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常言道:“好习惯,早养成,有教养,益终身。”拥有好的习惯,就等于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动力器,必然会推动他将来的发展。本文从“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话’能力”、“符合学生年龄的童趣教育”、“开辟学生自主管理的舞台”、“表扬激励强化学生的言行”、“坚持不懈养成教育的金钥匙”五个方面阐述一年级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所得。
【关键词】一年级 习惯 养成
有人曾这样比喻:孩子的心灵是一块未开垦的土地。因此,教育孩子不仅要发展他们的智力,还要养成他们的良好行为习惯。莎士比亚也说:“习惯若不是最好的仆人,它便是最坏的主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形成学生健全人格的基础,是学生成人、成才的前提。一年级学生刚刚由幼儿园到正规学校接受教育,他们天真无邪,活泼好动,自律能力差,自我意识强烈,行为习惯差异大,很多习惯需要养成。那么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给这些孩子一个良好的成长起点呢?通过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努力。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话”能力
学会“听话”有两层意思:一是要求听人讲话要用心、要细心。细心听、用心听,这是一种礼貌,表达对说话者的尊重。第二层意思是要“会听”。要边听边想,思考别人说话的意思,能记住别人讲话的要点。总之,听是一种本领。“不依规矩,不成方圆”。如何使这些幼儿园毕业的“娃娃”逐步成为懂规矩的小学生,就必须让他们先学会“听话”。
幼儿园与小学在规范、要求方面有着较大差别。刚进小学的孩子们对于什么是小学生规范,大多一无所知。什么该做,什么不能做,很多时候都是通过老师的语言传达才得知的。在开学的第一天,我就非常强调,要求每一个孩子“带上”两只耳朵进教室。每一次在明确提出要求时,我都会先提示每一个孩子做好听的准备。在说完之后,或是请学生再说一次,或是请其中一个学生用动作进行演示,以确定他们真的听懂了。
同样的,在课堂教学中,我也处处注意培养孩子听的能力。如,指名朗读课文时,提示认真倾听的要求;朗读之后,请在坐的学生进行评议;这样也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和评判能力。再如,指导朗读时,常常会有老师范读,孩子们也要认真听;听后进行评价,要能说出值得学习的地方;最后进行模仿;这是通过听,促进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和语感的发展。还如,要善于听老师提出的问题,做到不走神、不拖拉,主动思考,积极发言;这在我看来,是用“听”来开发学生的思维潜力,提高学习能力。
有了良好的“听话”习惯,不仅有利于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也促进了孩子各方面学习潜能的开发。
二、符合学生年龄的童趣教育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他们的生活经验有限,生活中鲜明的形象对于他们的品行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一年级学生要养成课前、上课、放学、作息……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无一不需要老师的引导和教育。如此多的“该”与“不该”往往使刚入学的小学生顾此失彼、应接不暇,单凭老师的说教很难达到好的教育效果。由于一年级的学生喜欢儿歌,而儿歌朗朗上口、生动有趣,对学生又具有吸引力。为此我就将对学生行为习惯的要求编成儿歌。如:上课铃声响了以后,学生对这个铃声是没有反映,好象它响归它响,与我无关。于是我在教室前面贴了“课前准备歌”,让班长在铃声响了以后带领其他同学念。学生在念儿歌的同时,就会检查自己的行为,自然地进入了上课的状态。平时站队时,学生会在老师的引导下说出:“我是守纪小标兵,站起队来‘静齐快’。”还如:“上下楼梯靠右走,嘴巴闭上静悄悄,不推挤来不乱跑。”这样把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要求编成儿歌,符合小学生心理生理特点,贴近学生的生活。
而适时的让学生诵读,孩子们便会在充满童趣的氛围中自我纠正行为,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效果十分理想。
三、开辟学生自主管理的舞台
现在的孩子上进心强,有竞争意识,都想承担班里的一些职责。我能积极尊重每个学生,努力调动学生的进取心。在开学时,我就注重观察,哪些学生有哪些爱好和长处,让他们担当一些相应的角色。唱歌好的负责起头唱歌;个人卫生好的负责检查个人卫生;有负责电灯开关的灯长;负责擦门的门长;负责擦黑板的板长;负责擦窗台的台长;负责洁净地面的地长;负责课间安全的安全长等等。
我对每个岗位都能明确分工职责,每位学生负责检查一个项目,做到人人有岗。凡是有岗的学生要明确自己的职责:上课前,督促和检查同组每个学生是否摆好学习用品;小组的桌椅是否排整齐;地面是否有纸张和杂务。这样以来,我班的学生逐步树立主人意识,更加关心爱护我们的班集体了。我认为班里的每个孩子都有参与班里管理的责任。在过程中,我在帮助孩子们开辟自主管理的舞台,并观察着,注意着,发现着每个孩子的闪光点。让每个学生都去参与班里管理,树立主人意识,关心集体,使每个孩子在竞争中共进。
四、表扬激励强化学生的言行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之曾说过:“儿童都有希望获得被认可的天性。”一年级的学生特别喜欢表扬,表扬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起着激励和导向的作用。所以我们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时要多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从而激发学生的自我理解能力和自我修正能力,才能促进学生的“德行”成长。
那如何来表扬一年级的学生,使评价有利于鼓励他们积极向上,预防和克服不良品行的滋长?实践中,我发现把表扬方式儿童化,用形象的记号、游戏似的奖励,对一年级学生能起到较好的效果。如:运用五角星、小红花、小笑脸等作为奖品,以提高孩子的积极性。
比如,我在班中成立“学习小明星”、“清洁小天使”、“小小守纪员”等多元化的评价奖励板块。这种多元化的评价方式,给了孩子们很大的积极性。很少会让某个孩子感到失落。他们经常带着笑脸回家,向家长报告自己今天在校的好表现和所获得的“荣誉”。我还在教室门口张贴“每日之星”和“每周之星”的照片。另外,我还设立“喜报”奖。定期给班级里一些表现优秀或是进步明显的孩子发红红的喜报。这样做以后,我发现他们的积极性特别高,生怕自己的行为会影响小组得红旗,所以互相提醒,课堂纪律较容易调控了,孩子们很快进入了小学生的角色,形成了良好的班风班貌。
五、坚持不懈养成教育的金钥匙。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养成教育,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而孩子和教师都有惰性,孩子的良好习惯会有“返潮”现象。因此,我们应把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当作教育的永恒旋律。唱好这首歌的关键在于坚持不懈。对一年级学生习惯训练的过程中,要有计划、有目的,循序渐进地逐渐增加训练目标,把目标分解,反复训练。学生的习惯养成要有一个过程,这一过程不是简单的时间堆积,不是单纯的表面行为变化,而是让学生有一个感悟的过程、一个由接纳到赞成并情不自禁跟着走的过程。因为我们的这些养成教育就像一杯好茶不一定色彩艳丽、香气扑鼻,慢慢品味却是回味无穷的。总之,对一年级学生的养成教育,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而要持之以恒。
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个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由此可见,小学阶段,尤其是在低年级阶段,习惯教育,对于孩子的一生起着怎样重要的作用。拥有好的习惯,就等于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动力器,必然会推动他将来的发展。在小学一年级阶段,要给学生一个良好的起点,习惯养成教育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①《名师培养学生好习惯的高效细节》.李文娟,郭香萍.2015.9.1
②《小学校长》.《浅谈一年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刘艳伟.2017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