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语文是一门充满了情趣、充满了活力的知识,教师如果可以灵活使用教学资源,就能够让学生保持浓厚学习积极性,在师生互动中建立情感共鸣、思想共鸣,提高教育效果,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自学能力,保障语文教育有效性。情境教学是现代教育中常见的手段,情境拉近了书本与现实的距离,并且可以靠着以情动人的方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发掘文章传达的精神以及内在魅力。在教师幽默的语言配合上多媒体教学手段支持下,赋予课堂活力和魅力。本文以初中语文为例,分析初中语文情境教学方法,旨在提高教育有效性。
关键词:语文教学;初中语文;情境教学;魅力
前言:过去语文教育一般并不会考虑情感方面的内涵,也没有为课堂教学注入趣味性活力。传统语文教育只考虑知识讲解、知识传授。教师一讲到底,并且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学习十分被动。教师因为没有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感受,所以部分学生甚至出现了害怕语文的问题。学生厌倦语文的学习,抵触语文的学习。改变这样的局面,让学生重新回归语文课堂,表现出乐学、爱学、好学的态度,就需要贯彻新课标指标与理念,让学生重新成为课堂的主人翁和把握者,巧妙使用情趣课堂、情境课堂。
一、激发阅读兴趣爱上语文阅读过程
我国的新课标当中有明确强调与说明,一定要重视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当然考虑到书本上的资源比较有限,所以要尽可能补充课外阅读,在课外阅读中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表现能力。通过这样的形式完成语言积累,保障学生阅读量达标[1]。考虑到以上种种,教学中教师需要合理组织并倡导学生,让学生平时多阅读,尤其是课外书,体现学以致用。不过从现状可以看到的是,当前很多教师虽然有布置各种读书任务,但是学生显然并没有产生兴趣或是积极的读书态度。比如很多教师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学生A:老师我不知道买什么书看好。学生B:老师我平时太忙了没有时间看书。学生C:老师我忘了看书的事情。总之学生推脱阅读的理由非常多,能够看书的学生非常少。为改善这样的问题,教师需要现寻求有趣的教学形式,让学生保持主动性和自觉性,提高阅读效果。
(一)讲述作家趣事培养阅读兴趣
大多数作家在创作文章的时候,一般都会将自己或者是周围人的趣事代入到文章,赋予文章生动性、灵活性。这些故事其实非常有趣,学生如果能够了解文章的创作背景以及参考对象,往往就能够形成更浓厚的学习热情,表现出良好的学习动力。教师课堂上不能照本宣科的教学,这样的方法十分无聊[2]。而如果教师讲解了一些有趣的背景故事,则可以很好的吸引学生课堂热情。
如学习《江城子·密州出猎》的时候,这篇文言文讲解中,虽然字符不多,但是却包含了作者真挚的感情。为了让学生能够透彻理解额,教师就需要以作者苏轼创作这篇文章的背景故事为切入点。教师需要让学生先知道,这篇诗词是作者在密州知州任上创作的,表现的是作者强国抗敌主张,泄露自己渴望报效朝廷的豪情壮志。
也就是说这是一首充满了爱国情怀的诗词。讲解了这些内容以后,学生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此时每个学生都会端书阅读,表现出真诚的学习态度,认真学习、消化与理解文章。
(二)巧用多媒体赋予课堂趣味性活力
在语文教育中,多媒体是非常常见的教学手段、教学工具。多媒体能够让学生直观化的了解知识,对知识建立深刻认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学习水平。举例来说学习《岳阳楼记》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播放画面,让学生观看到作者所描写的场景。再比如学习《行路难》,学生在视频画面的支持下,明白了作者为什么说行路难难于上青天。学生有了直观的视频、图片画面帮助,形成了学习兴趣,让语文课堂充满了活力与魅力[3]。
二、营造氛围创设环境
初中语文教育为了达成情感教育渗透的目的,就需要重视对现代教学技术和手段的应用,为学生营造良好学习环境、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集中课堂注意力,形成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对此教师需要在合适的契机和条件下使用悬念教学手段与形式,让学生集中课堂注意力,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之中,更主动、积极的寻找答案,形成知识理解。
比如在学习《孔乙己》的时候,教师可以先提出问题:这篇课文都有那些点体现出了对旧社会的批判。随后创设情境如果自己是当时酒楼的看客,你会怎么做。学生在这样的问题指引下,展开了对知识的深入研究和学习。学生思考如果是自己,又会做出和酒楼里面其他人什么不同的事情。学生在解释和翻译课文的时候,教师需要不断地在班级走动,以便在学生有需要的时候及时给出帮助,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和效率。
三、联系生活情感共鸣
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学以致用,在生活中汲取知识,将理论知识用于现实问题的处理。比如在学习《鱼我所欲也》的时候,这篇文章体现的是孟子性善论理论,强调正义比生命重要。人平时要保持本性,并做好平时的教育和修养,绝不能做出有违礼仪的事情。学习完这篇课文的时候,学生就需要将其中所传达的精神以及表达的内容贯彻在学生生活当中。比如教师创设捡到钱了要交给警察、商场负责人、教师,让警察、商场负责人与教师寻找丢钱的人的情境。知识本就是人们对现实生活发生事情的理解和解读,这意味着我们在生活中可以寻找到很多和书本知识相匹配的内容,用于解释现实生活中的事情。教师需要贯穿始终,联系与把握书本和生活之间的联系,用生活为切入点展开教学,增强学生文化素养、人文品质。
结语:语文是一门十分有趣的学科,语文教育需要合理使用情境的方法拉近书本和生活的距离,用多样化的手段展现知识的特色、魅力与追求。这样学生才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将知识变成自己的能力,形成属于自己的知识理解。
参考文献:
[1]刘菊.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情境教学研究[J].求知导刊,2019(51):73-74.
[2]李飞英.初中语文情境教学探索[J].华夏教师,2019(31):24-25.
[3]田怀宝.浅析电教媒体在初中语文情境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2019(3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