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加强农村小学生法制教育,须立足课堂教育的主阵地,发掘各教材的潜在法治因素,从日常生活抓起,结合学生的生活进行教育,让学生知法,懂法,守法,用法,成为新一代的社会公民。
【关键词】小学生 法治教育 课堂教学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形形色色的社会环境,层出不穷的心理诱惑,使得身体和心理都不成熟的小学生,受到一些不良思想和行为的影响,以至于学生违法犯罪时有发生,而且有日趋严重之势。所以加强小学生的法治教育越发显得重要,可农村教育体系中,由于各种条件的制约及不完善,法治教育的开展并不乐观。面对新的形势,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的法治知识,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用法律知识为他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在这里我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坚守《道德与法治》的主阵地,循序渐进地进行法制教育
《道德与法治》是小学生法制教育的主阵地,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一门课,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教师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打破常规,走进社会,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灵活开展教学,这样才能提高他们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二年级的《可敬可爱的家乡人》,课本的例子毕竟跟学生的生活是有距离的,在教学中,最重要的实践是把课堂教学引申到学生的生活中,让学生畅所欲言地发表自己对家乡人的认识,教师再适当地点拨引导,这样学生在自由开放的环境中培养出热爱家乡人的情感,并树立起为家乡服务的决心,这样不就达到了我们最初的教学目的了吗?如教学四年级的《生活离不开他们》,目的是寻找身边的最美劳动者。因为面对是四年级的学生,在教学中,我们除了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更可以创设情景,让他们感受到身边劳动者的苦与累,从而升化情感,让他们意识到生活离不开劳动者的辛勤付出,要感恩劳动者,奉献社会,建设家乡。
《道德与法治》重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所以在教材的设计上非常有特点,例如:二年级的《可敬可爱的家乡人》和四年级的《生活离不开他们》,主旨都是感受家乡人的美,只是根据学生不同年龄的认知特点,后者在情感上更加的直接强烈,对美的感悟要求更高,从单纯地感受家乡的微笑与温暖到能意识家乡劳动者的辛勤付出,并立志要奉献家乡,建设家乡,这就是从单纯的认知上升到情感的领悟的过程,教师要把握好教材特点,根据学生现在的知识水平与生活经验,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让学生真正地在生活中能用法治知识明理知行。
二、发掘各科教材的法治因素,适时进行法制教育
《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将学科教育渗透法制教育作为对学生实施法治教育的主要途径。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挖掘各科教材中潜在的法制因素,巧妙地融入法治教育,让学生从小就树立法制观念。例如在语文教学中,在教学《钓鱼的启示》时,理解父亲放掉大鲈鱼的做法后,可以抓住文中“道德”二字,对学生进行相对应的法治教育,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如数学《认识人民币》中,我们在教学中除了教会学生认识人民币,会进行简单的人民币换算,也可以向他们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保护法》,教育学生在人民币上乱涂乱画,撕毁人民币,这都是违法的行为。
这样学生在课堂上不但学到了知识,而且还渗透了法治教育,促使他们在生活中严于律己,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品德。所以,只要我们教师在课堂中发掘出教材的潜在法治因素,学生的法治教育就是随时随地的生成,而不再是生搬硬套。
三、重视校园生活的随机生成,创造性地进行法治教育
小学生易于接受和学习,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身处的环境,接受的人和事都将对他们的成长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多年的班主任工作,让我知道校园生活单纯,学生都是积极向上,阳光正面的。但是家庭生活以及社会生活也是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上存在着形形色色的人,每天发生的事光怪陆离,多不胜数,学生身处其中,耳濡目染肯定会受到影响,甚至还会沾染上不良的行为习惯,并且把这些行为带到学校进而影响他人。例如,由于受到认知水平的影响,刚入学的孩子在升旗的时候会不够重视,这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讲解《国旗法》,举行升旗仪式时,参加者应当面向国旗肃立致敬,从而让学生懂得升国旗是非常庄严的仪式,这样在法治教育的同时,也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在农村小学从教多年,见得最多的就是打架,偷窃等行为,不少学生在认知上觉得打架是小事,小偷小摸不是窃,这不正是他们缺乏法治知识的表现?所以,对于这样的学生,在教育中不应该单纯地说教,更应该向他们进行法治教育。打架,偷窃等行为都是直接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如果造成的后果严重,还可以通过刑法定罪处罚,这样才更能使学生明辨事非,做到防微杜渐,自觉告别不良的行为习惯,深切体会到法治就在我们身边 ,所以更应该用法治知识约束自己的行为习惯。
四、创造性地开展多元化的活动,渗透法治教育
小学生的天性就是活泼,好动的,让他们枯燥地坐在教室里被动地学习,教学效果肯定是适得其反,创造性地开展多元化的法治活动,能在不知不觉中渗透法治知识,法治教育的教学效果绝对是事半功倍的。我们可以打破课堂的限制,定期举办法治教育专题讲座,图片展览,手抄报,法治童谣传唱等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也可以把法治课堂延伸到校外,让他们在课堂上分享校内校外观察到的违法行为,并用已有的法治知识进行分析劝导,教师再适时加以引导,使学生明辨是非,这样无形中就深化了学生对法治知识的学习,更能做到学有所用,充分调动他们学习法治知识的兴趣,增强他们学习法治知识的信心。
总之,学生的法治意识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它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从点滴入手,细心细致地做好学生法治知识的引领者,润物无声地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只要我们坚守教育阵地,创造性地利用教材,多元化地渗透法治教育,定能不断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培养出遵纪守法的一代新人。
参考文献:
1、《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 小学分册》 贵州中小学科教学参透法制教育题组著 贵州人民出版社2011年5月第一版
2、《我国农村小学法治教育研究》 李文佳 2016《河北师范大学》知网空间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