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发表时间:2020/9/4   来源:《文化时代》2020年11期   作者:梁发乾
[导读] 学校教育最重要的功能,就是立足学生的终身发展和社会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素养。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以及数学学科的特征,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建模、数学情感和数学推理能力是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科的学习不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里洞镇里江小学广东省云浮市527300 摘要:学校教育最重要的功能,就是立足学生的终身发展和社会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素养。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以及数学学科的特征,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建模、数学情感和数学推理能力是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科的学习不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数学思维;数学建模;数学情感;数学推理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在智能化时代,我们究竟需要创建一种怎样的教育形式和课堂文化,才能构建学生当下学校生活和未来社会需求之间的桥梁? 当今社会各界各国教育都在聚焦对于人的核心素养的培养。数学教育如何能帮助学生应对未来社会的需要,发展中国学生的数学素养还要处理好与数学素养相关的数学推理、数学建模、数学情感和数学思维之间的关系。 一、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情感 “真正的学习”意味着学生主动发起的思维的挑战,学习是未知的对话,是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创生意义的过程。人要去学习,最先被触动的,不是知识点与技能点,而是激发学生的情感态度和学习动机,他们才会确定学习的方向与策略,调动已有的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然后课堂上才会有专心投入的学习行为。例如讲到图形的运动《轴对称》时,课件展示日常生活中丰富多彩的剪纸图案和各种轴对称图形的图案,学生边看边思考:把这些图形沿着一条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吗?这条线叫什么?这个图形叫什么图形?再让学生分小组画一个长方形、一个正方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尝试将图形对折会有什么发现?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所以,在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类型、强弱相对的学生建立学习小组,达到以强带弱,相互促进,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根据学习内容所提出问题,自由的说出自己真实的困惑,学生间相互讨论,相互倾听、理解,学会承担学习责任。通过合作、交流、展示,学生初步形成领导力,增强沟通能力,从而促进了情感的发展。这样,达到促进学生解决真实世界的复杂问题与课堂之间的转化与迁移,这种迁移不仅是迁移课堂所学的知识与技能,还在于迁移在学习过程中习得的灵活的心智习惯。 二、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如果将讲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图形联系起来,通过对图形的处理,把问题从抽象转化成直观,这样能有效开拓学生的思路,帮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相关知识,发展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把抽象的概念教学直观化,有利于启发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例如讲到《三角形三边关系》时:任意给你们三条木棒,把它们当作三条线段,一定能首尾相连地围成一个三角形吗?①6厘米、7厘米、8厘米②4厘米、5厘米、9厘米③3厘米、6厘米10厘米④8厘米、11厘米、11厘米。生:动手实验,并记录每一种情况。通过实践操作得出一般的结论: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学生通过已有知识经验和具体的图形对知识进行由特殊到一般,由直观到抽象一层层的剥离,由直观想象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进行转化,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发展与升华。 三、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推理 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自己借助实验去探索,让学生自己认真猜想、观摩、操作、分析、推理、判断并证明结论,将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苏联教育学家赞科夫说过:“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例如讲到《三角形的内角和》时,老师首先为学生提供充分的研究材料,如三种类型的三角形若干个(小组之间的三角形大小都不相同),剪刀,量角器,白纸,直尺等,保证学生能真正地试验,操作和探索,通过度量、折拼、剪拼、画一画等方式去探究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从不同途径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不断让每个学生自己参与,而且注重让学生在经历观察、操作、分析、推理和想像活动过程中解决问题,发展空间观念和论证推理能力。在多样的学习情境中运用记忆、观察、理解、推理等一般的认知能力来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这样的的实践可以激发学习与思维的活力,能够对所学的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思考与运用。 四、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建模 数学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利用学生对生活的认知,再融入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情境导入的问题要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息息相关,要让学生感到真实并感兴趣,使学生能够依托具体的案例对抽象的理论进行感悟和理解,发展思维能力,提升数学建模的核心素养。例如讲到小学四年级《鸡兔同笼》时,教师先出示古人研究鸡兔同笼的情景图,吸引学生研究数学的兴趣和数学的应用价值;接着由教师出示例题“笼子里由若干只鸡和兔子,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再由小组长安排组员通过试一试的方法来判断鸡兔的只数。比如甲同学尝试兔有1只,则鸡有(8-1=7)只,脚有(1×4+7×2=18)只,不符合条件;乙同学尝试兔有2只,则鸡有(8-2=6)只……同学们独立思考,跃跃欲试,完全沉浸在探索知识的海洋中。这样,为学生创设情境,把知识性与科技性融为一体,为学生创设一种熟知情境氛围,使学生兴趣盎然,激发求知欲,达到数学对生活的深刻影响。 如何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这是时代的需求,也是学生的需要。因此发展和落实学生的数学素养不单单地发展素养相关的数学思维、数学建模、数学情感和数学推理能力,还应该注重数学素养的综合性、时代性。总之,老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联系实际,创造条件,大胆放手,鼓励学生广泛参与各种探索活动,促进个性发展,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实践探索活动中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和应用价值所在,真正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素养何以在课堂中生长》,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学习基础素养项目组著,2017年11月出版 [2].《核心素养与教学改革》,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钟启泉 崔允漷主编2018年7月第一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