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非遗文化,传承中华美德

发表时间:2020/9/4   来源:《文化时代》2020年10期   作者:张丽梅
[导读]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经过漫长历史发展留存下来的无形存在的文化,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禄丰县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采取多样化措施挖掘珍贵文化资源,传承丰富历史见证,增强非遗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用实际行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拟在探讨当下如何保护非遗文化,传承中华美德。
云南省楚雄州禄丰县文化馆651200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经过漫长历史发展留存下来的无形存在的文化,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禄丰县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采取多样化措施挖掘珍贵文化资源,传承丰富历史见证,增强非遗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用实际行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拟在探讨当下如何保护非遗文化,传承中华美德。 关键词:非遗文化;中华美德;文化认同 自从2006年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之后,非遗文化在我国的文化传承的中的地位与作用便得以广泛的重视与体现。《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代代相传,应得以各地区、各部门、各文化组织的充分重视。经过漫长历史发展之后形成的留存于现实生活中的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有利于增强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增强民族凝聚力,也可以促进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永不停歇,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绽放新的光芒。禄丰县当地拥有非常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1951年成立,2011年、2015年相继被评为国家二级、一级文化馆,现有非遗四级项目62项,省级5项,在世传承人将近100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需要每一个人积极传承非遗文化,发扬中华传统美德,才可以得以渊远流长。 一、深入基层生活,挖掘非遗文化 对于非遗文化的传承,最基本的前提就是深入基层生活,挖掘非遗文化,开展实际调查,切实保护传承。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即使我县目前已经拥有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仍需每一个非遗传承人不断发现,不断传承,找到珍贵的非遗沧海遗珠。 深入基层生活,扎实开展田野调查,近年来,禄丰县每一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者都非常积极地展开非遗田野调查,把全县有价值的项目以及传承人列举到禄丰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中,并且逐年增加。只要了解到有价值的文化或者是掌握传统技艺的传承人,文化馆都会组织非遗传车人前去拜访、了解、拍照、查询资料,只要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条件、有价值的文化,都会采取多种手段对其加以保护和传承,绝不遗漏任何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实,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在人们的漠视中逐渐消磨的,当最后一位非遗传承人去世之后,这项文化也就消失了。而我们当下需要做到的,就是杜绝漠视,提升重视,不因文小而忽视,不因人少而不为。 二、建设文化阵地,扩大保护效果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不能仅仅依靠每一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最重要的是在人民群众内部建设文化阵地,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传承与保护效果,开展非遗活动,让更多的民众了解我县的非遗成果,增添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增添非遗文化凝聚力。 首先,我县建立了四所非遗文化传习所,定期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活动。

日常,很多非遗传承人都会前去传习所为人民群众讲解非遗文化,使其认识到我县拥有的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大宣传力度,还会分发相关的宣传手册,制作各种各样的文创产品,目前印有我县非遗文化特色的包包或者是碗筷已经逐渐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由此可见,非遗文化在当下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其次,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应该开设特定的文化遗产日或者是遗产传承节,通过特定的活动,切实使得更多的民众了解我县的非遗成果在活动参与与体验中增添非遗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最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很多形式都是通过文学艺术或者是传统思想来体现的,每一位非遗传承人都要在日常生活中传承思想,传承美德,传承艺术,切实推动非遗文化入生活,非遗文化入群众。 三、开展专业培训,传承中华美德 禄丰县一直是一个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地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这里得到孕育,并在这里不断得以传承和发展。中华传统美德也是我县非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与人们的实际生活关系最为紧密的。为此,每一位非遗传承者都要提升自己的业务工作水平,充分认识到中华传统美德在非遗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传承中华美德,继承非遗文化。 非遗文化继承者要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与业务能力水平,只要乡镇有需要,就要积极参加文化馆所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申报等业务培训,通过专门培训、专题讲座,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与能力。同时认识到自己身为非遗传承人,不单单需要发现文化,传承文化,最重要的是将传统的非遗文化与人们当下的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促进非遗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真正激发非文化在当今生活中的作用。对于中华传统美德这一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传承,则要采取积极的措施与独特的方式,可以将非遗传承与教育结合起来,让中小学生们充分了解到禄丰县拥有的非物质传统美德遗产,进而提升对于传统美德的认识程度,在实际生活中自觉学习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弘扬时代先风,不仅培养非遗文化继承的后备力量,也激发非遗文化传承的内生动力。 结束语: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是最久远也是最鲜活的文化历史内容,是国家、民族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资源和宝库,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每一位非遗传承人都应该充分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克服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困境与问题,积极探索相关措施与策略,形成地区的文化精神、民族情感、独特个性与文化自信,进而促进推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参考文献: [1]周洁文,周春,张亚洲,王源.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创新保护与传承——以高州木偶戏为例[J].科技与创新,2020(16):83-84. [2]刘颖.创新与转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好传承[N].贵州民族报,2020-07-31(A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