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创造性思维,点燃科学课堂智慧花火

发表时间:2020/9/4   来源:《文化时代》2020年11期   作者:夏正霞
[导读]
江苏省建湖县实验小学江苏省盐城市224700 什么是创造性思维?凡是突破传统思维习惯,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都可以称为创造性思维。这种思维常使人产生独特的见解和大胆的决策,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它是思维的最高境界,正因为有了火炬接力般生生不息的发明创造,人类才从刀耕火种时代走向现在的科技时代。那么如何在小学科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此问题思考已久,本人结合多年的从教经验和对科学课程标准的理解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激发学生思维的兴趣 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创造性思维形成的重要前提,也是创造性思维的出发点和推动力。因此,教师要善用教学方法,巧妙的创设情境组织教学活动,充分发挥科学课的神奇魅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教学案例:在苏教版四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空气的性质》的教学中,四年级小朋友,知道身边有空气,但因空气看不见摸不着,无法有更多的认识。为了让学生对“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这一性质有感性的认识,在新授初期,我便以一个名为“听话的气球”科学小魔术作为导入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个小魔术中,塑料瓶中的气球就像被施了魔法一般,能顺从地在老师无形的操控下,任意被小朋友吹鼓或丝毫无法吹动。经过几次反复试验,小朋友都惊讶于这个魔术中气球是如何做到这么“听话”的。本人就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为揭示魔术的最终秘密而层层深入的参与到科学探究活动中去。此时,学生在好奇心和兴趣的驱使下,专注并持久地把注意力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 小学阶段,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充分发挥自身的教学设计水平,通过制造悬念,创设情境、设计任务等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内在的求知欲,引领学生更为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二、重视思维方式的训练 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小学《科学》涉及的自然科学知识很广,学生依托自身原有所得来展开进一步学习的特点更为突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一特点来组织教学呢?通过实践我发现,课堂教学中围绕一个主题来创设情境,以情境为空间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并通过扩散性思维和集中性思维相结合的训炼,是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有效手段。 (一)注重加强扩散性思维的训练 扩散性思维是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引导学生向各个方面去思考,而不受任何约束,任意发挥想象的一种思维方法。

在解决问题、攻克难关、进行创造活动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想象力,通过多维的立体的思考,可以找到更多的设想与办法,以增加成功的可能性。 教学案例:在让学生了解植物对周围环境的作用,其中涉及植物根系对于固定土壤、防治水土流失所具有的作用。组织学生围绕“用什么办法能证明植物的根系能抓住土壤防止其流失”的设计方案展开小组讨论。学生一致认为可以拿两块土壤(一块种有植物、另一块不种植物)通过实验来进行比较,看那块土壤流失得严重。我让学生理解、思考并讨论如何将两块土壤进行公平的比较,需要注意些什么?学生打开了想象的闸门,纷纷列举出众多的影响因素。如:土壤的种类、土壤所在的位置、含水量、水的冲刷力量、冲刷角度、冲刷时间、结果计量、结果对比等数个方面的可变因素。在此基础上,学生展开想象,以各种独具匠心的方法围绕如何控制这些变量最终进行公平比较展开设计,纷纷绘制设计图,可谓奇思妙想,创意十足。 (二)注重加强集中性思维的训炼 集中思维是与扩散思维相对而言的,又称求同思维或聚敛思维,就是从已知的种种信息中产生一个结论,从现成的众多材料中寻找一个答案,集中一点或一个方向上的思维活动。一个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要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以期迅速获得解决问题、攻坚克难的最佳方案,就应该非常自觉的在经过扩散思维,探寻一切有价值的设想与方法后,再借助集中思维进行分析、综合、推理、判断,以求得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和方案。 教学案例:在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搭支架》中,在借助第一课时的教学让学生在对日常生活中的众多连接方法及其有缺点有初步认识的基础上,给出“如何把结构搭得尽可能高”这一主题,针对所给出的构建材料,围绕“高压输电塔、东方明珠、埃菲尔铁塔这些建筑始终屹立不倒有哪些相同之处”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在总结出与结构外形及重心分布有关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以“招投标”的形式来比一比、赛一赛,看看哪个小组的设计最能体现主题的要求,并对最优秀的小组给予奖励。在激励机制的触动下,学生结合之前所学知识和技能,围绕主题要求,充分展开想象,并结合制造中遇到的问题展开讨论,寻找合理的搭建方法,如在材料有限的前提下尽可能造得高、如何在造得高的同时保证建筑的稳定、如何体现自己小组的建筑特色等,并进行相关的设计工作。通过教师的适度引导,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团队合作,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运用扩散性思维展开自主创意设计,通过集中思维从中寻求合适的部分组建方案,解决遇到的问题,实现目标。 总之,在创造活动中,集中性思维和扩散性思维往往是通过相互补充、有机结合、往复多次而获得成功的。其思维活动过程是:集中、扩散、再集中、再扩散或是扩散、集中、再扩散、再集中。换而言之,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应当是扩散性思维和集中性思维的有机统一。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这方面的有效引导,以提高学生科学学习的实效性和科学素养的提高。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