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各式各样的网络平台逐渐兴起,并开始走进我国的教育行业,积极推动我国现代化教育的进程,不断提高教育的公平性和质量,致力于创办出符合人民心意的教育。因此,基于网络平台的教学模式创新对我国教育事业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拟通过研究网络平台应用于高三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意义,进而分析目前我国高三英语课堂教学中运用网络平台的现状,最后针对这些现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旨在提高我国高三英语课堂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网络平台;高三英语;课堂教学;研究探讨
引言
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模式对于课堂教学质量有着直接影响。学生步入高三阶段,开始进入学习的最后冲刺阶段,高三英语的重要性显而易见。英语课堂教学的质量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复习效果和效率,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随着互联网、新媒体开始进入教育行业,为我国的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教师如何顺利将其与高三英语课堂教学完美融合,进而创新高三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最终提高英语课堂的教学效果和质量,成为新时代教育背景下的教学要求。
一、网络平台应用于高三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意义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当代的新时代的青少年,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与时俱进的青少年,他们从小就受到互联网信息技术的熏陶,能够很好的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服务于自己的学习。因此,将网络平台应用于高三英语课堂教学,能够为学生枯燥的学习生活注入新活力,在很大程度上吸引学生的关注度,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兴趣”这位老师的带领下,更加积极主动地展开高三英语的复习,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创新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氛围
通过将网络平台应用于高三英语课堂教学中,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创新了新型教学模式。教师通过将互联网信息技术与高三英语教学有效衔接,能够大大改善英语的教学氛围,促进教师与学生的良性沟通,不仅增进了师生情谊,更重要的是提升了教学效果和质量,促进我国英语教育事业的良好发展。
二、我国高三英语课堂教学中运用网络平台的现状
1、传统教学模式影响力深厚,新型教学模式难以推进
我国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目标更加注重如何提高学生的成绩,教学任务更加注重如何提高学生的答题技巧和解题能力,教学效果更多体现在学生的成绩水平。而新型教学模式则更加注重教学效果和教学氛围,更加突出学生在课堂学习的主体性,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反而比较忽视学习成绩的高低。
两者相比较,更多的教师仍然选择沿用传统模式进行教学,导致新型教学模式进入英语课堂进程缓慢。
2、教师教学模式单一,教学理念老旧
在日常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由于种种因素,往往采用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常只需要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以及一块黑板,就可以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学生在这种教学理念的灌输下,一般只会对知识点进行机械化的记忆。这种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虽然有一定的好处,可以直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但是存在更大的弊端,会营造沉闷枯燥的教学氛围,培养出“哑巴”学生,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三、推动网络平台应用于高三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
1、积极推进网络平台教学,加大现代化教学的宣传力度
我国应该积极推进网络平台教学,加大对现代化教学的宣传力度。通过国家政策让学校意识到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重要性,从而让学校调整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最后学校通过培训,从而提高整体英语教师的专业素养。通过这一整套流程,积极推进网络平台进入基层学校,让现代化教学理念深入人心。
2、教师改变教学理念,采用多种教学模式
教师应该积极转变教学理念,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教师应该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身的互联网水平,通过探索和钻研,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制定科学合理的网络平台教学,从而促进高三英语课堂教学质量。例如,在学习选修9人教版Unit2“Sailing the oceans”时,教师就应该借助网络平台,通过让学生观看有关海洋航行的小视频等,同时利用图片、文字制作PPT,将教材内容与新媒体完美结合,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鼓励学生积极踊跃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方式中掌握英语的必背词汇和经典句型,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结束语
总的来说,网络平台在我国高三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不仅能够为沉闷枯燥的高三课堂教学注入新活力,焕发新光彩,提升英语的教学氛围,提高高三英语教学质量和效果,而且还可以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重新以饱满的热情投入英语的冲刺阶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将网络平台引入高三英语课堂教学,还能够创新教育模式,为推动我国现代化教育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马睿,钟敏,张沁,孙安南,肖程嘉.多媒体教学方式在高中英语阅读课堂的运用[J].海外英语,2018(24):192-193+196.
[2]李胜.图式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以“牛津高中英语”课程教学为例[J].文教资料,2017(06):217-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