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农家书屋管理困局的破解之道

发表时间:2020/9/4   来源:《文化时代》2020年11期   作者:王青鱼
[导读] 农家书屋工程是是国家“十一五”期间一项重点工程,经过“十一五”和“十二五”两个五年规划期的努力,现在全国已经建成基本覆盖全部行政村,数量达60万家的农家书屋。自书屋建成以后,其运行和管理出现了很多问题,已形成了书屋管理困局。诸如,书屋配书严重脱离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实际;图书同质化严重,图书复本量大;书屋无专人管理,不能够正常开放;书屋选址不合理;书屋利用率和知晓率太低等。这些问题的出现是制度设计存在
陕西省洛南县四皓街道公用事业服务站陕西商洛726109 摘要:农家书屋工程是是国家“十一五”期间一项重点工程,经过“十一五”和“十二五”两个五年规划期的努力,现在全国已经建成基本覆盖全部行政村,数量达60万家的农家书屋。自书屋建成以后,其运行和管理出现了很多问题,已形成了书屋管理困局。诸如,书屋配书严重脱离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实际;图书同质化严重,图书复本量大;书屋无专人管理,不能够正常开放;书屋选址不合理;书屋利用率和知晓率太低等。这些问题的出现是制度设计存在的缺陷造成的。笔者从实际工作出发,试图从图书资源建设、书屋选址、管理人员岗位设置与薪酬解决方案以及书屋服务内容拓展和宣传四各方面来破解这一困局,为当政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家书屋;管理;图书资源建设 农家书屋的建立是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的文件精神,切实解决广大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2007年3月,新闻出版总署会同中央文明办、国家发展与改革委、科技部、民政部、财政部、农业部、国家人口计生委联合发出了《关于印发<农家书屋工程实施意见>的通知》,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农家书屋”工程。农家书屋工程计划“十一五”期间在全国建立20万家农家书屋,到2015年基本覆盖全国的行政村,已建成农家书屋60万家。这是我国自建国以来国家实施的规模最大的文化惠民工程。 农家书屋是满足农民文化需求,在行政村建立的,农民自己管理的,能提供农民实用的书报刊和音像电子产品阅读视听条件的公益性文化服务设施。每一个农家书屋原则上可供借阅的实用图书不少于1000册,报刊不少于30种,电子音像制品不少于100种(张)。这是农家书屋宗旨、功能、属性、管理及运行方式的规范性表述。 上段表述中有这么几个关键点,一是满足农民文化需求,这明确了农家书屋建立的目的;二是在行政村建立,这明确了农家书屋的建立地点;三是农民自己管理,这明确了农家书屋的管理人;四是农民实用的书报刊和音像电子产品的阅读视听,这明确了农家书屋提供的服务内容。 从上面四个关键点我们可以发现农家书屋的先天不足。首先在满足农民文化需求方面,农家书屋所能提供的文化资源有限,根本无法满足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二者书屋建立在行政村。现在的行政村村域面积都较大,书屋设立在村居委会所在地,对于住在离村居委会较远的村民来说,到书屋借阅图书很不方便。三是农民自己管理,这是农家书屋管理制度设计的最大缺陷,的确,农家书屋是为农民群众服务的,理应由农民群众自己管理,但是最关键的是如果没有工资报酬,是没有人愿意承担管理农家书屋的工作的。四是农民实用的书报刊和音像电子产品的阅读视听方面,这明确了农家书屋的服务内容,而实际情况是给书屋配备的书报刊很多都不是农民实用的。通过以上四方面的分析,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很多农家书屋自从建成后便无人管理,为什么农家书屋很少有人来借书阅读,或者有些村的农家书屋直接就没有开放过,仅仅是应付完检查之后,就关门大吉。 