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提出:“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因此"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有效地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质量,同时也有利于改进教师的教学。那么怎样组织好小组合作呢?我经过近三年的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种方法:
(一)、合理分组。
我将学生划分为四个大组,每个大组又分为2个小组。每个大组选择思想品质好、学习成绩拔尖、具有专长、思路灵敏、说话流利、有一定组织能力、在同学中有一定威信的学生作为固定的组长,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平时,一些简单的问题就由组长全面负责。在小组中尽量使成员在性格、个性特征、学习成绩、兴趣爱好等诸多方面保持合理和差异。注重培养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选择有合作价值内容 并锁定目标。
学生在学习时,不是任何内容都需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只有当内容在学生个人确实无法解决的情况下,让学生进行的小组合作学习,那样的合作才有价值,学生才有合作的热情。因此,我们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合作需要,有选择地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对于那些学生力所能及的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合作学习的目标,不仅需要教师的引导,更要让学生自己来锁定合作目标,学生合作的情绪才会更加高涨,合作的效率才会更高。在目标锁定时,让班级中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都有确定目标的机会,才能真正共同锁定合作目标。小组合作是一种开放性、自由性较强的学习方式,在学习时,一定要有明确的目的,否则就会流于形式。
(三)、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小组合作学习,应该是学生学习的自发性行为,而不应该是老师的要求性反应。因此,要想在课上课后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我们]应首先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可以建立长期合作小组,还开办学习专题讲座,向学生宣传先进的学习方式、操作策略,使学生产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欲望。我开展过小组合作学习竞赛活动,定期不定期的进行评优,激发学生合作积极性。
(四)教给学生自主合作技能。
要想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教师,应该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合作技能。比如:在小组合作分工学习时,要教给学生分工的方法,根据不同成员的能力,?让他们承担不同难度的任务,保证任务的顺利完成。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学习时,教给学生要尊重对方,理解对方,善于倾听对方的意见;有不同意见,也要等对方说完,自己再补充或提出反对意见;碰到分歧或困难,?要心平气和,学会反思等,学生的技能和品质形成需要老师有意识地长期培养,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注重全体学生相互间的合作,鼓励学生积极动脑,大胆发言,勇于说出自己的意见。
(五)、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
在教学中,要尽量采用各种方法,培养、调动学生学习的动机、兴趣和探索精神。这样就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其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全面发展,就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引进竞争机制,让学生之间产生竞争,学习小组之间产生竞争,增强集体荣誉感,使每个学生都认识到他代表的不仅仅只是个人形象,更代表一个组或者一个集体的形象,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巧妙的设计合作竞争情境,根据学生的不同答案、不同意见、不同见解,顺势将全班学生分成两组、三组或更多研讨合作小组,每组根据自己的答案或见解,各自寻找依据、理由,再通过班级交流或辩论,达成共识,从而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想象,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
(六)、注重教师自身参与。
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与学生合作共同解决学习中碰到的困难是教师课堂教学的生命内容。因此,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应注重自身参与,及时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一方面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程,另一方面给学生一种无形的期望,激励学习积极讨论、交流,提高合作的效率。
(七)、控制时间。
在每次学习前,根据活动的难易程度,分配恰当的学习时间,?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防止学生为一个问题无限制的争论。
(八)、设法让每个孩子都有方言的机会。
我们的学生学习能力不均匀,这样,在一个组里学习水平势必参差不齐,学习水平高的学生发言的机会要多,部分学习水平低的学生不敢轻易发表自己的见解,怕出错让同学笑话,长此以往学生的发展会极不平衡,出现差距会越来越大,有部分学生逐渐产生厌学情绪。久而久之,这些学生就会不再独立思考,误认为讨论是那几个“好"同学的事,从而又回到被动学习的老路上去了,还有的同学会出现盲从,迷信学习好的学生,认为他学习成绩好分析的肯定是对的,不相信自己。所以教师要创造条件,让每个孩子都独立思考并发表意见的机会。
总之,没有合作的课堂教学,不是真正的课堂教学。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它能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对学生一生是有积极意义的,教师要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这样可以极大地促进师生、生生的互动与交流。让合作交流变成一种课程资源,在合作交流中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体现学生学习的个性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