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的家校衔接策略

发表时间:2020/9/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2期   作者:李巧玲
[导读] 目前,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有效阻止了新冠肺炎疫情的进一步蔓延
        摘要:目前,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有效阻止了新冠肺炎疫情的进一步蔓延。当下,最重要的就是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的秩序,我们也迎来了全面复课。从线上居家学习到线下开学复课,同学们度过了一个超长的寒期。学生的心理会有怎样的变化?监测发现,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学生返校后可能产生紧张、焦虑、敏感、抑郁、狂躁等心理问题,此时,家校要紧密衔接,实现教育“同屏共振”,为同学们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该文将从家校衔接的意义、方法等方面提出家校衔接策略,帮助学生更好的成长。
        关键词:疫情 复课 家校衔接  策略
2020年,这是不平凡的一年。在这特殊的年初,全中华儿女的团结抗疫力量震惊全世界。医务工作者奋战在抗疫一线,舍生忘死,舍小家顾大家,展现了医者仁心;教育工作者奋战在网上课堂,“停课不停学”,体现的是师者爱心;家长居家陪伴,亲子互动,传递的是亲子之情。每一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分享真的声音、传递善的力量,树立美的榜样,为我们的孩子的成长构筑起了一道安全可靠的防护网,这是一道防疫病毒感染的身体防护网,也是一道播撒阳光的心理防护网。
当下,虽然新冠肺炎疫情发展的趋势得到了控制,但各地的疫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课后,学校成为了公共场所防控的重点区域。每天的晨午检、卫生消毒、防控宣传教育等让学生每天都要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此时,学生可能会出现的不合理认知以及负面情绪主要有以下几种:(1)因对病毒的恐惧而产生的担心、焦虑的情绪;(2)排斥戴口罩而产生的抵触、厌烦的情绪;(3)不接受全封闭管理而产生的无聊、烦闷的情绪;(4)担心不能应对同学间人际关系而产生的害怕、不安的情绪;(5)感觉学习压力大而产生的紧张、焦虑的情绪等。此时,家校要紧密衔接,实现教育“同屏共振”,为同学们构筑起坚不可摧的成长防护网
        一、分析学生返校后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学习方式改变的影响
由于疫情防控的需要,各地都采用了线上教学的形式。随着学习方式的改变,学生每天的学习相对而言没有线下学习固定,并且有可自由伎配的大量时间,心理上相对轻松;复课后,在学校里要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所有活动都在老师的监管之下,部分同学会产生压抑和束缚感。
(二)家庭关系的影响
家长与孩子的亲密交流沟通在当代社会是十分重要的,缺乏了这种情感的交流互动,还会加剧“代沟”的产生,这样也就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和亲子关系的延续和发展。超长的假期,学生居家时间较长,在熟悉的环境里、家人的面前,行为就比较随心所欲。学生有了更多接触电子产品的机会,他们有的沉湎网络游戏,每天追剧,作息不规律;有的家庭因生活矛盾导致关系紧张,家长对于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无暇也无力监管,这就造成了不良习惯的养成。复课返校后,不良的生活习惯对孩子的身心将产生巨大影响。
        二、家校衔接的重要意义: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若只有学校而没有家庭,或只有家庭而没有学校,都不能单独承担起塑造人的细致、复杂的任务”。在当今时代,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显现出来,就学校教育论教育已经行不通了。只有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并重,努力改善家庭教育状况,才能真正提高教育质量,才能培育孩子健康成长。
(一)目的一致
家庭和学校的教育目标应该是相同的。而家校衔接可以有效促进二者目标的协调与统一,并最终目标达成。


(二)内容互补
家校衔接是学生教育内容的有效补充,是促进完成教育内容的有效手段。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内容互为补充,可以保证学生能够接受全面发展的教育内容。
(三)教育合力
家庭和学校的紧密合作,可以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通过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相互作用,可以避免孩子接触社会环境中不利于学生成长的东西,避免对孩子的健康成长的影响,为孩子创设良好的成长环境。
        三、家校衔接策略
教育是个系统工程,其中学校和家庭这两方面是非常重要的子系统,要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家庭和学校两方面必须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寻找合理的衔接点,探寻符合本校实际情况的家校教育衔接模式,以形成较大的合力,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一)学生家庭基本情况调查
进行家校衔接的前提条件是了解清楚学生家庭基本情况。教师要通过建立学生成长档案,档案上的内容包括学生的家庭住址,家长的姓名、职业、工作单位、休息日、经济收入等基本情况。并通过师生谈话交流的形式,进一步了解其家庭中亲人的特长、个性、兴趣爱好等,为家校衔接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家访
把信息手段和传统家访融合起来也是一种新的家访形式。但我们不应该忽视家访的力量,必须坚持,这是由家访的魅力和作用所决定的,家访永远是孩子健康成长的一股助推力。
家校衔接最好的方式便是家访,是家校联系最重要的渠道。通过家访,可以与家长互通孩子情况,交换教育意见,有的放矢地因人施教,加强教师与家长的理解和信任,形成教育统一战线同盟。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最常用的方式也是家访。
1.目的明确
复课后,我们的老师要根据学情实际,包括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家庭情况,有目的、有计划地制定家访实施方案。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愿申请。
2.方法得当
家访的方法要得当,要有方向、有目的,讲究艺术的进行家访谈话,最忌讳漫无边际地闲聊。在和家长反馈学生在校情况时,多以表扬、鼓励为主,不要一味的告状;多以教育方法探讨为主,不要照搬教育理论;多以成功案例侧面提醒,不要正面批评。这样,及保存了家长的颜面,也为孩子保有自尊,拉近师生距离,增强了与家长的感情交流,活跃谈话气氛,场面融洽和谐。
3.教师主导
在家访的整个过程中,教师无疑是一个“导演”的角色。从场景的营造,谈话的切入点、案例的选择、说话技巧的把握等都要老师提前有一个规划。教师要要取得家长和学生的信任,情感的付出,从而才会有默契的配合。因此,教师要切记不要“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其次,老师还要起到家长与孩子沟通的桥梁作用,让家长和孩子能够敞开心扉,跨越“代购”,从而使家访活动取得成功。
4.留有痕迹
每一次的家访活动,教师都须做好相关记录,并根据学生在校内的学习行为表现,结合家访中了解掌握的资料,完善好学生成长档案。并对学生进行重新分析评估,制定适合学生发展的新的教育方案和措施。借此契机,还可以对学生进行深化再教育。
(四)家长学校建设
做好家长学校的建设,关键在于抓好教师和家长的培训。其次是做好家长学校师资队伍的梯队建设建设。以家长学校为平台,有计划、有目的的对家长进行培训和指导,使家校衔接更科学、更有效。   
家校衔接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做好家校衔接,使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形成最大的“抱团机构”,为学生发展助力。
参考文献:
[1] 宋发庆. 开学了,中小学生要做好“心理调适”[N]. 江西政协报,2020-04-10(0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