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籍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面试环节辅导课程教学初探

发表时间:2020/9/4   来源:《文化时代》2020年11期   作者:1刘北北2刘广盈
[导读]
1北京电影学院北京市1000882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市100083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外国留学生来华已经不只满足于学习汉语等进修项目,越来越多的留学生申请了我国高校的学历项目。除了本科以外,外籍留学生报考我国高校的研究生专业的也在不断增多。根据教育部的相关数据,2018年我国共接收8.5万外籍硕士及外籍博士研究生,相较于2017增长了约12.28%。这一增长率明显高于来华留学生的整体增幅。 所有申请来华攻读研究生专业的留学生都必须经过面试的筛选。这是因为目前来华申请硕士学位的留学生除华裔外籍考生以外,用汉语进行答卷的能力毕竟还是比较有限的。因此完全要求外籍考生在笔试上达到我国学生的平均水平还是比较困难的。所以有的综合性院校就直接取消了笔试,而其他有硕士笔试考试的学校把笔试成绩也仅仅作为录取该生与否的一项参考,其并不具有决定作用。如北京电影学院虽然为报考硕士入学考试的考生安排了笔试,但是不管该生笔试考多少分,都有进入复试,也就是面试的资格。因此从目前来看,与以笔试为主的初试相比,考官们更看重外籍考生在面试环节的表现。 既然面试在现行留学生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占这么重要的地位,那么我们应该在入学考试的准备阶段或者预科教育阶段设置相应的面试辅导课程,来帮助这些外籍考生顺利地通过面试,从而顺利地考上硕士研究生。积极地对这类学生进行面试方面的辅导,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和扩大外籍高学历人才的质量和规模。 二、面试的心理学基础 面试作为一种考核手段如今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不管提供教育机会的学校还是用人单位都希望以面试的方式来比较全面地衡量一个人的能力。与其他的考核形式一样,面试这种考核手段也是有着深厚的心理学根源的,受到首因效应和晕轮效应的影响。 我们先谈首因效应,首因效应由美国心理学家洛钦斯(A. Ladins)首先提出的,也叫首次效应、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指“与第一个人初次会面,45秒钟就能产生第一印象。”也即是“先入为主”带来的效果。虽然这些第一印象并非总是正确的,但却是最鲜明、最牢固的,并且决定着以后双方交往的进程。而面试就促成了这第一次见面,考生为校方留下了第一次印象。只占用短短时间的面试需要调动其考生的一切资源来应对考核,尽量为考官们留下一个好印象,从而顺利地通过考试。但是同时我们也需要看到“首因效应”并不是万能的,其所起的作用也仅仅在一定限度之内。如何增强面试者的应试的实力,也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另一个是晕轮效应,也叫光环效应,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Edward Lee Thorndike)提出来的。它是指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这种强烈知觉的品质或特点,就象月亮形式的光环一样,向周围弥漫、扩散,从而掩盖了其它品质或特点,所以就形象地称之为光环效应。这给我们的启示是面试的时候一定要让考生千方百计地在面试的场合扬长避短。特别是在讲汉语的时候,考生要注意发音咬字,以免考官会认为考生汉语水平不过关,从而扩散地认为该考生没有具备学习研究生课程的能力。但是也有学者提出“晕轮效应是由于评价者(面试官)关于评分维度间相关的不明确的假定,而不是由对被评价者(面试者)的总体印象引起的。”这提示我们在进行面试辅导的时候,要分项进行教学。 三、关于面试的环节 按照现行考试的面试的流程,简单地可以分为自我介绍和回答问题两个方面。 我们先说自我介绍,在该环节中,外籍考生需要介绍下面几项内容:1.个人基本情况(视需要介绍姓名、年龄、国籍、本科教育、家庭情况等等)。2.个人专业创作情况(视需要介绍参与创作的作品或者参与研究的项目等等)。3.个人选择专业的原因(包括对院校及专业的了解,未来的学习计划等等)。

