种知识灌输型课堂导致学生缺乏对于知识的学习兴趣,甚至有一些学生在内心深处产生了一种厌倦心理,对学习产生了一定的抵触情绪,由此可见,不良的教学氛围将会直接影响学生们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进而影响学生的成长发展。面对这种状况,道德与法治教师必须要引入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之中,让他们以一种轻松自由的方式学习知识。课堂导入是实现高校教学环境的关键环节,教师要积极结合教材内容和生活化知识,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采用多样的手段,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我个人的做法是利用每课三分钟平台然后结合视频或者漫画、音乐这类的素材进行导入新课;通过课堂提问法、小组合作法、任务学习法激发学生们的学习主动性,自然而然地创造出积极的教学氛围,这也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必然要求。
4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已经逐渐深入到了各个教学阶层。学生是课堂的学习主体,要想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就必须要将课堂放手给学生,为他们提供足够的学习空间和学习时间,让他们积极的自由的去开展学习,进行探索,从而激发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获得积极的、正面的学习情感体验。所以,我本人充分利用“金钥匙积分制”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又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一来学生既能够收获相应的知识与经验,又能够获得学习的热情。
        首先,教师要善于与学生沟通,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要端正自身的态度,以一种平等和尊重的态度对待学生,有效化解师生矛盾,从而得到学生们的敬重和支持。教师要树立起自身的道德模范形象,做学生的严师益友,既对其提出高标准的学习要求,又要以朋友的身份与他们进行沟通和互动,共同学习和生活,从而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7]。其次,在课堂开展过程中,要实现与学生的积极互动。因此,在实施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应当尝试互动式教学,引入相关的案例,与学生们进行探讨和研究,将生活实际与课堂内容进行有机结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分析,并且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开展讨论。当学生进行激烈讨论的时候,教师可以走进小组,对学生们的观点进行倾听,并且进行实时的点评,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对学生们加以引导,保障讨论能够顺利进行。这种做法能够实现高效的师生互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应用知识的乐趣,发挥自主性,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知。
        总而言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充分遵循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明确教学目的,充分发挥教材的价值,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之中。同时,要为学生们提供独立的学习空间和学习时间,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加强生活实践与理论知识的结合,从而提高学生们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思维,最终构建高效的道德与法治课堂。
        
参考文献:
[1]李万鹏.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名师在线,2020(16):37-38.
[2]潘自佑.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22):24-25.
[3]陈同秀.新时期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索[J].学周刊,2020(02):29.
[4]熊伟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探究[J].新课程研究,2019(23):128-129.
[5]郭柯敏.试论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华夏教师,2019(26):31-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