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我国教育部门比较关注幼儿的教育,幼儿园的教育在孩子的整个教育生涯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幼儿园的教育对幼儿和每个家庭及整个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乡土教育资源在幼儿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对培养幼儿生活习惯和行为品德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就对乡土资源融入到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措施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乡土资源;幼儿园;教育;活动
乡土教育资源是一种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教育价值和本土特色的教育资源,将乡土教育资源充分融入幼儿园的教学体系当中,可以有效推动幼儿的全面发展及激发幼儿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还可以有效帮助本土传统文化的延续和传承。但是在实际生活当中,乡土教育资源却很少会被应用到幼儿园的教育实践过程中,即使被应用到,也基本处于摆设状态,没有真正在教学实践中被展现出来。因此,对乡土教育资源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的有效应用进行探究,可以有效帮助乡土教育资源的教育价值在幼儿教育体系中的体现。
1 乡土教育资源在幼儿教育中的价值
1.1 丰富幼儿园教育内容,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结合乡土资源开展幼儿教育,能够极大地丰富幼儿园的教学内容,让幼儿接触到教材以外的事物,在熟悉和了解乡土资源的过程中开阔知识视野,在亲手制作各种乡土工艺品中提升实践动手能力。例如,在古田城西第一幼儿园附近有一片竹林,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以“竹子”为主题的实践活动,通过观察、讨论、欣赏、制作及游戏等一系列的活动,教师带领幼儿认识植物,制作简单的工具,创作竹丝画。课堂上,教师带领幼儿到竹林里认识竹子及其他一些植物,并带领学生在竹林附近种植喜阴植物,分时段让幼儿观察、记录绿植的成长情况,利用最直观的乡土资源,让幼儿参与其中,学会观察、拓宽视野。传统文化中有各式各样的竹制品,如生活中的竹筒、筷子、竹篮、凉席等。应用这些随处可见的竹制品,让幼儿返璞归真,在认识使用的过程中,学会制作竹制品,不仅可以提高幼儿适应生活的能力,还可以增强幼儿的认知能力和动手能力。以竹丝画为例,在课堂上,首先教师通过教学媒体和实物展示,让幼儿学习竹丝画的外观组成、原理及特色,然后让幼儿通过自己的实际观察,制作竹丝画。以竹丝画为载体的教学,不仅能够让幼儿感受传统文化的熏陶,还能发展他们的动手能力以及创作能力。
1.2 促进园区特色的形成,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乡土资源一般都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非常适合幼儿园打造园本课程。基于课本教材开展的园本课程内容和课程结构基本上大同小异,难以展示本园特色。幼儿园将具有当地特色的乡土资源融入课程中,在激发幼儿兴趣的同时,可以充分发挥本园教学特色。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很少能够直观地接触到家乡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因此,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适当增加、渗透代表当地的乡土资源信息的教学内容和游戏,可以让幼儿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中了解家乡的乡土风情,激发幼儿们热爱家乡,热爱国家的良好情怀。
2 乡土教育资源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进行应用的有效措施
2.1 组织美食制作课程
在幼儿园教育体系中开展饮食文化课程,可以有效帮助小朋友对当地的饮食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当中国的传统节日来临之际,幼儿园可以组织幼儿进行传统美食的制作,例如:月饼、饺子、元宵及年糕等,可以让小朋友更深入地认识、了解中国的饮食文化、传统节日的习俗和传统文化。例如:幼儿园在组织小朋友进行传统美食元宵的制作时,幼儿园老师可以先准备好包元宵所需的制作元宵皮的糯米粉、包元宵所需的馅料。
