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学生思维训练

发表时间:2020/9/4   来源:《文化时代》2020年10期   作者:周文期
[导读] 在新课改的教育趋势下,数学学科的教学质量已有较大提高,但对于教学实践中的思维解读已然成为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如何从当前数学教学实践中寻找问题,找寻解决方案,让数学学科为学生思维发展而教尤为重要。因此本文将基于此做出如下分析探讨。
建省南安市第五中学362300 摘要:在新课改的教育趋势下,数学学科的教学质量已有较大提高,但对于教学实践中的思维解读已然成为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如何从当前数学教学实践中寻找问题,找寻解决方案,让数学学科为学生思维发展而教尤为重要。因此本文将基于此做出如下分析探讨。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实践;思维训练 学习数学是学生启发思维的重要路径。但在传统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对于学生的数学能力并没有较大提高,教师过分依赖教材的现象普遍可见。同时部分教师对于数学教学过于死板,这些对学生思维量益处很低的教学手段远远背离了新型数学教育理念。因此,本文将从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为切入点,对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进行诊断,总结出有益学生思维提升的教学手段。 一、初中数学教学实践的问题诊断 1.1把“教材”当“教案”,教学脱离实际 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教材上的知识,照搬教材的设计过程,将教学过程生生变成了“教教材”,缺乏理性思考,而造成教学脱离实际、学生感觉乏味、教学效率低下的局面。“课本上有什么,教师便讲什么,学生便听什么”的不良导向势必会扼杀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学生只等教师向自己传递知识。长此以往,学生难以养成创新思考能力和发散思维技巧,数学核心素养难以提升。 1.2课内练习实践机械模仿,影响学生思维发展 对于数学学科,教师在讲解完例题后,一般要选用几道练习题对学生进行效果检测。但教师在选用练习题时总是照抄照搬,采用“换汤不换药”的教学形式。但大部分教师对于议题与课内习题的搭配关系处理不好,设计习题形式单一,只是机械模仿例题,这样的练习对学生思维训练几乎为零,对于学生的应变能力和思维启发能力影响不大。 二、加强初中教学实践中学生思维的策略 2.1把“教教材”变为“用教材”,启发学生思维 教师在讲解数学知识时应该作为一个实践者、参与者的身份,而并不是由教材指引着教学。作为数学教师,应该跳出教材,超越教材,摒弃“唯教材是本”的观念,创造性的去使用教材。在习题、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的编排顺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调整或取舍,吸取生活中的鲜活素材,设计出符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案例。数学教师要从学生自身的学情出发,增强教学内容的开发性,对于教材课本既要“钻”得进去,又要能“跳”得出来。 例如,在进行北师大版初中数学“勾股定理”一章讲述时,在进行勾股定理第一节引入时,第一课时的教学目的为探索勾股定理,了解利用拼图验证勾股定理的方法。本章节以数格子的方式来发现勾股定理的存在,介绍了勾股树的历史意义。此课时的教学目的看似开放、简单,但一节课下来学生除了了解勾股定理的概念外并没有较大收获。

因此教师应该深入钻研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编排,加强学生在数学方面的实践训练强度,由“勾股树”的疑问提前导入“勾股数”的定义。同时也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减少不少麻烦,提高学习效率,让教材焕发出新的活力。 2.2设计多样的课堂练习,拓展学生思维 练习是对所学知识的迁移,是通过对已有问题的条件变化,形成类似又有区别的新问题,对塑造学生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尤为重要,因此要对课堂习题进行“变式”,对例题进行变形、转化、拓展、整合,为学生提供一个多角度思考问题的空间,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发挥潜能,提高对数学问题的应变能力,要达到“源于例题,高于例题”的教学效果。 2.3引入生活情境,形成数学思想 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要以学生对问题的兴趣为切入点,教师在创设相关情境时,必须与学生已有知识基础相吻合,结合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生活,结合数学概念的产生方式,通过创设数学概念形成问题情境导入教育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学生的内在需求及学习状况,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的思维水平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产生新问题的循环往复中加以提升,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例如,在进行七年级上册“用字母表示数”这一节时,本节重点在于代数式及常数项的表示,仅仅靠课堂习题实践对于知识并不能理解透彻。因此,数学教师可以将本章节知识与生活相连,在生活中向学生提出问题,寻找并归纳出课本知识点意义,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如以课本习题“买一个篮球需要x元,一个排球需要y元,一个足球需要z元,则表示买三个篮球,五个排球,两个足球共需要的钱数”为例,此题在生活中常有遇到,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解题规律及技巧,总结经验,更好的引入新知识。这种在生活中体现课本新知识,对于高效融入学生学习状态,加大学生在教学实践中的思维训练强度尤为重要。 2.4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长期以来,数学课堂往往呈现出“老师讲,学生学”的局面,普遍忽略了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不到位,学习效率低下。学生的数学能力并没有得到有效提高。因此,作为数学教师,应该深入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在推动课堂教学方法创新的过程中不断推动教师观念的改变,给学生自主发挥的空间,凸显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把学堂还给学生。 结束语:总的来说,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加强学生思维训练,是促进学生数学水平的有效方式。对于评价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数学学科综合发展,提升数学素养,优化学生思维尤为重要。因此,教师在数学教育过程中应该结合教学实践以及教学实情,加强情境教学,培养学生探究思维,提升数学学科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李珊珊.浅谈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学生思维训练[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08):50. [2]杜淑英.高职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尝试[J].教育与职业,2004(21):35-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