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也是师生交流的重要途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适当的课堂提问对开启学生智力、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掌握课堂提问的艺术性,从而使语文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提问 艺术性
引 言:课堂提问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实际、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设计的问题,是进行教学问答的一种形式,也是师生互动的一种学习方式。课堂提问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常用的一种方法,适当的课堂提问对开启学生智力、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掌握课堂提问的艺术性,从而使语文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课堂提问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要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有效教学,教师就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留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权,引导学生敢于提问,乐于提问,形成师生之间的互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可以从两方面入手。
1.课文内容的关键处提问
这里所说的关键处是学生不容易理解的词、句、段,在关键处提问,可以起到以点带面的效果,加深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如学习《三顾茅庐》这篇课文时,学习全文的关键在于把握刘备诚心诚意邀请诸葛亮出山,重点体会刘备的礼贤下士、求贤若渴。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的关键字词,再引导学生大胆地说一说哪些字词体现出了刘备的诚心诚意。经过学生交流讨论,完完整整把文中的字词找出来了:还有半里多路就下马步行、轻轻敲门、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等候、等了半晌功夫、又等了一个时辰等地方表现除了刘备对诸葛亮的诚心诚意。
2、课文内容的空白处提问
一些作者为了体现行文的简洁特点,会使用简略、省略等写作方法,给读者留下充足的想象空间。如讲授《“番茄太阳”》一文时,文章的最后写到:红红的“番茄太阳”一直挂在我的心中,温暖着我的心。作者卫宣利在一次车祸中瘫痪,为了逃避父母包办婚姻来到课文中所讲的这座小城,心情灰暗无比的卫宣利因为一个盲童女孩明明开朗乐观的笑声感染了,心情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作者并没有说她后来的生活如何,给读者留下了思考的空间。所以我当时就提问学生,明明离开后作者是如何开始新的生活的?我给了学生充分地时间去思考,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请了几位学生展示交流,一开始还以为学生说不好,没想到学生说的很有条理,仿佛把自己代入了角色中。教师要从空白处提问,启发学生想象,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课堂提问要把握住提问的时机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说明了提问把握住时机的重要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小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师要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把握提问时机。如果提问早于恰当时机,学生会因为准备不充分,出现启而不发的现象;如果提问晚于恰当时机,解决了问题,提问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要想把握住提问的时机,就要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结合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把握住提问的恰当时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比如讲授《小儿垂钓》这首诗时,有学生就提出一个这样的问题:路人借问遥招手中的 “遥招手”而不是“遥摇手”呢?当时就觉得这个小孩特别会听课,特别会思考。其实这个问题在备课时,我也预设到,本以为学生只会被动的接受,没想到竟然有学生问出这个问题,真的让我匪夷所思。经过学生这么一问,立即就让全班学生分组展开了一个讨论。经过一番讨论,同学们得出了一致的结论:小儿没有完全拒绝答话,只是想请路人再靠近些,他会轻声作答的,这样不会吓跑鱼儿,也能回答路人的问题。这个问题能启发学生想象,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
这样创设问题,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兴趣,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课堂提问要注意问题的多元性
课堂提出问题的多元性是说问题的多方面、提问对象的多层次及问题解决的多角度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问题可以是教师提出的,也可以是学生提出的,还可以是作者提出的。精读课文时,可以在预习、思考、练习环节设计一些问题,阅读课文时可以在阅读提示中设计适当的问题。问题的涉及面要广,可以涉及课文内容,也可以涉及课文中心。教师要利用这些问题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问对象的多层次,是说一些教师在提问时比较倾向于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主要是因为好学生的回答容易和教师的答案一致。其实,这会造成课堂互动的不平衡,一些学生会频繁的受教师注意,但同时也会忽略其他学生。提问对象的多层次,是说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不同层次的问题,以便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对基础较差的、胆小怕事的学生,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回答体验成功的喜悦,树立自信心;对成绩一般的学生,可以设计一些难易度适当的问题,让学生稍加思索能得出答案;对成绩较好的学生,可以设计一些富有创造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一定的深思获取答案,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多角度解决问题是说一个问题能从多个角度给出答案,答案不是唯一的。如要理解重点句子,可以让学生查字典来理解,也能让学生根据上下文来理解,只要和原文的意思相差不大,能把握住中心意思就可以了。
四、课堂提问要把握提问的“度”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要把握提问的难易度。根据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认知领域主要有识记、领会、应用、创新等层次。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这一规律,把握问题的难易度。如学习《狐狸和乌鸦》时,可以先设计识记型的问题,从整体上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狐狸见到乌鸦嘴里叼着一块肉后,它对乌鸦说了什么话?乌鸦对此是如何反应的?再设计理解型问题,提高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狐狸用什么方法骗到了乌鸦嘴里的肉?你如何看待狐狸?最后设计创新型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与创新能力:乌鸦发现自己被骗后,会想些什么呢?这样问题的设计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同时还要把握时间度。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要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思考时间,并且在学生回答问题后,不要急于评价,给其他学生留出评价的时间,然后再评价学生的回答。这样的提问才是有效的提问,才是有价值的提问。
五、课堂提问要突出问题的创新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提出难易度适当的问题,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参与欲。同时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常会出现一些“幼稚”的想法,有些想法就是天方夜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的这种思维,提高学生突破定势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我们教师经常会问:为什么一到晚上太阳就不见了?学生可能会说:太阳下山了;雪融化后,会是什么呢?学生可能会说:是水。但是启发学生说出太阳下山了,就是太阳工作一天,累了,太阳去睡觉了;雪融化了,说明天气渐渐暖和了,春天就要来了。这些想法是创新的前提,教师在教学中要给以赞扬与鼓励,启发学生深入思考。
实践证明,不论是从课堂教学效率的角度出发还是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角度来讲,对课堂教学进行有效提问都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和意义。“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也是实行有效课堂提问教学所追求的目标。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只是手段,启发调动学生思维才是目的。我们要把有效提问作为入境的路标、调频的开关、激发的手段、交流的渠道。善于运用课堂提问艺术,形成有自己特色、适合学生口味的提问艺术风格,尽可能使学生的思维处于兴奋状态,从而碰撞出创造性的思维火花。以达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董会彩,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技巧初探,素质教育论坛,200710
2杨平,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问之浅见,中国西部科技,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