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教育的改革旨在提高全体学生的整体水平,推动整体国民素质的提高。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不断普及,我国对小学数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致力于提高全体小学生的数学水平,避免出现“后进生”,促使我国基础教育不断蓬勃发展。因此,本文通过研究“后进生”的存在对小学数学教育的影响,进而分析“后进生”出现在我国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原因,最后针对这些原因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后进生;有效策略
引言
众所周知,数学知识本身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抽象性和难理解性,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困扰,导致很多学生对数学出现了抵触心理,“后进生”顺时而生。“后进生”的存在,不仅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大大降低了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和质量。因此,如何使“后进生”能够跟上大部队,就需要广大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的不断努力,使“后进生’能够成功逆袭成为“优等生”,促进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后进生”的存在对小学数学教育的影响
“后进生”是指在教学活动中跟不上老师的课堂节奏,从而失去了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丧失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导致数学成绩和知识水平远远落后于其他学生的人。
“后进生”分为不同的类型,一种是学习非常努力,但学习成绩往往不尽如人意。这种类型的“后进生”,他们对数学仍有学习兴趣,但是并没有找到合理的学习方法,使得自己落后于他人,但他们不会对日常的教学活动产生负面影响;另一种是自暴自弃型,这种类型的“后进生”,常常在数学课堂上进行一些与学习无关的活动,更有甚者为了吸引老师的注意,制造噪声,大大影响了小学数学的教学环境,降低了教学效果和质量,不利于我国小学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后进生”在我国小学数学教育中出现的原因
1、小学生心理素质差,难以消除学习的负面影响
数学知识本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复杂性,而每个学生对数学的接受程度和能力是不一样,这就导致一部分学生失去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不愿意对数学知识进行主动的探究和思考,最终导致学习成绩的落后。
学习成绩的落后往往会给自尊心强的小学生带来很大的打击,这时如果教师和家长不注意引导的话,很可能给小学生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就会导致学生沉迷其中、无法自拔,对数学产生厌恶心理。
2、教师更注重学习成绩,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感受
在日常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采取统一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标准化的讲解。教师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反而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大大忽略了学生的学习感受,就很容易导致学生丧失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滋生更多地“后进生”。
此外,很多教师对于“后进生”有着厌恶的情绪,他们认为“后进生”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破坏课堂教学氛围,对于“后进生”往往采取视而不见的态度,这就大大降低了我国小学数学的教学水平和质量,不利于我国基础教育的良好发展。
三、促进“后进生”在小学数学课堂转化的有效策略
1、设计有趣的课堂环节,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
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该设计丰富有趣的课堂环节,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消除数学给学生带来的进展心理。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观察物体”时,教师可以通过将小方块带进数学课,首先通过让学生利用小方块动手实践,摆出各式各样的形状,接着让学生从各个方位去观察物体,最后,让学生画出物体从各个方位的平面图形。
教师通过直观的教学方式,锻炼“后进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加深后进生对数学的理解能力。同时在动手实践过程中,培养“后进生”的数学素养,降低“后进生”对数学的抵触心理,培养后进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让其在兴趣的带领下,积极主动地探索数学的奥秘,重新焕发“后进生”对数学的热爱。
2、教师转变教学理念,注重“后进生”的学习反馈
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及时转变教学理念,关注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注重学生的学习感受和学习反馈。小学生对数学往往存在较大的抵触心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掌控好整个数学教学的课堂节奏,通过松弛有度的教学方式,感受到“后进生”的学习状态,让“后进生”能够紧跟教师的教学步伐。
另外,教师在完成一堂课的教学后,可以与“后进生”进行交流与沟通,了解后进生的学习体验,通过“后进生”的反馈,从而对教学内容和安排进行调整,帮助“后进生”不断进步,最终完成向“优等生”的转变。
3、教师应该增加对“后进生”的耐心,不对他们另眼相待
教师应该增加对“后进生”的耐心,不应该对他们另眼相待。教师应该紧跟教育改革的步伐,注重学生的差异性和个人特征,通过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能够摆脱“后进生”的帽子,成功逆袭。
教师应该针对“后进生”制定一套专门的教学方案,帮助后进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有利于他们构建合理的数学框架体系,为“后进生”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另外,老师还可以展开学生互帮互助的教学形式,通过让“优等生”帮助“后进生”,来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促进学生的共同进步。
结束语
总的来说,“后进生”的逆袭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需要学校、家长、老师三方面的共同努力和配合,使学生重新焕发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消除学生对数学的抵触心理,让学生能够以轻松愉快的心理来迎接未来的学习生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后进生”的逆袭,还能大大改善小学数学的教学氛围,通过增进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从而为促进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 谢文高.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后进生的转化[J].软件(电子版),2016(09).
[2]常荷燕,赵长林.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探索[J].科教导刊,2017,(10) :124.
[3]吴爱萍.探究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6,(32)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