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国歌小叙

发表时间:2020/9/4   来源:《文化时代》2020年10期   作者:于宝林
[导读]
黑龙江省绥化市第一中学152000 国歌,是被广泛认为能代表一国政府和人民意志的歌曲,往往表现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它多以浓厚的爱国主义色彩激发一个民族的自信心与凝聚力。随着近代民族国家的兴起和形成,世界各国都创制出了具有本国、本民族特点的国歌,一般认为,世界上第一首国歌诞生于荷兰,名为《威廉颂》,其内容反映了16世纪中后期的荷兰人民在奥兰治亲王威廉的领导下反抗西班牙殖民统治而进行的顽强斗争。 国人皆晓,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为《义勇军进行曲》,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它以激昂雄壮的旋律、富有战斗性的歌词,在那个民族危机深重的年代,犹如冲锋号角,激励中华儿女前仆后继,慷慨赴难。直至今日,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义勇军进行曲》仍给我们以莫大的精神鼓舞。但顾盼左右,大众似乎对民国时期国歌则知之甚少,也较少谈论。笔者冒昧,试做一梳理、推介,以收增广见闻的效用,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指的民国时间区间,包含北洋政府时期。 辛亥革命成功后,国体更新,百端待理。南京临时政府甫一成立,便着手开展国歌选定的工作。沈恩孚作词,沈彭年作曲的《五族共和歌》在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成为民国时期第一首国歌。 歌词是这样的: 亚东开化中国早, 揖美追欧, 旧邦新造, 飘扬五色旗, 民国荣光, 锦秀山河普照, 我同胞鼓舞文明, 世界和平永保。 这首歌曲旋律昂扬流畅,朗朗上口,歌词通达凝炼,昭示着新政权的到来,行文遣词中又饱含寓意,展现了辛亥革命后万物一新的时代面貌,也照鉴出了重塑旧邦、屹立寰宇的民族豪情,是国人心境从泥淖中挣脱后憧憬壮美未来的一个侧面写照。但遗憾的是,《五族共和歌》尚未来得及定稿公布全国,袁世凯即当上了大总统,随着政权中心转移到北京,国歌定稿的后续事宜无人问津,这一国歌便遗憾地无疾而终了。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后,为影响舆情,挖空心思抹煞掉先前革命者奠定的民国气象,旋即废弃了《五族共和歌》,启用《中华雄踞宇宙间》为国歌。 歌词是: 中华雄立宇宙间, 廓八埏, 华胄来从昆仑巅, 江湖浩荡山锦连, 勋华揖让开尧天, 亿万年。 其中,“勋华揖让”四字的原文为“共和五族”,此处为袁世凯称帝后做的改动。

这部歌曲短小精炼,用词显具磅礴气势,有颂咏中华之意,但在袁世凯积极谋划复辟登基的背景下,歌曲宗旨是为复辟帝制张目造势。袁氏的倒行逆施引起国人极大的愤慨,该歌曲问世不久即被民主革命的滚滚洪流淹没。 袁世凯倒台后,继而执政的段祺瑞政府向全国征集国歌,音乐家萧友梅择取《尚书》中的《卿云歌》作为歌词并谱曲,命名为《卿云歌》。 歌词是: 卿云灿兮, 糺缦缦兮, 日月光华, 旦复旦兮, 日月光华, 旦复旦兮。 全歌仅24字,被选用后,当时教育部下令在全国学唱。检阅《尚书》可以发现,《卿云歌》是上古时期舜禅位于禹时,百官臣僚的唱和,描绘的是政通人和的盛世图景,表达了先民崇尚圣人治国的政治理想,如此看来,段祺瑞政府为混乱不堪的时局涂脂粉饰的用意再明白不过,《卿云歌》也不为国人所喜,始终是临时国歌,后遭到唾弃。 《三民主义歌》是最广为人知的民国国歌,影响深远,曾在1936年柏林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获得好评,它由戴季陶、胡汉民等多人合作完成填词,后由程懋筠作曲。《三民主义歌》最初是以训词的形式出现的,民国十三年(1924年),中山先生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的讲话中用以教导全校师生。中间经历些许曲折后,直到1937年,《三民主义歌》正式定为中华民国的国歌,常在公开场合和官方仪式上奏响。 歌词是: 三民主义, 吾党所宗, 以建民国, 以进大同。 咨尔多士, 为民前锋; 夙夜匪懈, 主义是从。 矢勤矢勇, 必信必忠; 一心一德, 贯彻始终。 《三民主义歌》充分体现了以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者革命建国的精神和政治追求,也是对后继者的鞭策和勉励。在经历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的失利后,反专制独裁的民主革命一度陷入了低谷,风雨如晦的旧中国仍在苦苦探索出路,《三民主义歌》如激扬士气的一声号角,再次点燃仁人志士的战斗火焰,继续推动革命事业向前。今天坊间讹传《三民主义歌》为中山先生临终遗言,顺笔在此厘正。 国歌折射了一个时期的时代变迁,民国历史的终结,恰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启,作为反映历史进程全貌的一个独特视角,笔者对民国时期国歌的补拾,将我们的镜头拉回到那个积贫积弱但又孕育着希望的旧中国,通过对国歌内容和相关时代背景的解读,加深了对国史的认识,也可以视为是对青少年进行家国情怀教育的补充素材。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