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学几个难点突破研究

发表时间:2020/9/4   来源:《文化时代》2020年10期   作者:段德英
[导读] 在初中阶段的生物教学中,会出现一定数量的难点和重点章节以及知识,并且对我们的学生来讲重点和难点是完全不同的,难的地方不一定是学习的重点,而重点的地方也不一定就很难学习,所以还要看学生本身具体的能力来进行判断,所以在面对生物教学过程中的难点时,我们要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结合生物学习内容来做具体规划,以保证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
云南省楚雄金鹿中学675000 摘要:在初中阶段的生物教学中,会出现一定数量的难点和重点章节以及知识,并且对我们的学生来讲重点和难点是完全不同的,难的地方不一定是学习的重点,而重点的地方也不一定就很难学习,所以还要看学生本身具体的能力来进行判断,所以在面对生物教学过程中的难点时,我们要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结合生物学习内容来做具体规划,以保证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初中生物,难点,生物教学 前言:在初中生物教学的过程当中,由于教科书的内容没有具象化,教材也比较落后,教学方法比较枯燥,使学生们觉得生物学科比较无聊,没有兴趣导致学习效率较差,出现恶性循环。所以,怎么样才能使生物课堂变得生动,氛围相对于活泼轻松,激起学生们对于生物学科的兴趣,成为了一个首要的问题,所以在生物教学中,使生物知识变得具象化、容易理解,能够引起学生们的兴趣,是目前我们的首要任务。 一、正确比喻,使知识点具象化 在生物教学中很多知识比较抽象,使学生们无法通过想象在大脑中架构知识网络,所以此时恰到好处的比喻就显得比较重要了,例如将生态圈比作我们人类社会,将细胞比作是人,将病毒或癌症细胞比作是坏人,将血液比作是河流,将心脏比作是发动机,通过这些具象化的比喻,可以非常容易地在学生的脑海中勾勒出形象的图案和知识结构,便于掌握知识内容,便于记忆。 二、结合日常生活,使生物生活化 在日常教学中,老师很少把生物学科的学习和实际生活进行联系,所以这就导致了生物学科的知识跟生活过于分隔开来,无法使学生对于生物学科和生活产生联想,使学生觉得生物学科很遥远,所以这也就大大增加了学习的难度,但实际上生物学科跟我们的日常生活有很广泛的关联。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老师应该将日常生活和生物教学内容进行联系,在日常生活和生物学科两者之间架构一个沟通的桥梁,使生物学科的学习日常化,方便学生进行学习理解,使学习效率相对达到最大值。比如在学习《传染病和免疫》(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章)这一章节时,我们可以用此次威胁全球人类生命健康的新冠肺炎疫情为例,来和同学们进行探讨,让同学们说一说抗疫期间预防传染的一些措施,说一说传染的途径,以及我们人类本身的免疫系统,通过这些生活当中的实际来进行生物学科知识的学习,我认为用这些比较活生生的生活化的例子来进行生物学科的学习,比枯燥乏味和落后的教科书对学生来说更具有教学意义,学习效果会得到显著的提高。 三、视频设备进行展示教学使生物立体化 在科技比较发达的今天,教学不仅仅只是讲授课本上的知识,可以应用一些科技手段来进行多元化的教学。我认为利用视频来进行立体教学是一个高效的教学方法,此种方法更为直观的将知识立体化动态化的展示在学生眼前,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如我们在学习体循环时(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四章)由左侧心室出发的动脉血液流进主动脉,又经过动脉各个血管,向全身各个器官的细小血管出发。然后血流经过各个毛细血管的管壁,凭借组织液与细胞进行营养以及其他物质和气体的交换。

经过交换之后,把动脉血液转换成了静脉血液,再经过各个静脉,最后再经过上腔和下腔静脉流回右侧心房。(体循环血液流经:动脉血液从左侧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络→各级静脉→上腔和下腔静脉→右侧心房)利用视频教学生动的将循环过程完整的体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知晓体循环是怎样的一个过程,而不仅仅是靠学生的想象,因为每个人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是不同的,很容易出现理解偏差,所以利用视频直观展示,有利于减少学生所学知识的误差性,提高教学效率。 四、通过有趣的生物实验来进行教学 在现在的教学中,过于传统枯燥,而对于处在初中时段的学生们来说,好奇心相对来说比较强,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特点来对学生们进行实验教学,实验教学的目的在于,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来激起学生对于生物学习的兴趣,从而更直观的掌握生物知识,便于记忆,提高学习效率。比如说:在学习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时(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一章第三节),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养一些小蝌蚪亲自观察整个生长过程: 1.生长发育的最初时期:1天~10天小蝌蚪孵化出来三天之内是不进食的,只靠卵黄里的营养物质来维系生命体征,太早进行喂食会导致小蝌蚪死亡。大概三天之后小蝌蚪明显会比较活跃,两鳃已经完全长成,开始进食,小蝌蚪经过10天左右的生长发育,体长约为1cm~1.5cm左右。 2.生长发育的前期:10天~20天,小蝌蚪生长到10天之后左右,食量会相对增长一些,发育的比较快,小蝌蚪会开始寻觅一些新的食物,但是这个时候小蝌蚪的消化能力并不强,通过细心的照料,小蝌蚪第20天左右时,体长可以长到2cm左右,体表颜色变为比较浅的棕色,背上有白色的纹路,身体与尾巴相交的地方有黑色V形的纹路。 3..生长发育的中间时期:20天~50天,这个时候的小蝌蚪消化能力逐渐增强,为了使小蝌蚪消化能力尽快加强,适应两栖类物种特定蝌蚪期“食草性”的特性。 4.生长发育的后期:50天~78天,这个阶段是小蝌蚪变成小青蛙的重要阶段,小蝌蚪在这个时期要长出后腿和前腿,并且从水生转变成水陆两栖。大概50天左右时,可以长到4cm以上,先长出后腿,后腿长出来之后大概14天左右开始长出前腿,前腿长出后,尾巴开始被身体吸收,这个时候就开始停止进食正式进入变态期。 这些过程和变化情况虽然通过学生们的亲自实验大体都可以得到相差无几的结论,但重点在于因为是自己亲自进行喂养和观察,所以记忆深刻不易忘记,也就达到了我们通过实验教学来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结语: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对于难点的突破方法种类比较多,除了以上我提到的这些方法之外,其实我个人认为,只要是能够提高教学效率减少学习难点的方法都可以进行一试,因为我们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的学习,将知识掌握的更为扎实。 参考文献: [1]周照县.中学生物教学中的难点突破技巧[J].中学生物教学2004,(06). [2]高建英.初中生物学教学中难点突例谈[J].生物学教学,2017,(09):27 [3]马静.可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突破难点[J].新课程导学,2014,(13):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