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技术在“互联网+政务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0/9/4   来源:《文化时代》2020年10期   作者:池小慧
[导读] 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的进程中,政务服务能力提升之时也面临着数据壁垒、信息不安全、成本高而效率低的问题。应用区块链技术,推动政府数据的公开与信息共享、保障数据安全、提升服务效率并降低服务成本,需要相关部门从理念、技术以及法律规范入手采取措施,促使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优势被充分发挥。
辽宁沈阳沈阳师范大学110034 摘要: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的进程中,政务服务能力提升之时也面临着数据壁垒、信息不安全、成本高而效率低的问题。应用区块链技术,推动政府数据的公开与信息共享、保障数据安全、提升服务效率并降低服务成本,需要相关部门从理念、技术以及法律规范入手采取措施,促使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优势被充分发挥。 关键词:区块链技术、“互联网+政务服务”、技术应用 一、区块链的定义及特征 2008年,中本聪发表的《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中出现最早的区块链概念:“一种分布式账本,其中价值交换交易以比特币或其他token的形式被分成连续的块,并通过密码学的信任担保机制不可更改地记录在对等网络中”。 工信部指导编写的《中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白皮书(2016)》中的广义定义指出,区块链技术是包括密码学、数学、网络科学等在内的多种技术整合的结果,形成了一种新的数据记录与存储体系,具有去中心化、数据不可篡改、开放性、自治性和隐私性的特点,是互联网社会构建信任的技术基础设施。 二、“互联网+政务服务”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政务数据的开放共享难 一是政府内数据的开放共享难。我国政府部门间条块分割严重、层级沟通不畅、数据资源存在利益壁垒。各地区、各部门采用的数据标准、系统平台不同导致数据兼容性差;部门间权责不明确,数据的所有权、使用权、事项的责任归属等问题的界定不清晰。二是政务信息面向社会的开放共享难。政府部门出于对数据泄露、丢失等安全方面的担心,会将公众需要的数据信息进行选择性公开,甚至通过设立门槛、附加条款等方式对公众的数据需求加以抑制。此外,政府在信息开放共享中的被动局面还没有完全被打破,重形式轻实效、重供给轻需求的问题依然突出。 (二)数据与信息安全面临挑战 聚合庞大信息资源的政府信息网站缺少强大的数据安全防护技术和手段,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境内的政府网站有1605个被篡改,有2062个被植入后门。这也表明政务数据中许多公民和企业的敏感信息信息面临被泄露、被篡改的风险,影响公众对政府的信任。 (三)服务效率有待提高,协调成本有待降低 不同地区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发展不均衡,数据格式与标准未实现完全统一,协同治理能力差。政府内组织结构固化,信息共享激励不足,存在信息上报与反馈滞后扭曲的问题、同级政府部门之间的业务协同需要上级推动的现象。这些都易使政府内部的协调成本增加,不利于政务服务效率的提升。 三、区块链技术在政府服务中的应用优势 (一)推动政府数据的公开与信息共享 区块链技术具有去中心化、开放性、透明性的特点,不需要第三方中介结构或参与方的信任背书,而是基于密码算法创造信用、达成共识,实现数据的开放与共享。一方面,链上的政务数据可以实现跨区域、跨部门、跨层级的实时共享,横向打破政府间的“信息孤岛”,纵向打破传统的层层下达的模式,实现信息的高效整合。另一方面,通过区块链信息管理平台,政府各部门可以从社会中及时地掌握大量数据,第一时间了解民意社情,从数据上支撑政府决策。

(二)有助于保障数据安全 区块链的点对点技术保障任何一个节点出现问题都不会影响整体运行,每个节点都保存着区块链数据的副本,可有效防御单点故障。加密技术是区块链保障数据安全、防止隐私泄露的一大重要技术手段,其中,非对称加密算法用以验证身份、加密和解密信息,实现去信任;哈希算法使输出的字符串唯一代表原始数据,并可以通过时间戳进行数据追溯。除此之外,共识机制可保持链上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因为只有控制足够多的系统节点,才能通过共识机制的验证。 (三)提升服务效率并降低服务成本 首先,仅依靠数据上链就能实现政府间的信息共享,节省数据传递的中间环节,减少了政府部门信息收集、整合、传递的成本。其次,区块链技术的智能合约有助于实现政府间数据统计标准和方法的一致,方便数据统计,提高执行效率。最后,分布式账本技术增加了各参与方行为的透明度,任何异动都逃不过众人之眼,提升了监管部门的治理效率。 四、利用区块链技术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进程的对策和建议 (一)充分认识和理解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树立正确的治理理念 实际工作中,存在着政务“上链”,思维未“上链”的情况,有关部门及人员要深入学习,加深对区块链技术的认知,转变监管理念,为区块链的创新实践营造开放包容的环境。同时,政府要坚持自己的主体地位,避免区块链绝对去中心化、去信任带来的监管挑战与安全风险。此外,要树立有国家主权、政府监督、技术干预、非完全去中心化等主权意志特征的主权区块链理念,促进区块链从技术之治走向制度之治。 (二)加强区块链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技术研发能力 大力支持区块链核心技术的研发和运用,投入政府资金攻克共识算法、智能合约安全、跨链通信等关键技术,推进区块链技术的基础层、中间协议层和应用服务层的创新协调发展,在性能提升、互联互通、安全与隐私等方面提供完备的技术支撑。同时加强区块链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利用集聚产学研用等多方资源,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区块链技术人才的研发应用能力和职业道德素养。 (三)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与制度规范,优化政府监管 区块链的发展现状、应用场景、路线图在《中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白皮书》中有所体现,但技术性、数据化、安全性等方面缺乏法律框架,如对“被遗忘权”的监管、智能合约的规范等。因此,政府要加大对这些方面的政策扶植和法律保障,鼓励地方立法和条例的出台,进行试点先行,建立起一套完备的法律体系和制度框架。同时,坚持立足于公共利益和立法要求,把握好区块链的特征,促使新法律制度与现行法律制度的衔接与融合。 参考文献: [1].谢小芹.“互联网+政务服务”:成绩、困境和建议[J].电子政务,2019,No.198,67-77. [2].长铗,韩锋等.区块链:从数字货币到信用社会[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07. [3].戚学祥.区块链技术在政府数据治理中的应用:优势、挑战与对策[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v.20;No.108,111-117. [4].杨柠聪;白平浩.区块链技术的政府治理实践:应用、挑战及对策[J].党政研究,2020,No.161,101-108. 池小慧女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1998年1月13日 沈阳师范大学学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