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内涵中,“乡风文明”不是为经济振兴助力的次要方面,而应是乡村建设的初心、旗帜和方向。本文着眼于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振兴,充分发掘乡村传统文化的底蕴、精神和价值,并赋予其时代内涵,发挥其在凝聚人心、引导村民、淳化民风中的作用,唤醒当代人继承发扬乡村传统文化,使之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精神支撑和道德引领。
关键词:乡村传统文化;乡村振兴;作用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中央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让乡村振兴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乡村振兴首要着眼点是经济,没有经济的振兴,乡村是很难发展起来的。但是乡村振兴持久的动力应该是文化,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内涵中,“乡风文明”不是为经济振兴助力的次要方面,而是乡村建设的初心、旗帜和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这一思想落实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就是要重视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作为独有的历史记忆和思想表达,要充分发掘乡村传统文化的底蕴、精神和价值,并赋予其时代内涵,发挥其在凝聚人心、引导村民、淳化民风中的作用,使之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精神支撑和道德引领。因此,唤醒当代人继承发扬乡村传统文化,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决胜高水平全面小康,是很急迫的,也是非常必要的。
一、乡村传统文化发展的现状
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城镇化浪潮的加剧,人口加速向大中城市迁徙,农业人口的减少,导致农村出现凋敝、衰败的现象,对传统文化的传承造成了一定的冲击,致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基因在农村有逐渐流失的趋向。
一是城镇化的快速推进,让乡村传统文化渐行渐远。乡村传统文化根植于农耕文明,“乡、土、人”构成村落传统文化内在结构与外在形态,节庆、民俗、娱乐等文化形式与农耕、农时相结合,形成健康、有活力的文化生态。乡村是一个共同体,人们生死相依,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里边曾经分析过,“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城镇化扩展性发展与农村改革的推进,造成村民离土又离乡,原有的生产与生活模式产生变化,外界诱惑不断增加,传统的艺术、礼仪习俗、价值认同等传统道德观念和价值认同日趋消解,传统文化认同和故乡情结衰弱。
二是村民主体意识缺失,让乡村传统文化发展受限。乡村民众是乡村文化的传承者和革新者,然而在工业文明和城市文化的洗礼中,一些村民的文化主体意识被冲淡,更倾向于在城镇里生活与就业,尤其是年青一代人认为,乡村固有的生存形式是过时的,自发传承乡村文化的主体意识较为淡薄。同时,一些地方政府在乡村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并未充分重视村民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主体地位,乡村文化组织的发展空间遭到一定程度的挤压,公共文化服务的软硬件配套设施不够健全,这更是降低了农村居民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的积极性,难以有效推动乡村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及发展。
三是文化传承土壤不再,让乡村传统文化后继乏人。传统文化往往是父传子、子传子、师傅传徒弟、一门传一门,代代相传,所以传承起来较容易,人们也更容易接受,文化传承经久不息。当前,在经济大发展、城市大繁荣的冲击下,乡村更多的人选择进城获取更大发展,传统的节庆、风俗、饮食文化正在农村失去传承土壤,尤其是部分传统文化得不到及时挖掘与整理,导致后继无人,文化传承断层。
四是文化资源整合不足,让乡村传统文化形式单一。虽然乡村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但有的地方对乡村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改造、开发和利用还不够科学,传统文化产业发展较为单一化、保守化,且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供给不足,导致传统文化产品不能很好地满足广大村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产业潜力没有被充分激发出来,影响了乡村传统文化“内生动力”的发挥。
二、正确认识乡村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乡村传统文化是指乡村居民在乡村形成、发展和传播,有别于其他文化的一种特定文化,包括乡村及乡村居民的思想观念、伦理道德、法律意识、科学文化、知识教育、风俗信仰、文娱活动、乡村资源环境等方方面面。正确认识乡村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树立大乡村文化观,统筹考虑、整体把握,全面、系统地把握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容, 建设均衡、系统、全面的乡村文化体系,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
(一)乡村传统文化是乡村振兴战略的“聚宝盆”。作为一个以农耕开国的民族,中国的乡村传统文化创造并保存了世界上最有价值的农耕技术、农业遗产,还形成了一整套价值、情感、知识和趣味文化系统,除了领先世界的精细化、生态化的农耕方式,更在从事农业生产的过程中,总结出一套“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道法自然”修身养性的生活方式,孕育出“民胞物与”“海纳百川”等特质的中国文化,创造了敬天法祖、崇德向善、仁义忠孝、节俭循环的生活智慧。直到今天,乡村传统文化里仍有很多制度性的东西是值得我们借鉴的。美国在上世纪30年代应对经济危机时实行的“无追索权贷款”农业政策,就是从中国古代的常平仓制度中得到的启发。我国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了政府调控粮食市场的机制,李悝在当时就创立了“平籴法”,到汉代桑弘羊又建立了“平准法”,这些都是现代粮食吞吐调节制度的前身。为了避免谷贱伤农,在市场粮价过低时,政府就往储备库里“籴”粮食,减少流通量,而当市场粮价上涨过多时,政府就将库中储备粮“粜”,增加流通量,使粮价下跌,这就形成了政府调节粮食市场供求和价格的有效机制。