正如新华网2015年4月23日的一篇题为《中央投200多亿建农家书屋闹笑话:3年没人来借书》新闻通讯所报道的那样:配书严重脱离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实际;书屋上演“空城计”,上面要检查,立马组织人进入书屋装作看书样;图书同质化严重,图书复本量大;库存滞销书上了农家书屋的书架;本省出版社出版图书多,外省出版社出版图书少;书屋无固定开放时间,想开就开,相关就关;书屋形同虚设,很多农民群众甚至不知道村上还有书屋;农家书屋造成公共财政的重复投入和浪费;在书屋建设中,农民群众没有话语权,是强送硬塞的产物等等。这些只是农家书屋运行与管理过程中存在问题的一个缩影。 笔者是一位基层文化工作者,经常下乡深入各村居开展工作,所看到的农家书屋的现状与上篇新闻报道中所列举的种种乱象是一致的。 有些村居的农家书屋图书遗失非常严重,图书册数能达到1000册及以上的仅仅只有三个村居,只占到全街办村居数量的16.7%;阅览席位数严重不足,主要原因是无农家书屋专用房,或是农家书屋被占用,只有三个村居的阅览席位数达到或超过10个,十二个村居没有阅览席位,占到全街办的66.7%;图书集中专柜摆放的村居占到全街办的55.6%,近乎一般的村居图书都未做到集中专柜摆放;报刊的摆放更成问题,随处乱放,丢失十分严重。上表统计结果反映出的情况很具有代表性,反映出的问题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性。它从一个侧面可以反映出整个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农家书屋的现状。总体来说,农家书屋处于要死不死,要活不活的状态,处于无人管理,无人借阅的尴尬境地。 国家既然已投入了那么多财力、物力和人力建立农家书屋,60万个农家书屋也确实建成了,我们要想办法把这些农家书屋管理好、运行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图书借阅需求。笔者认为我们应该从图书资源建设、书屋选址确定、管理人员配备与培训、服务项目拓展及宣传四个方面入手,让农家书屋的管理和运行步入正轨。 图书资源建设是农家书屋建设工作的首要工作,也是重中之重的工作。 开展图书资源建设,首先要将农家书屋所有的图书资料及相关器材全部集中起来,造册登记,建立台账,将借出的图书及器材收回,将遗失的图书及器材想办法找回或追回,确保资产安全完整。农家书屋摸家底的工作,应该由县文旅局组织实施,派工作组到各镇办监督指导此项工作,各镇办公用事业服务站具体实施此项工作,协助监督各村开展摸底工作,对辖区内所有村居的农家书屋进行一次深入细致的摸底,摸清家底,建立台账,并将摸底结果向县文旅局汇报,以便统计出全县农家书屋的现状,以便上级领导部署指导工作。 在完成摸底工作之后,新建图书资源要符合农民群众阅读口味。这首先要充分征询农民群众的阅读意愿及阅读要求,可以给辖区内农民群众发问卷进行调查,也可根据当地农村产业发展特点确定图书资源建设的目标及方向。

农家书屋图书采购工作可以在充分征询所在村农民群众意见和建议的情况下,将所需图书的书目及采购要求交由县级图书馆,由县级图书馆根据各村反馈的情况,进行汇总,制定总体的采购计划,开展图书采购工作。完成采购后,再根据各村的所需书目及要求对图书进行分配,然后分发给各村。另外,农家书屋也要在县级公共图书馆的指导下,开展数字资源的采购,丰富文献资源类型。 农家书屋选址的合理确定,有助于提高书屋的利用率。 由于小村合并,现在各村的村域面积都非常大。比如,笔者所在街道的山区村连河村,这是由过去的三个小村合并而成,这个由大小9条山沟组成的村,处于最远的村民小组,离现在的村委会有8公里远。在小村合并过程中,普遍的做法是将自然条件较差的村合并到自然条件相对较好的村,相应的各种公益性服务的设施及机构,便都集中到新的村居委会。这种做法的直接后果是,原来处于自然条件较差的村民在享受公共文化服务和其他便民服务时变得更不方便了。 因而,笔者觉得,在小村合并后,应给在原来的小村的村委会办公地继续保留农家书屋。如果原小村的村委会办公用房已经被用作其他合理用途,或是原小村本来就无自有办公用房,在这种情况下,笔者觉得可以在村民居住集中地,或是村域居中点,通过租借房屋,或是接收村民无偿提供房屋,用于建立农家书屋。 在确定农家书屋的选址之后,我们一定要规范建设农家书屋。首先,必须确定农家书屋专有藏书及阅览的房间,且确保农家书屋用房有单独门户,尽量与村居委会的办公区隔开。读书阅报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而村居委会办公场所,人来人往,环境较为嘈杂。对于本来村居委办公用房较为紧张的村居,可以考虑仿照卫健系统给村上修建标准卫生室的做法,给村上修建专门的文化活动用房,用于建设标准的农家书屋。建房费用可以接受捐赠,也可由村、镇、县三级行政单位共同解决。