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追梦,静待花开——我和学生共成长

发表时间:2020/9/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2期   作者:王璐薇
[导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颁布,打乱了许多教师的教学思路,需要重新制定教学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颁布,打乱了许多教师的教学思路,需要重新制定教学策略。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老师不知道如何下手,或者是讲授了许多理论知识,却缺乏地理的实际经验,导致学生们缺乏学习的兴趣,对地理产生抵抗,无法积极的投入到其中。所以需要我们积极的探索,结合实际情况来制定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地理。我们的生活中充满着地理知识,通过生活实际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对地理的学习动力,以便更好的提高地理成绩。
        生活中时时有地理,处处有地理,地理知识就在我们生活的周围。首先我们可以利用名人名言,出示周恩来总理名言: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引导学生了解我国民族的构成和各民族的灿烂文化。帮助认识学习民族知识的重要性,由此来激发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提问,问同学们为什么有很多外国朋友很向往到中国来,同学们抢答到因为她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又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国度。那么作为祖国大家庭中的一位小成员,你如何向外国朋友介绍我们中国呢?可以向学生进行提问,我们中国在哪里?学生们一脸迷茫,然后教师结合相关教学工具,可以是教材、投影等,指出中国的位置,并做详细的讲解,既能解决学生的迷惑,还能帮助学生学到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民族知识时,教师向同学们提问,我们国家哪个民族的人口最多呢?同学们积极的回答到是汉族,那个民族人口最少呢?同学们都很迷惑,产生了积极的兴趣。通过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带着问题进入学习,教师通过教学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学习知识,并了解主要少数民族人口、文化和分布概况,强化民族平等意识。地理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地理知识,我们每天出门都要查看天气,然后根据温度选择衣服,如果雨天和雪天,考虑是否需要出行。生活中遇到的风、雨、雷、电等气候现象,还有不同的区域划分及其地理特点等,都和高中地理知识存在密切关系。所以,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教学策略,需要结合教学任务与教学目标,在备课阶段积极搜集各种蕴含地理知识与信息的案例素材,并将其纳入到教学内容中,突破教材的限制,丰富教学资源。

在教学中,可以在课堂上引入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或者学生感兴趣的事例,并让学生通过分析生活案例寻找出内在的地理知识,提升教学成效。可以在上课之前给学生放一段当地的天气预报,既可以帮助学生经常接触的天气预报视频,学生看到其常看的节目时,感觉很亲切,学习的兴趣立刻被激发起来,这样对接下来的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例如在学习地理位置时,我向同学们提问如何在城市里迅速定位自身所在的位置并找到目的地?一下激发了学生们的兴趣,同学们欢快的回答到百度一下,然后我说道如果忘记带手机了呢?同学们陷入了沉思,然后教师展开接下来的地理位置方面的教学。比如,现在的学生大都在早晨刮风下雨,地震,海啸,台风等等,还有地球的昼夜更替、四季更替、昼夜长短变化等。在实际生活中,外出时方向的判别,穿错不同时区的国家的当地时间。还有你成长的环境,不管是平原,山丘,还是高原什么的,他的形成都是大自然变迁的产物。还有一些认为的环境,城市和乡村,这些都是属于地理现象。上早自习,我会问学生冬天时起来上早自习天亮没亮,夏天时呢?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就会知道冬天天亮的晚,夏天天亮的早;下午六点学生吃晚饭,冬天时天已经很黑了,夏天时太阳还很高,这样学生就会明白夏天天黑的晚,冬天天黑的早,从而理解昼夜长短的变化。还其他的一些现象,如日出日落的方位冬夏不同让学生注意观察,水槽里的水在放的时候在排水口处往往会形成逆时针的漩涡,从而了解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我们的生活中充满着地理知识,通过生活实际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对地理的学习动力,以便更好的提高地理成绩。
        同学们入神的听着,并不时的感叹,原来地理与我们的生活有着这么大的关系啊?通过讲解与生活中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并且加上师生之间的积极互动,同学们也入神的听着。学生们被我深深的吸引,原来淘气的学生也在好奇的听着。学生们在课下也在积极的向我提问,追问一些其他的地理知识,这也是在我的意料之中。在同学们的行动和表现上来看,我就知道我的教学成功了,成功的激起了学生们对于地理的兴趣,我感觉获取了很大的成就。除此之外,在日后的地理课上我还经常设计一些其他有趣的教学案例,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保持对地理的追求和动力,更好的投入到了教学之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地理成绩。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