(二)乡村传统文化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助推器”。灿烂的农耕文明支撑了古代中国的繁盛,至今也是中国人引以为傲的文化资源。农业是人与自然交互作用的产物,村民为了实现更好的生存,遵循大自然和农作物生长发育的规律,协调外部环境与生物有机体之间的矛盾,在相互之间,在与天气、土地等等的长期互动磨合中,最大限度与“天时”“地利”“人情”相适应,遵循“拥抱自然、物竞天择”的生产方式,充分适应和利用当地特有自然资源,无论是生物防虫,还是土壤养护,使用传统方式所生产的农产品,都是无公害、无污染的绿色食品。今天,我国强调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就是充分挖掘与尊重这些传统智慧,积极改变当下充斥化肥农药的农业生产方式,走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之路。衡水市主城区周边的邓庄镇、河沿镇等地方的很多生态农场坚持把“传统种植”作为“金字招牌”,把传统与现代食品安全理念、健康养生观念相、青少年自然教育相结合,让传统的农业种植成为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科普教育、文化传承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实现了文化、空间、生态有机融合,为我们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三)乡村传统文化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链接带”。在农村普遍空心化的今天,村落最热闹、人最多的时间,总是在春节、清明这类传统节日时段,婚丧嫁娶仍然是构建与确认社会关系的主要方式。孔夫子讲过:“礼失求诸野”,意即那些在市井之中乃至庙堂之上已经被遗忘、丢弃了的礼仪、礼制,要到乡下去才能找得回来。乡村传统文化不仅在于它能维系人们的情感联系,更重要的是,它能实际服务于农村基层组织的运需要。尤其是在部分农村集体经济薄弱、“两委班子”薄弱涣散、各类农村合作组织举步维艰的时候,民间的红白事理事会、艺术团体这些以民俗活动为主旨的组织几乎是乡村中唯一充满活力的组织形式,这些民俗活动团体的实际负责人甚至代替农村“两委”扮演着组织核心与底层精英的角色。
通过春节祭祖、婚礼聚集等形式,实现深度交流,凝聚人心的目的,一些村集体难以解决的养老、基层选举秩序,乃至公平正义问题,通过这种非正式的组织形式得到了解决。同时,以“乡愁”为纽带,使得在外的能人贤士始终对乡村有感情,愿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回到家乡积极参与如火如荼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四)乡村传统文化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稳定器”。乡村是一个天然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内,基于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长期互动和相互统一形成了以自然、淳朴为特质的乡村文化,规范着人、自然与社会的基本关系结构,维系着人们正常的生产秩序和生活秩序。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农村涉及的拆迁改造、改水改厕、环境卫生整治等方方面面的工作日益繁多,繁重的工作任务与根深蒂固的小农意识常常发生较为激烈的碰撞,使的农村工作举步维艰。与城市相比,农村的治理环境不一样,村民的诉求不一样,问题成因也不一样。如在村民日常生活中,诸如宅基地多占了两块砖、对老人不尽孝等许多事情是法律所无法管的或管理的成本很高。这些看似是家长里短的问题,若处理不好都会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不过乡村又是以熟人社会为前提的人情社会,人情与道德、文化与习俗等融为一体,用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乡村治理,可以发挥出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凡是农村工作开展的比较好的地方,通常村干部都会有意识地运用村民听得懂、用得上,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语言和典故,与村民深入沟通交流。这些传统文化和语言因其世代相沿、耳濡目染,村民对其有天然好感,容易得到认同。将“乡村传统文化”转化为“治理策略”,充分发挥传统文化自发自觉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社会治理方式,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无疑是加强乡村社会建设的重要选择。
三、传承振兴乡村传统文化需要遵循的原则
乡村传统文化具有自己的文化特性与功能价值,它同样也有时代与地方性局限,如何扬长避短,发挥其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正向积极作用,需要遵循以下三大原则。
一要坚持尊重传统,守住底蕴。要保持和传承乡村传统文化的品质特性,不能简单地将城市文化照搬到乡村。乡村保持的传统,可以移到城市里,城市人的一些生活方式,也可以进入乡村,但是不要去改变乡村生活里优良的品质。比如,在作为共同体的人际关系里,传统礼仪文化中的诚信、尊重、互惠等崇尚礼仪文明的精神追求,是我们建设有秩序的、和谐的生活状态的有效助力,应该坚持不懈保持。
二要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保持乡村传统文化品质特性的时候,不要泥古,不要照搬,应该有选择性地传承。有些传统我们要在继承中实现形式与内容的更新,善于用“旧瓶装新酒”,用其固有的形式融入新时代的新精神、新思想、新理念,服务现代社会发展需要。比如桃城区东明村在自己制定的《村规民约》里,对于“白事”规定由村红白理事会按照风俗统一组织操办,但对烟酒、吃喝都作出了明确的限额,并且一律不准“带白”,否则村红白理事会将拒绝组织操办,并取消村里的“白事”补贴。因为新规保留了老习俗,但是杜绝了大操大办的不良风气,不仅没有受到村民的抵制,而且受到了充分认可。
