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高校音乐教育钢琴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0/9/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2期   作者:杨思敏
[导读] 新的科学技术为新的教育发展途径提供了技术支撑
        摘要:新的科学技术为新的教育发展途径提供了技术支撑,在当今时代的高等教育中,科学技术的促进作用逐渐明显,尤其是在高等教育中的音乐钢琴方面,微课正在得到更多青睐。这种技术在基础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式等基础上,通过开发更多的教学亮点为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学乐趣的增加做出贡献。微课在音乐钢琴课程中的应用为教育教学提供了新的方式和路径,对于钢琴教育发展具有创新性作用。
关键词:微课;高校教育;音乐教育;钢琴课程;应用研究
引言
        21世纪以来,我国逐步进入信息化时代,因而催生了一种微课这样一种新型的授课模式。在高等教育中,钢琴课程是高校音乐教育的关键组成部分。为了使学生在进行基础课程培育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因此,很多学校将微课融入传统的钢琴课程教育。本文将从微课的含义入手,阐释微课在钢琴教学中所独有的特点和优势,分析微课应用于钢琴课程的可行性,并设计含有微课的钢琴教学模式。
一  微课的基本含义
        要了解一个新生事物首先就是要了解这一新生概念,对其含义进行细致和通俗的阐释。微课就是一种碎片化整合为特征的新型学习方法,在这种教育方式中,学习者可以利用自己的空闲时间进行高效学习,将时空更加整合化,可以对所学知识进行灵活掌握和自由扩展。微课不仅仅在上课方面存在变革,而且在课堂之外的实际教学、课后思考等方面存在着很多创新性思路和想法。不可否认,学习是需要一定连贯性的,不能断断续续,但是微课利用其特有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将不同学习阶段和程度进行了有效整合,使学习者在保证学习效率的基础上也可以收获较高的学习质量。
二  微课在钢琴教学中的作用
        (一)微课促进音乐钢琴课程教学内容多元化
        微课将音乐钢琴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有重点的分解,学习者可以不按照传统的教学进程进行学习,可以将自己需要攻克的地方进行反复练习个调整,逐渐掌握更加有效的音乐学习方法。微课课程资源具有内容多元化特征,学习者可以跟随不同的讲师进行音乐钢琴学习,从中学到更加多样的音乐知识,进行更加全面的音乐掌握。同时,当学习者学习遗忘时,微课资源也可以提供多次的学习,学习者可以对钢琴知识进行多次、反复学习,直到对音乐知识有了足够的掌握。学生可以对多样化的音乐学习知识进行筛选,从中逐渐明确自己的音乐方向,这一音乐筛选过程也在无形之中提高了学生进行知识筛选和信息辨别的能力,多方面提高了学生,有利于塑造全面发展的音乐人才。
        (二)微课促进音乐钢琴课程更为简单便捷
        新媒体时代具有简单、便捷的特质。当代高校学生普遍具有直接、利落的行事风格,而新媒体简单便捷的本质正好迎合了这一特征,并进一步对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方式产生新的影响,使其在钢琴技术学习和接受的过程中呈现出新的特点,给高校钢琴课程教学模式创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高校钢琴课程教师应精简优化教学流程,在坚定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确保整个教学流程更为简洁明快、高效运行。
        (三)微课教学重视教育中学习者的主导作用
        在钢琴教学过程中,讲师是知识输出的一方,而学生则是教学吸收的重要主体,学生在整个钢琴学习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钢琴学习方法,对学生的钢琴学习予以重点指导,并使学生收获学习钢琴的积极性和乐趣是钢琴教学一个十分重要的目的。微课作为新兴教学方式,可以满足学习者钢琴学习的以上目的,达到一定的积极效果,不但减少了传统音乐教学方式的枯燥感和时空限制,而且可以消除时空对钢琴学习的限制,节约钢琴音乐学习成本。


