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大学生公益创业与非遗文化传承的新模式构建

发表时间:2020/9/4   来源:《文化时代》2020年11期   作者:苏妙韵
[导读] 本文从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为目的出发,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概念引入社会公益事业中,并围绕大学生公益创业从高校、学生团队、社区公益组织机构等几个角度入手探讨“如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创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并构建非遗文化传承的新模式,以弘扬非遗的当代价值。
五邑大学广东江门529000 摘要:本文从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为目的出发,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概念引入社会公益事业中,并围绕大学生公益创业从高校、学生团队、社区公益组织机构等几个角度入手探讨“如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创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并构建非遗文化传承的新模式,以弘扬非遗的当代价值。 一、公益性文化事业:非遗传承的新方向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基本需求的物质生产日益被满足,相对而言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要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在全球化视域下的青少年一代的精神世界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影响和冲击,全球化也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保护产生了一定的冲击。自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了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正式进入群众视野,并从此并先后颁布多部非遗保护的相关文件和法规等,地方政府也响应出台了相应的法规和措施。这些举措都表明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及非遗保护与国家民族大局的关系。 在这十余年的非遗保护建设、工作过程中逐渐出台、实施的政策和方针中,总结出了抢救性保护、整体性保护、生产性保护、生活化保护等概念,这些非遗保护理念一般是以政府、专业学者或研究机构、传承人、企业或单位为主体而开展。经政府发挥了绝对的主导地位的发展后非遗保护的现阶段,非遗的保护主体应该不断随社会发展而扩大范畴,非遗保护应该是社会上多元主体共同推动,高校、社区、民众等社会力量也应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个文化共同体中以自身特点发挥更大的作用。2017年文化部副部长项兆伦在第六届成都非遗节国际论坛上就提出的“见人见物见生活”的非遗理念,就说明了随非遗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除了“自上而下”的政府政策的引领作用的还需要“自下而上”的民众力量的结合探索良性互动才能弘扬非遗的当代价值,推动非遗融入现代生活。 “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受保护的资源转向公益服务资源”可以使社会大众更为直接地参与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建设中,从而呼应政府政策实现良性互动共同构成多元非遗保护主体。与此同时,我国在大力推进社会公益事业、公共服务社会事业和五位一体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公益文化事业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种以长远关注社会效益为目的非营利性事业,同时也作为面向于广大群众,服务群众的文化事业,公益性文化事业所创造的成果是由公众共同参与和消费为基础,同时又由广大群众共同推动和丰富发展才能维持和进步。因此可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概念引入社会公益事业中,探索非遗文化的公共性和公益性,可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 二、大学生公益创业走近非遗传承 自2005年《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近年来的创办“以赛促创”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积极引导大学生广泛开展创新活动,推动双创教育改革再深化,一方面推动创新创业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努力形成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新局面。我国创业创新事业的迅猛发展,大学生公益创业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引入以大学生为主体的社会力量关注和投身于我国的社会公益事业发展。在此机遇下,如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创业实践有机结合,并高校中可持续的发展非遗文化和公益创业将是一个新时代的重要命题。

政策、非营利组织、企业和社会的支持下大学生公益创业正在有力的构建这公益创业生态圈,在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等教育融合中,高校有高校所在本地的非遗资源、教育资源和社会资源等优势,可以发挥着可持续的重要作用。高校的学生团队可以基于具有鲜明地域特色性的非遗文化资源的基础,实现非遗的社会公益性质,探索高校、学生团队与社区公益组织三者的有机结合的大学生公益创业的新方向和新模式。 (一)发挥大学生公益创业在非遗事业中能动作用 首先大学生公益创业是基于大学生的专业型内容和专业能力来进行实际项目的操作,只有将大学生专业技能知识在公益创业中实现价值转化才是真正符合大学生的发展需求,并激发大学生团队的能动性。在学生团队可以寻求与当地的社区公益组织的合作,将非遗文化资源转化为社会弱势群体的公益服务资源。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团队在学习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学生自我发展的同时,也实现了社会价值的实现,将传统的非遗资源以手工教学、课堂知识等方式传播给社会弱势群体,这这一过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得到了推广和认可,还传播了原来薄弱的公益性质。 (二)建立大学生公益服务长效机制 在以社会公共利益为导的学生团队与社区公益组织的合作体制中,还要建立长期有效的品牌活动,例如学院与实践地--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和成果转化等,才能进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运转轨道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流动传承。其中高校和学院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学校可以肩负起非遗文化的保护和研究等责任,把非遗融入一般教学教育的整体规划中,完善人才的素质培养和发挥美育功能,同时丰富教学模式和活动模式。 (三)与社区公益组织机构的合作 学生团队与社区公益组织机构的合作中,学生团队可以开发出非遗主题的专项课程,来进行公共服务的输出。课程不仅是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手艺传承和知识传播,更是以此为载体联结弱势群体——智障学员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非遗”爱心课堂兼顾美育功能,以艺术创作为主,在学员的特殊教育中更强调学员的自我情绪的表达,同时在创作的过程能提高智障学员的自信水平和表达能力。在合作的体系中,还可以整合社会资源,以衍生非遗文创、爱心义卖等方式促进社会对弱势群体、非遗文化的了解。 三、结语 在非遗的传承与保护中,最核心的要素是“人”,扩展传承的主体,让更多的普通民众去认知非遗文化的价值,并尝试实践和转化非遗文化资源,才能最大化地发挥传承与保护的根本目的。尝试把大学生公益创业与非遗传承相结合,把非遗文化请进高校课堂、学生社会实践和组织团体活动等,同时也通过学生让非遗的创新和传播走进社会服务、特殊群体和公益社区等,只有将流动性的、多元化的非遗传承才能打造一个良好的非遗文化生态。 参考文献: [1]刘辉、张蕴甜:《文化治理视域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东南文化》,2017年第2期 [2]赵艳喜.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公共性及其发展方向*[J].文化遗产,2018,(4):24-30. 本文系“五邑大学2019年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名称:“复兴侨乡文化,振兴湾区乡村经济——打造“四位一体”非遗文化传承、保护与发展模式”项目编号“2019113491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