三要坚持均衡发展,统筹考虑。在乡村振兴过程中,要坚持均衡发展的理念,充分重视人、地、物的有机结合,强调自然生态、人文生态和产业业态三态并重的整体复兴。位于冀州区景家庄田园棉文化园以保护、传承、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为己任,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组建了400余户家庭粗布作坊,广大农村妇女坐在家中摇身变“织女”,使这一古老技艺得到广泛传承,并举办了多届包括补铁锅、打锡壶、磨剪子戗菜刀、内画鼻烟壶、葫芦画、刨笤帚等内容 “田园棉”杯民间手工技艺展演大赛,先后被认定为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户、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省巾帼乡村旅游示范点、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每年接待人数超过10万人次,年拉动地方经济收入增长3000多万元。
四、传承振兴乡村传统文化的对策建议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绝不是简单地在农村复制城市形态,让农村的环境变得干净整洁、让房屋变得整齐美观,而是要充分挖掘乡村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优秀的礼仪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等,要重塑乡村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以乡风文明之“淳”滋养乡村振兴之路。
(一)强化保护发掘,做好乡村传统文化传承。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收集整理乡规民约、族谱家训等道德资源,鼓励有条件的村进行史志修编,并结合自身风土人情,生活生产,形成建筑和民俗为一体的综合性的村史馆,继承弘扬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引导村民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大力发展“一县(区)一韵”特色文化,利用深州形意拳、冀州粗布纺织等传统地域文化元素,持续做大做强形意拳交流研讨会、民间手工技艺展演大赛等民间赛会,一批知名文化品牌。深度扶持乡村地区《疯秧歌》《打花膀》《运河号子》《安乐秧歌》及跑驴、旱船等富有特色或喜闻乐见的民间表演艺术的传承发展,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充分发挥其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中的重要作用。
(二)强化载体建设,重塑乡村传统文化生态。紧密结合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建设,深入挖掘乡村特色文化符号,盘活地方特色文化资源,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之路。以形神兼备为导向,保护乡村原有建筑风貌和村落格局,把民族民间文化元素融入乡村建设,依托桃城区河沿镇贾家庄贾殿阁的抗日英雄事迹,深入整理历史文献等相关资料,发掘红色基因,建设新的红色革命教育基地,推动红色薪火代代相传,让年轻人懂党史、知革命、念党恩、怀初心。积极促成武强年画、田园棉手织布等乡村传统文化与特色农产品、传统手工艺品的“联姻”,深挖乡村历史典故、民间传说、神话故事,为“地理标志产品”赋予深厚文化内涵,让产自该地的农产品、工艺品变得“背后有故事”。深挖历史古韵,弘扬人文之美,以衡水老白干酒为核心,以古安济桥为节点,在全力保护仍存在遗址的酒坊的基础上,推动衡水老城区阜丰、集贤等村的拆迁改造,沿滏阳河两岸打造十八酒坊景观长廊,“恢复”历史旧街区的酿酒场景,并借助王之涣、袁绍等对衡水老白干赞美的影响力进行宣传,重塑诗意闲适的人文环境和田绿草青的居住环境。
(三)强化规划引导,打造乡村传统文化集群。按照“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的思路,依托甘陵春酒酿造技艺、大营裘皮传统制作技艺,着力做大做强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乡村传统文化产业展示区,打造一批特色文化产业乡镇、文化产业特色村和文化产业群。依托武强年画、田园棉手织布、老白干制酒、推动文化、旅游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大力推动农村地区实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培育仇氏金丝杂面制作技艺、铜胎画珐琅技艺、传统玉器雕刻技艺等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传统工艺做大做强,形成规模,打开市场。借助数字化网络平台,搭乘乡村旅游快车,将地域特色和乡村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农业观光、农事体验中,赋予农业更多文化内涵。
(四)强化综合利用,创新乡村综合治理模式。重新审视和发掘根植于传统乡村文化中的家庭家族观念、亲孝礼仪和社稷家国观念等,发挥其在维系社会秩序、协调社会管理、巩固社会制度的导向与传承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规范村民个体的行为准则,促进“家国”民生秩序的构建。同时,按照乡村治理法治、德治和自治“三治统一”的原则,着力打通农村社会治理与传统文化之间的通道,让乡村传统文化充分发挥沟通、交流和凝聚作用,在价值观上进行切实的引导,通过激活乡村自有的文化内涵来动员村民,形成文化的向心力、感召力和无形的约束力。
参考文献:
[1]周锦,赵正玉.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文化建设路径研究[J].农村经济,2018,(09).
[2]李敏玉.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村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17).
[3]徐学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意义及其路径[J].中州学刊,2018,(09).
[4]安佳.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J].现代交际,2018,(14).
[5]余俊渠,秦红增.乡村振兴与农村传统文化资源传承创新的村落社区机理探析[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5).
2020年度衡水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课题编号20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