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融合浸润式”高校民族预科班语文教学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融合模式创新与实践

发表时间:2020/9/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8期   作者:杨一丹
[导读] 天津中医药大学在少数民族语文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经过多元化创新取得显著效果
        天津中医药大学在少数民族语文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经过多元化创新取得显著效果。这里的“四融合”是就教学内容而言,是指语文教育与民族团结教育及思想政治教育、少数民族文学文化、中医药文化及传统文化教育相融合。“浸润式”指以专题式、探究式、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提升学生课堂学习的参与度,增强自主探究意识,并结合少数民族特点与节日实现全过程、全方位的教育方法。培养模式创新和效果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教学模式创新
        1.语文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相融合。采用专题式、讨论式、探究式、翻转教学等混合式教学方法,在语文教学中融入思政内容和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民族融合内容,注重浸润式体验,增强少数民族学生的课堂获得感。2.语文教学与中医药大学特色相融合。注重语言文化教育,在普遍提升包括维吾尔族、蒙古族、壮族、苗族、彝族在内的二十种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水平的同时,融入传统文化、中医药文化教育,增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3.语文教学与少数民族文化相融合。制定更适合民族预科班的语文教学方案,增加乡土中国、乡土文学、少数民族文学、中国传统文化等方面的篇目,立足民族性与普遍性、乡土性与现代性的辩证观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和国家意识。
        4.课程教学与“浸润式”、多层次育人实践相融合。将语文教学与演讲、辩论赛、民族节日等学生活动结合起来,实现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目标和路径的“一体化”。
        (二)教学和育人目标
        1.提升学生汉语和文化水平,使学生适应多民族共同学习的环境,增进民族理解和沟通,促进团结。2.增进民族团结和国家认同感的同时,启发学生珍视、传承、保护本民族文化和中华民族整体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国家认同感。3.在具体教学案例中,对比思考各民族之间、各民族与中华民族之间的文化共通性和异同点,正确理解民族身份和国家身份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思考如何发扬民族文化以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二、内容与实施
        (一)主要问题和困难
        天津中医药大学少数民族预科班自2018年进行校内培养,主要面临以下问题和困难: 1.涉及少数民族众多,每届约有15-20个民族不等,风俗、习惯差异大,学生之间很不了解,缺乏凝聚力和认同感。 2.汉语水平差异较大,部分维吾尔族学生汉语水平较低。 3.预科班学生大部分将进入中医药相关专业学习,但其对中医药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少数民族医药文化了解较少。4.少数民族学生对我国民族政策不了解,对自己民族身份认同模糊,很多学生对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并不了解,对本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意识淡漠。5.少数民族学生对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各民族与中华民族的关系、中华民族整体文化了解较少,需要提升其国家认同感,深化爱国主义情感。6.在教学模式上,少数民族学生对语文教学存在刻板偏见甚至抵触心理,需要调整教学模式,增强针对性和趣味性,提升学生的参与感和获得感。
        (二)“四融合浸润式”的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
        1. 设置“四融合”的常态化课前演讲环节,提升表达力,增进民族理解和融合。针对本班级少数民族多、互相不了解的问题,我们结合语文教学的特点和培养目标,在每次语文课中设置常态化课前演讲环节,每次5分钟左右,由学生自主选择,或口头讲述,或配以ppt展示,介绍自己的民族文化、家乡风情,提出个人思考,其他同学可以在演讲后自由提问。极大地增加了各民族学生之间的相互理解和融合,也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文化自信。
        2. 制定适合预科班民族特点的语文教学方案,增加少数民族文学、传统文化、中医药文化内容。

在教学方案设计上,有针对性地增加少数民族文学和文化内容,如费孝通《乡土中国》、少数民族作家阿来、张承志、老舍以及长期生活在少数民族地区、为民族团结做出巨大贡献的王蒙、艾青等作家作品;增加传统文化和中医药文化篇目,如《大同》《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扁鹊传》《大医精诚》等,一方面提升学生对本民族的了解和文化自信,并从中体会多民族团结进步的意义,另一方面增进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认同感,提升民族凝聚力,并为今后中医药专业学习打下基础。
        3. 进行专题式、探究式翻转教学,自主探究民族文化。在日常语文教学之外,探索以专题形式启发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了解本民族文化以及本民族文化与中华民族文化之间的紧密联系。
        专题1:所属民族的节气风俗民俗田野调查。少数民族学生以田野调查、访谈的形式了解本民族某一节气时期的农业状况、民俗、节日等,形成调查报告。普遍认为二十四节气是汉民族文化,而通过这一调查学生们发现,各自民族地区在二十四节气方面还存在着自己的节气习俗文化,与汉民族文化相辅相成。既帮助学生了解了本民族文化,也加深了对少数民族文化与中华民族文化关系的认识,提升了民族认同感。
        学生的部分调研报告用于我校出版的系列丛书《中医名家谈节气养生与文化》一书中,向社会大众普及少数民族节气文化。这一方面补充了现有节气文化的不足,也使学生调研成果获得发布渠道,增强了学生的获得感。
        专题2:所属民族的民族史诗调研。引导学生了解本民族的文学和历史,撰写调研报告和心得感受。很多学生在研究后发现很多民族史诗存在共通性,与汉民族历史文化也有紧密联系,由此提升了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水平和民族国家认同感。引导学生分小组进行学习、探究、讨论,形成个性化见解,以翻转课堂的形式进行汇报,在交流中共同提升认识,促进“四融合”。
        4. 实行浸润式教学,开展多层次育人实践。注重把语文教学与日常教育、学生活动、民族节日等结合,以趣味性、参与性强的形式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如举办“同心同德同语言,同心共筑青春梦”演讲比赛、多主题的辩论赛等,锻炼汉语水平,提升民族自信,促进各民族的团结融合;以各民族重要节日为契机,以联欢会等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展示各民族优秀文化,以交流促进团结融合。
三、实践与创新
        (一)“四融合浸润式”的教学理念创新。秉持“四融合浸润式”的教学理念,语文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中医药文化及传统文化教育紧密结合,旨在不仅提升学生的汉语水平和表达能力,为今后学习打下基础,并且聚焦思想教育,重点塑造少数民族学生群体的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二)“三位一体”的教学设计创新。不拘泥于现有的大学语文教材,针对民族预科班特点进行整合创新,构建“少数民族文化+传统文化+中医药文化”的三位一体教学结构,并且加大专题学习、探究式学习在教学中的比重,注重过程成绩管理,切实以学生需求为中心。一方面提升学生对本民族的了解和文化自信,并从中体会多民族团结进步的意义,另一方面增进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认同感,提升民族凝聚力,并为今后中医药专业学习打下基础。
        (三)“浸润式”“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创新。采用“浸润式教学”、专题式、探究式、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提升学生课堂学习的参与度,增强自主学习意识,把知识内化为学生的思想,并进一步转化为实际行动,达到育人的真正目的。
        (四)全过程全方位的教学场景创新。语文教学不拘泥于课堂,而是与日常教育、学生活动、民族节日等结合,以趣味性、参与性强的形式达到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提升专业教学与思政工作的紧密程度,拓展“大思政”格局,提高育人实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