幼儿老师可以组织小朋友围着小桌坐好,然后为小朋友们准备好三个小碗,碗中分别放入水、糯米粉及相应的馅料,幼儿老师先为小朋友做示范,先将馅料团成适当大小的圆球,然后将圆球形的馅料沾上水,之后将沾好水的馅料放入糯米粉当中轻轻滚动,让馅料和糯米粉充分融合,这样一个元宵就已经初步做好了,让小朋友模仿老师步骤和动作进行元宵制作,老师在小朋友自己制作元宵的时候可以巡视指导,可以为小朋友讲述元宵的由来。
2.2 搜集生活材料
搜集生活材料主要是在户外进行的,在以往的户外活动中,幼儿进行的游戏都有一定的危险性,教师不得不时刻紧绷着神经看着每一个小朋友,以防他们发生意外,而且由于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弱,对危险的认识不足,所以还需要制定各种规则来束缚幼儿的行为,不仅教师很累,幼儿也玩得不尽兴,教师越是强调禁止的一些行为,幼儿越想去尝试,这也埋下了不好的想法,虽然幼儿在教师的看管下,乖乖进行游戏,但是一旦教师有疏忽,幼儿就会去打破规则,有潜在的风险。但是搜集生活材料就能让教师身上的担子减轻很多,也能让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游戏能力,比如教师可以带着幼儿去踏青,在踏青的过程中让幼儿搜集生活材料,路上的落叶、花瓣、有特色的小石子、树枝等等,能让幼儿有秩序的进行踏青的同时,也能保证幼儿的安全,让幼儿一心一意去做一件事。或者是教师给幼儿布置课后任务,让幼儿回家之后,把自己家中闲置的一些或者是比较常见的东西带到学校一部分,有的学生会带来自己闲置的笔筒,有的可能会带来小手绢,还有的可能会带来食物模型,这些都是让幼儿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废物利用的指导,搜集生活材料也是让幼儿动手的过程,能够锻炼幼儿的各项能力,是幼儿利用生活材料促进区域自主游戏有效发展的基础,材料越丰富,幼儿能够利用的范围就越广,游戏的可选择性也就越强。
2.3 引导教师开展延伸活动
延伸活动是指在原有活动的基础之上进行延伸,为幼儿提供更为完整的活动教育帮助,使幼儿茁壮成长。现阶段,我国农村地区幼儿园教师在对幼儿进行教学的时候过于死板,通常只是希望幼儿能够充分掌握某一知识点,而对于幼儿获取知识的过程则是予以轻视处理,在这种环境下设置的幼儿教育活动使得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受到限制,同时严重影响幼儿的个性成长。知识是极为重要的,但也并不是必不可少的,幼儿的成长与任何一个阶段下的教育体系都有所不同,幼儿是否成长并不是从其知识储备的多少决定,而是幼儿接受知识的过程是否合理,幼儿愿意并且喜欢所学习的内容,那么幼儿就会有所成长。因此,广大幼师必须充分利用身边可用资源,对幼儿开展的活动内容也必须扩大规模,让幼儿在自主操作的过程中明确各种知识内容,使孩子能够有效成长,这样才能够建设出相对完整的园本化课程体系。
2.4 弘扬传统民间艺术文化
乡土文化资源是接通本地文化的桥梁,它作为一个地区特有的民族民间艺术,近年来,由于受市场经济时代、网络信息的冲击,有的乡土资源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当中。面对这种日益消逝的不利局面,我们应当清醒头脑、理智分析,采取各种办法去保护和传承这一多姿多彩的乡土文化资源。而保护和传承较为理想的方式就是将其有效融入到幼儿园活动中、融入基础教育课程中,让他们在活动中体验文化的乐趣,感受乡土艺术的神奇与奥妙,领悟家乡文化的魅力,然后将其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幼儿的脑海中,让他们时刻意识到,乡土文化资源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仅不能遗忘它,还应去了解它、关注它和弘扬它。
3 结束语
总的来讲,乡土资源如果能很好的运用在幼儿教育中,是一个非常有趣且能够丰富教学内容的手段,它能提升幼儿对家乡文化的理解与学习,也能对幼儿的学习能力进行培养。乡土资源是非常优秀的教育资源,教师应该合理应用,学校应该注重乡土资源的运用,运用到幼儿的学习课外活动与生活中。培养幼儿的学习能力,增加他们对家乡文化的自信心与家乡的热爱,幼儿回归大自然,返璞归真,健康快乐的成长,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充分利用乡土教育资源,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能够丰富幼儿园教学内容,进而使幼儿园构建特色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徐艳艳.浅谈农村乡土资源在城区幼儿园的“洋”作用[J].教育现代化,2017(046):379-380.
[2]陈少丽.利用本土资源开展创造性游戏的基本路径[J].学前教育研究,2017(3):70-72.
[3]牟眺眺.乡土教育资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探析[J].科技展望,2016,2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