而在回答问题环节,看似来自考官的问题难以预测,不过大部分的问题来自于外籍考生所做的自我介绍,是基于外籍学生的回答进行内容深挖,细节查找,拓展提问等几个方面。一般对于外籍考生的提问不会特别深奥,但是外籍考生的回答也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水准,因为这毕竟是硕士研究生的面试,不是一般的见面聊天。 根据面试的环节的需要,我们的面试环节辅导课需要培养学生以下几点能力: 1.语言表达能力,具体包括汉语语音、语调、语速和内容的词汇,语法等也包括知识表达中语段的逻辑性、连贯性和正确的汉语表达方式。因为整个面试都是用汉语来进行,不管是考官的问题还是考生的回答都要用汉语,因此对于考生来说,需要用流利的汉语面试,这还是有不小的挑战的。除了在汉语语言课学习的汉语知识以外,我们还需要在这门专业辅导课上解决面试会遇到的实际语言问题。 2.语用能力,也就是符合我国人社会文化心理和表达习惯。我们的考生都来自国外,虽然其中的一些人汉语水平很高,但是对我国文化的了解还是没有那么深入。有的考生在面试时,经常是问题还没弄明白是什么意思就仓促作答,或者是在面试过程中没有显示出应有的谦虚,显得过于自信。以上的这些问题都给考生的面试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会为考生的表现扣分的。 3.专业知识表达能力,也就是与学会专业知识有关的专有名词和固定表达方式。不管考生报考什么专业,都要在面试中体现其科目的专业性。比如准备考取法律专业的考生就需要了解与司法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模式。专有名词和专业的表达方式是普通的语言课上不可能学习到的知识,所以需要我们单独为这些考试设置这类的课程,给他们予以必要的指导。 四、关于面试辅导课程的设置 面试环节虽然重要,但是只是招生入学考试中的一个环节。因此面试辅导课所能安排的课时量十分有限。这样的辅导课在课时设计上不可能喧宾夺主。不过准备考研究生的留学生已经完全具备日常汉语交际的能力,因此需要用以下几种方式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 1.老师讲解面试的流程及需要注意的问题,为学生补充必要的专业知识。前面已经说过,面试是有套路的,是可以准备的。因此这门课程的老师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地督促学生提前准备。具体步骤是先明确告诉学生面试的主要流程以及各流程需要注意到问题。并为了能够使学生顺利完成这些流程教授给学生适合面试的表达方式和需要一些专业词汇。有可能老师会面对的学生是要报考不同的专业的,因此老师需要对这些专业提前有所了解,这些授课时才能有的放矢,更有针对性。 2.按照老师所给的项目,学生自行准备自我介绍和预估会问到的问题。在初次授课结束以后,可以让学生自己梳理一下个人的情况,提前做一些准备。我们建议同学们动笔把要说的话先写下来并准备好。特别是自我介绍环节,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即便是做预演也要认认真真对待。而对于回答问题环节,也要先自我预估老师可能要提出的问题,特别是在自我介绍中已经提到的问题点,要细致认真地做准备。 3.每一位学生来做自我介绍,并回答老师所提的问题,老师打分并点评。这是第一次学生在众人面前进行的实战操演,所以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都需要特别重视。老师要尽量模拟真实的考场环境,让参加面试考核的同学坐在前面,老师和其他同学们坐在对面的位置问答。同学准备的自我介绍一定要说的完整,还要注意不能过于紧张,而对于没有认真准备的同学,适当的批评也是必要的。老师要认真记录下每一位同学的优缺点,以备下次讲评时使用。 4.在初次操演过后,老师讲解学生们面试环节的亮点以及出现的问题。并给出示例。讲解环节十分重要,同学们都要认真做笔记,并依据老师的点评,完善自己的面试。实际的教学来看,自我介绍部分相对比较简单,学生的完成度也比较高。而回答问题环节学生们的可进步空间还是很大的。特别是关于具体细节的把控还需要加强。如有的学生自我介绍时说自己喜欢某部电影,可是当老师问到这部电影的导演是谁,还有什么其他作品时,学生有时候哑口无言。这会给考官造成你连你最喜欢的电影情况都不了解的印象,从而不利于整个面试。 5.邀请院系中有教学任务,但是不作为面试(下转60页)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