三  新媒体环境中实现高校钢琴课程教学模式创新的具体策略
        (一)建构新媒体教学平台
        高校钢琴教师应借助新媒体技术,以班级微信群、QQ群和微博等新媒体软件为主要载体建构虚拟教学平台,教师在群内发布教学资源和教学任务,学生通过电脑、平板、手机等终端设备进行学习,使他们始终身处于钢琴艺术的浸染之中,确保高校钢琴课程教学最终结出丰硕果实。同时,教师也要精心准备平台上所推送的教学内容。笔者建议依据钢琴教学安排上传教学资源,丰实教学内容,辅助课堂教学,最大限度地发挥新媒体技术在钢琴教学中的效用。
        (二)妥善整编钢琴教材
        一方面教师需借助互联网整编通用教材,在原有教材基础上进行延展性教育,以图片、视频、音频及文字补充等形式为依托优化固有钢琴教材育人内容,达到提高钢琴教学有效性目的。另一方面教师需根据学生个性化钢琴学习需求借助网络整编特色教材,如“指法讲解”“钢琴音乐鉴赏”“技能提升”“演奏指导”等教材,学生可根据自身学习需求及钢琴音乐素养培育实况灵活选择教材,通过教育资源整合提高基于互联网的钢琴教学模式实施有效性。
        (三)做好钢琴学习评价
        评价是现一阶段教学的终点,也是开启下一轮教学的起点。以新媒体技术来实施钢琴课程学习评价工作,将更加便捷、即时,也更能充分发挥评价的功能:一是丰富评价形式。通过新媒体技术,将更多相关者纳入到评价体系之中,组建学习小组,要求学生将演奏视频发送到学习小组微信群之中,教师与组内成员就该演奏技巧进行评价;二是关注过程性评价。教师可以为每个学生建立电子成长档案,记录下每个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的具体表现,新媒体方式相对便捷,也非常直观,能够清晰地看到每一名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也便于教师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学习方案。
        (四)加大“互联网+”钢琴教学渗透力度
        教师在紧抓“模式重组”教育要点前提下践行教育性、趣味性兼顾育人原则,确保在信息技术及数字化教育资源应用过程中学生钢琴学习兴趣骤增,教师钢琴教育效果更优。例如,教师在讲解钢琴指法知识时可应用信息技术将指法图例展示出来,引导学生观察、记忆、学习、练习,在教学结束后教师应用音乐教学评分系统,针对育人历程予以回顾,总结钢琴教学经验,为其持续优化“互联网+”教育模式提供依据,使“互联网+”钢琴教学模式得以贯穿始末,达到提高钢琴教学有效性目的。再如,教师可应用微课,结合教学进度,整合数字化育人资源,以5-8min微课程为依托面向学生群体输出钢琴教育内容,使学生自主学习训练有的放矢,同时根据学生学习训练动态调整微课内容,赋予钢琴自学体系灵动性、发展性、科学性。师生亦可借助网络实时互动,针对钢琴学习难点进行探讨,使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学习需求,明晰学生学习特点及求学心理,以此为由围绕学生群体创设“互联网+”钢琴教育模式,继而提高其育人质量,满足学生钢琴学习切实需求,使“互联网+”钢琴教学更具渗透力。
结束语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网络开始在教育领域渗透,教育的方式也在逐渐发生改变。随着钢琴教育需求的提高,将微课应用于钢琴教育的模式应运而生,不仅丰富了钢琴教育的内涵,而且提高了钢琴教育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自主学习性。但目前微课还存在一些弊端,未来需要不断适应全新的形式,让微课在钢琴教育中更好的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孙薇.微课在高职院校钢琴教学中的实际运用探究[J].艺术评鉴,2018(24):97-99.
[2]卢乃鑫,董蕾.浅析微课在高校音乐教育钢琴课程中的应用[J].北方音乐,2018,38(23):168+171.
[3]郑燕琳.微课模式下创新高校钢琴教学模式探究[J].北方音乐,2018,38(22):200+202.
[4]郑燕琳.微课在钢琴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10):274-275.
[5]芮雪,李锋.微课在钢琴集体课中的应用优势——以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为例[J].北方音乐,2018,38(16):2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