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科学思维能力培养问题研究

发表时间:2020/9/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5卷11期   作者:杨静
[导读] 近些年来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小学教育在逐渐的发展和前进
        摘 要:近些年来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小学教育在逐渐的发展和前进,越来越受到家长和教师的关注和重视,新课程改革明确指出的小学不仅仅是要教会学生知识,更多是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正确的认识和对待事物。文章主要是分析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科学思维能力的相关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小学学科;核心素养;思维能力;培养

        对于学生来说科学思维能力是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对于学生科学能力思维的培养和提升来说小学阶段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是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培养的启蒙阶段,因此就需要增强重视。小学主要是进行科普,让学生在看待问题的时候能够以一种科学和理性的思维,因此为了能够更好的实现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来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展,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思维。
1小学科学思维能力培养的现状分析
        对于课程实施的综合性来说是由核心素养的整体性和通融性所决定的。现如今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进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是极其重要的一项内容,同时也是教师从核心素养角度上出发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小学教学的过程中要想更好的实现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就需要将科学教学与核心素养进行有机的融合和联系,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进行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的优化和完善,对于我国目前的小学教学来看仍然有着很多的因素将会影响到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1.1 缺乏小学科学教学的认识
        对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来说科学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虽然说我国教育在近些年来有着很大的发展和前进,但是很多的教师由于受到传统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影响,仍然没有关注和重视小学的科学教学,更多是关注语数英的教学,认为小学科学不是考试的科学,所以没有必要过多的重视,这对于小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培养来说将会有着很大的危害和影响,同时学校也没有重视小学科学的教学,把小学科学的教学与学生的思维发展进行联系,因此就会阻碍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新课程改革相比于传统的教学大纲来说有着更为明确的教学目标,同时也提出了小学教学不仅仅是要教会学生基本的知识,更是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展,但是根据大量的研究表明我国小学教学并没有很好的做到这一点,仍然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也没有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缺乏教学方式的创新和优化,这对学生的学习和科学素养的培养将会有着很大的负面作用,导致学习质量下降。
        1.2 教学和实验的设备不足
        在小学科学思维培养的过程中教学和实验设备的不足也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在我国很多的学校中由于经费的问题就会导致教学和实验的设备缺乏,要知道科学的学习对实验的设备有着很大的依赖,如果说单靠理论知识来进行教学,其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都是非常差的。科学实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一个重要过程中,在实验的过程中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自身的科学实验操作来探究和发现其中问题,进行解决,从而更好的帮助学习进行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然而相应的设备和仪器在小学是没能够进行完整的配备,甚至一些的学校连基础的实验设备都没有。只能够依靠教师的理论教学或者依靠视频,这样一来就会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受到影响,课堂的效率也会因此而受到影响。
        1.3 教师的专业能力不强
        我国相比于西方发达的国家来说由于科技起步的晚,因此在这方面的教学也是相对较为薄弱的,教师的专业能力也不强,对于我国现如今的小学科学教学来说,很多的教师其实并不是专业的科学课程的教学,因为学校没有重视小学科学的教育,科学教学都是由一些其他科目的教师代为兼任,这样的教师是没有达标的科学素养和专业能力的。

科学是一门涉及范围非常广的学科,要想更好的提高科学的教学质量就要教师自身有着专业的科学技能和科学素养,能够在科学的基础上进行教学,一些的教师由于是兼任,因此就缺乏科学的知识,知识根据课本的内容来进行教学,并没有涉及到科学的专业知识,往往都是采用一些简单的语言来进行描述,科学同时也是一门十分严谨的课程,仅仅依靠简单的语言将会直接的影响到科学课程的教学,难以实现学习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很多的学校并没有科学合理的进行考核的设置,这样也使学生科学素养和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受到很大程度上的影响。
        2 小学科学的教学以及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培养的措施
        2,1将教学生活化,实现学生兴趣的激发
        要知道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是非常多的,同时科学又是源于生活的,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的过程要想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以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需要将教学和生活进行联系,寻找一些生活中学生们所熟悉的现象来融入教学,这样不仅仅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进行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还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使学生产生共鸣。而且对于我国很多的学校来说因为缺乏教学的设备,采用生活中的相应事物来进行教学也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进行学习,或者说能够自己动手进行操作,在提升自身科学思维能力的同时实现学生实践能力的强化。例如在学习《工具和机械》的时候,教师就能够让学生将家中的工具带到课堂上来,通过课堂的展示来更好的帮助学生对相关内容的领会,更近的去感受科学,从而提高课堂的学习效果和锻炼科学思维能力。
        2.2 采用问题的方式来引导学生
        探索和发掘问题是科学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实现科学思维能力提升的基本条件,所以教师在小学科学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充分的利用问题来进行导向学习,引导学生向相关知识的延伸。在课前教师就需要对问题进行精心的设计,根据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来进行设计,问题设计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因为思维的发展是具有一定的方向性的,如果说直接进行很难的问题,不仅仅会让学生产生疑惑,还会使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教师要让问题贯穿在整个课堂只能够,引导教学活动的开展,这样才能够在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相关的内容,实现自身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例如在学生《抵抗弯曲》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进行提问, 周围的东西什么最为容易弯曲?这些东西发生弯曲的原因是什么?这样学生就能够根据这样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得出相关的结论,然后教师再进行专业性的讲解,学生在此过程中就能够进行独立思考和自主的学习,培养自身的科学素养。
        2.3 巧用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强化感知
        在小学科学的教学过程中课本的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要想更好的提高教学的效率,增强学生对科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就需要充分的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短视频或者动画的方式将课本上抽象的知识给具体化,让学生能够以一种更为直观的方式进行科学现象的学习,同时学生还能够利用信息技术来学习一些课堂中没有的内容,实现自身知识的拓展和延伸,强化自身对于科学的感知。
结束语
        总的来说科学思维能力对学生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同时也是新课程教学改革中明确指出的一个内容,科学思维能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探究位置事物,提升对事物好的认知能力以及科学素养,因此就需要教师增强对学生科学教学的重视,将教学和生活进行联系,通过问题来导向教学,充分的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在提高学生学习激积极性的同时实现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的提升,帮学生更好的掌握科学实知识,实现自身科学素养和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参考文献
        [1] 李霞.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科学思维型教学模式研究[D]. 2018.
        [2] 何一兰.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核心素养[J].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7, 000(011):20-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