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数学思维与小学数学教学

发表时间:2020/9/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2期   作者:周婧
[导读] 在小学教学阶段,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见效最快,成本最小
        摘要:在小学教学阶段,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见效最快,成本最小。数学教师应当充分抓住此时机,对于小学生进行积极地培养。发散思维,逆向思维,逻辑思维这几大常见思维不仅仅体现在数学教育中,生活中也常常出现,这也与素质教育的核心相符合。培养全面型的素质人才,发展其思维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了数学思维与小学数学教学。
关键词:数学思维;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引言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数学水平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需要老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培养,从多个方面入手, 促进学生数学水平的提高。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能够有效地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并且在教学模式不断创新的过程中,促进自身核心素养的形成,从而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成果与教学质量。
1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将能帮助学生更轻松地理解数学知识,使数学问题变得直观、简单。这样,将能有效消除学生学习数学的难度,增强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与主观能动性。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逻辑性思维、抽象思维还相对较弱,通过数学思维的运用,学生的思维会逐步从以形象思维为主,发展到以逻辑、抽象为主的思维形式。这对于学生的思维结构完善具有积极的意义,也能为学生未来的学习与成长夯实基础[1]。
2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2.1培养学生的数学感知能力与数感
        学生数学感知能力与数感的培养需要较大程度上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对数学知识进行具体的运用,能够较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促进学生在已掌握的数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数学构思, 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对数学感知能力的提高, 从而促进数感的进一步形成与提高。比如一棵树上有八只鸟,飞来四只,总共有几只,在同一题干下,老师通过不同的提问方式,例如飞来的鸟比原来的鸟少几只,飞来的鸟是原来鸟的几分之几等,通过这几种类型的数学问题, 学生能够有效地理解数与数之间存在的各种形式上的联系, 促进学生对数学题目深层次的理解,并且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获取数据的能力,进而促进学生数学感知能力的提高,促进数感的培养[2]。
        2.2创造情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数学是一门对缜密逻辑思维能力要求极高的学科,它总是一环扣一环,新知和旧知相互交替。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首先要做的是强调学生观察事物要更敏锐和仔细,其次便是对于已经学习过的知识,要求完全掌握并且可以熟练使用于应用题之中,最后便是导出新知自我总结。
        例如,教师可以经常出一些头脑风暴来考考学生。学习加减法的时候,教师可以运用巧算,让学生算一一直加到一百。可能一开始学生会傻算,既费时又费力。但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凑整法,直接一和九十九相加,二和九十八相加……以此类推最后得到五十个一百和一个五十,就可以很轻松地得出答案。亦或是在学完多边形后,考察学生对于多边形的掌握程度。进行快问快答,最稳定的最少边行是三角形。两条对边相互平行的有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对角线相互垂直的有菱形和正方形……还有很经典的田忌赛马,鸡兔同笼,都是培养学生缜密逻辑思维能力的好助手,教师可以加以运用。让学生在数学思维道路上越挫越勇。
        2.3以问题为引导,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学贵有疑,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抓住有效时机,设置悬疑性的问题,驱动学生进行创新思考,引领学生主动探寻知识间的内外联系。在问题驱动思考的过程中,要注意问题的设置应具有递进性,由简到繁逐步深入,避免学生对问题产生畏难的感觉。

问题的设置还应贴近学生的学情和实际生活,方便学生进行理解和探究。例如,针对“三件上衣和两条裤子”有几种不同的搭配方法的问题,教师可借助希沃白板中的拖动功能,让学生进行搭配展示,然后,再提出新的问题,将上衣和裤子的数量增加,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解决。在解决完问题后,教师要及时进行评价,对问题解决情况进行总结或补充,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
        在课程教学中,数学教师要注意趣味引导,以激发学生参与问题思考和解决的兴趣。例如,教师可让学生观察1,3,5,6,9,数字中,哪个是比较特别的。学生会说6是特别的数字,因为其他五个数都是奇数,而6不是。将6换成7后,这一串数就变成了连续奇数,且每一个都比它前面的一个多2,这也就是学生中学要学习的等差数列。教师可继续引导学生思考,还有哪个数是特别的?于是又有学生提出1 比较特别,并讲出了理由;有学生认为3比较特别,也讲出了自己的理由。在不断的思维碰撞中,学生的钻研热情被极大地激发起来,创造了意兴盎然的课堂教学氛围[3]。
        2.4应用数形结合,培养学生的灵活思维
        数形结合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其能将数学问题利用图形的形式进行值观表现,使复杂的问题变得更简单和更容易理解,非常适合用于小学数学教学。通过数形结合思想,学生能综合应用数量关系和空间图形来对数学知识与问题进行探究,增强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例如,学习《周长》时,教师如果不讲清楚周长公式的来龙去脉,学生就不能在学习实践中灵活应用周长公式,教师就可应用数形结合思想,来带领学生一起对公式进行推导,帮助学生厘清思路,掌握规律,这样,学生才能在遇到较复杂的问题时对公式进行灵活变通应用。
        2.5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小学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阶段。创新思维的培养不仅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还有助于促进其今后的学习与发展。教师要积极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与行为活动,分析他们的兴趣点与专注点。这样不仅有助于教师因材施教,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还有利于教师打造符合小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高效课堂。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将数学知识趣味化,引导学生开动自己的脑筋,研究不同的解题方法。这将有助于学生创新型思维的培养,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例如,在讲解苏教版“数一数”这一内容时,这一节的教学内容是让学生了解与学习1~10的写法。在教学前,教师要积极了解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将学生的兴趣与教学内容相结合。这将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并将其制作成色彩鲜艳的课件,给小学生带来视觉上的冲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悬念“同学们,你们知道1~10的写法吗?让我们一起来认识10个数字兄弟吧”。教师可将数字“1”比作学生们使用的铅笔,问学生们“同学们,你们看手中的笔像不像一支铅笔呢”。学生们一致同意这个观点。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2~10”这9个数字的形象,让他们找出相似的地方。这将有助于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创新型思维[4]。
结束语
        通过对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满足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还能够提升学生自身的整体能力水平,满足教学的发展需要。因此,在新时期的小学数学课堂中,老师应该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素养,改变课堂教学方式,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充分进行课前准备,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促进小学生能力水平的提升,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能力。
参考文献:
[1] 刘晓霞. 谈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 名师在线,2019(22):58-59.
[2] 董万柱. 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9(43):173.
[3]刘艳春.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9(33):149.
[4] 罗加新.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研究[J].考试周刊,2019(15):1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