要求每个农家书屋设置专门的阅览席位,每个书屋不少于20个阅览席位,同时尽量做到藏阅结合,开架借阅,既要求藏书和借阅在一个空间内,所有书架书柜对读者开放,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得方便读者借阅。 管理人员的配备与培训是管理和运行好农家书屋的关键 任何事业成败的关键都在人,农家书屋管理与运行成败也取决于管理人员。国家在建立农家书屋的过程中,强调的是硬件的建设与配备,而对于人员的配备与使用,只是简单的表述为农民自己管理。首先农民群众缺乏专业的图书管理和图书资源建设的知识与技能。其次没有一定的工作报酬是没有人愿意干这份事情的。同时没有工资报酬的支付,对于管理农家书屋从业人员也会变得毫无抓手和办法,完全靠从业人员的自觉是管理不好农家书屋的。 所以,在配备农家书屋管理人员时,我们首先要考虑岗位人员的工资报酬问题。这个我们可以仿照农业及环境部门的做法,申请开发公益性岗位,每村设立一至两个文化公益性岗位。这个岗位工资报酬并不多,每人每月360元至850元,而且优先招收录用贫困人口就业,这样既可以增加贫困人口的收入,更好地协助对贫困人口开展的扶智扶志工作,也使得农家书屋的管理人员得到落实,同时也方便对这些管理人员进行管理,是一举四得的好事。我们选人时,也一定要选热爱这份工作,且能够胜任这项工作的人,不能只为了照顾贫困人口,我们要更多地从工作需要出发选人。这个公益岗位的设立需要文化主管部门向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和领导进行申请,同时也需要当地主政者进行决策。 当管理人员的配备得到落实后,我们就要加强对农家书屋管理人员的图书管理及图书资源建设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培训,让他们学习掌握图书入库,图书分编,图书借还的基本流程与工作要求。这项培训工作由县级公共图书馆负责承担,县级公共图书馆有专业优势。 当农家书屋管理人员接受完培训,并通过考核上岗以后,我们要加强对他们的管理,这个管理职责由各镇办公用事业服务站负责承担。制定规范可行的管理制度,直接与工资报酬挂钩,强化对农家书屋管理员的绩效考核,奖优罚劣,优胜劣汰。 农家书屋服务项目拓展及宣传是提高农家书屋影响力,提高农家书屋利用率的有效方法。 农家书屋要发展,就不能只停留在简单地为农民群体提供图书及报刊的借阅服务,我们要把农家书屋建设成一个农民群众文化活动的中心。可以与县级公共图书馆合作,为村民提供展览、报告、讲座、科普宣传等图书馆服务。也可协助县级公共图书馆在民间征集家族族谱、古籍、老照片等地方文献,协助县级公共图书馆建设馆藏地方文献资源建设。也可与县级公共图书馆合作,为村民提供文献传递和信息咨询服务。 总之,农家书屋工程是一项文化惠民工程,也是一项民生工程,我们一定要想方设法办好农家书屋。各地农家书屋,虽然在建立、管理和运行过程中虽然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党中央在制定决策的出发点是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的,是针对农村文化生活方式单一以及农民群众对图书阅读的迫切需要,是本着为农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目的实施此项工程的。虽然在建设过程中,重设立,轻管理;重硬件,轻软件;重投入,轻监管等问题。好在现在在全国范围内60万家农家书屋已经建成,基本实现全覆盖,这是我们的家底,这是我们开展农家书屋工作的基础。我们现在要做的是管理好这些资产,同时利用好这些资产,让这些资产发挥出其最大作用。我们要做好农家书屋的图书资源建设工作,加强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加强对农家书屋的日常管理和监督,做好农家书屋服务项目的拓展与宣传, 同时强化与县级公共图书馆的业务合作与协助。只要把农家书屋管起来,用起来,它才能够活起来。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在广大农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家书屋是村级文化服务阵地,它将在乡村振兴的实践中大有作为,将在启智、扶志、益教、易俗、教化农民群众方面发挥作用。所以,建设好、管理好、运行好农家书屋是一项十分重要,意义重大且影响深远的工作。 参考文献: 来源:新华网、百度百科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