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我国的教育在不断改革完善,数学教师需要借助数形结合思想,将数学知识变得具体化和形象化,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数学,感受数学所具有的魅力。学生投入数学的世界之中,慢慢培养其自信心,提升其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形结合;应用
引言
“数”和“形”是数学学习的主要内容,两者有着紧密的联系。数形结合一直是数学研究的一个热点,从研究成果看,大多数是围绕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内涵的研究;或是围绕小学生数形结合思想的培养;或是围绕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某个知识内容教学中的渗透。美国数学教育家Wilkins认为数学教育的目标之一是理解数学的现状和历史发展。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曹培英老师提出以数形结合为主题的教学,具有相当大的潜在发展空间,这对本文的撰写有很大的启示。
1数形结合思想释义
数形结合思想是学习数学知识应当倚重的重要思路和理念,通过将数字与图形二者的结合,让原本抽象的数学问题变得鲜活起来。此种思想源自古代,发展到当代,已经逐渐形成了体系,借助对此种思想的领会以及运用,能够帮助数学知识学习者提高自身抽象思维能力,让原本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直观,有助于实现对数学问题的高效求解。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当重视对此种思想的引入,使学生能够从中意识到数字与图形二者并非是割裂开来的,而是有机联系的整体。唯有这样,方才能够促进学生形成科学的数学理念,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首先,小学数学教师应当让学生意识到,数字是不能脱离图而存在的。由于受人体大脑功能的限制,特别是对于心智发育不够健全、抽象思维能力较为薄弱的小学生而言,他们在面对过于复杂的数学问题时往往无从下手。如若教师不对学生加以引导和点拨,使其能够洞悉和掌握正确的解题思路,将会使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产生畏难感。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借助数形结合思想,让学生更为高效地对数学问题进行处理,并且使学生通过此种思想感受到数学知识的习得魅力所在。其次,小学数学教师亦应当帮助学生认识到,对于几何图形的学习,同样离不开数字。同上文所指出的人脑功能限制一样,人的大脑在应对几何图形的过程当中难免会暴露出不足之处,由此带来思维困难。在常规的数学课堂之上,小学数学教师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几何图形,应当引入数形结合思想,以此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对数学问题进行求解。
2小学数学数形结合思想释义及其应用
2.1利用数形结合,联系生活实际
在生活之中,处处都可以看见数学的身影,小到超市购物,大到航天飞行,都离不开数学的帮助。在教学的过程之中,运用数形结合,将枯燥单一的数学内容变得具体化和生动化。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之下,会慢慢地对数学内容产生兴趣。数学之所以会受到部分小学生的抵触,正是因为它的内容较为晦涩难懂,如果将其用更加生活化的方式表达出来,会拉近小学生和数学之间的距离,让他们更容易接受数学这门科目。比如说,在教学“认识图形”时,教师可以在黑板上板书,精确描绘出这些图形来。当学生们认识了所有的图形之后,让学生们自己动手,将每个图形都描绘出来,掌握图形的基本特征。其次,为了能够让学生们更好地认识这些图形,教师还可以给学生们举例,比如茶叶罐是圆柱体,粉笔盒是正方体等。之后让学生们观察生活,谈一谈生活之中常见的图形。在教师的点拨之下,学生们的思维得到了发散,很快就举出了很多的生活实例,积木是正方体,魔方是正方体,游泳池是长方体,接力棒是圆柱体,易拉罐是圆柱体,皮球是球状物,等等。以正方体为例,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测量其长度,计算其面积或体积。学生通过自主动手,亲身实践,在教师的带领之下,顺利推导出正方体面积的计算公式。其实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之中,处处蕴含着数学知识。计算水池的容量,计算房屋面积,等等,这些都可以借助数形结合思想。参考生活实例,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能够让学生更加轻易地去掌握数学知识,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高效完成教学目标。
2.2在讲解新知识过程中运用数形结合思想
学生建立了数形结合意识,对数形结合方法有了简单的了解,也会运用数形结合来解决一些比较常见的数学问题之后,教师可以在新讲授的知识当中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帮助学生巩固数形结合思想。学生对于新知识的学习往往充满兴趣和好奇心的,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抓住时机把数形结合思想引入到课堂中。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这一节,由于长方体和正方体本身就是最基本的立体图形,学生之前也已经直观的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因此,教师可以在讲解新知识之前建立教学情境,提出学生学习过哪些平面图形,接着让学生动手操作把数学课本最后两页的组合图形进行内折,最终形成本节课要讲解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然后教师拿出提前准备好的教具,粉笔盒、文具盒、魔方等,让学生仔细观察,积累学生的空间观念,最终理清各个数量之间的关系,提高学习效率。
2.3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现实问题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学习数学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解决生活问题。因此,数学与现实生活存在紧密联系,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牢牢把握这一学科特点,在日常教学中,有意识、有策略的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让学生在面对具体的现实生活问题时,懂得联系自身脑海中的已有知识与经验,构建起完整的知识体系,理清现实问题与数学知识间的联系,并通过画图论证等方法形成对问题的全新认知,有效促进问题解决。而要想培养小学生数形结合意识与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解题的能力,数学教师就不能急于求成,要花时间、费工夫慢慢渗透,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数形结合思想,努力让学生做到活学活用。如在讲解教材例题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例题中数形结合思想的具体体现,利用教材中的经典例题让学生对数形结合思想的内涵、特点有一个大体的把握。在日常练习中,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尝试解题,通过长期、大量的练习慢慢提升学生对数形结合思想的理解程度,最终促进学生思维方式转变,在日后解题过程中能灵活想到数形结合思想,从而实现对该思想的有效运用。
2.4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培养学生数学思维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想提高学生的解题技巧,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教师就必须要注重学生数形结合意识的培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如PPT课件演示、小组合作探讨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数形结合训练,促进学生数形结合意识的形成。同时,教师还应该积极利用各种可以教学的机会,有意识的、有针对性的训练学生的数形结合技巧,巩固学生利用数形结合进行解题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解题效率的有效提升。同时,数学教师还可以教给学生以形助教、数形结合、以数解形等技巧,以此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进而实现学生举一反三能力的培养,使其对所学知识可以更好地进行融会贯通。
结语
综上所述,数形结合在小学数学中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更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在小学数学中,许多重要的数学内容、概念都具有“数”与“形”两方面的本质特征,学会从这两个方面去认识数学对象非常重要。数形结合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和一种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是认识数学的基本角度和基本要求。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能画图时,尽量画出图形,要培养学生画图的习惯,强化学生对图形的运用。
参考文献
[1]张琳.小学数学数形结合教学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培养研究[J].新课程(上),2016(3).
[2]吴资福.小学数学数形结合思想的培养[J].内蒙古教育,2016(11).
[3]陈雪.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与应用研究[J].华夏教师,201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