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加强学生的阅读实践,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小学阶段,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的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文字,打好听、说、读、写的基本功,而阅读教学则是听、说、读、写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搞好阅读教学,达到叶圣陶先生说的“教是为了用不着教”的目的,使学生自身的能力得到全面发展,是现在小学语文教育的根本。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整体感知、梳理思路
一.阅读兴趣的激发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获取知识的动力”。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以兴趣这把钥匙打开儿童的心扉,引导学生走进知识宝库的大门。
学生的内心世界市丰富的,特别是那些适合学生年龄特点、语言浅显、贴近学生生活,展现学生情感世界儿歌、故事,因此,在教学中要利用教材的特点和教师自身的感染力,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榜样的作用很大,孩子的模仿性强,根据学生崇拜英雄的特点,可以经常给孩子讲一些名人名家爱读书的故事,鼓励他们热爱书籍,从书中汲取知识。
1.利用榜样的力量让学生想去阅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向学生介绍历史人物、科学家及身边成才之人的成才之道,一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因为古往今来,凡对人类有作为的人,无不是博览群书、勤奋学习的结果。
2.发挥故事的魅力让学生主动去阅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跳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养成阅读的乐趣。、故事人人都爱听,尤其是从小就伴着奶奶的童谣、妈妈的童话长大的孩子,一听到老师说要讲故事,个个精神抖擞,双耳立竖。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迫不及待地想一听为快。随着教师声情并茂,娓娓渲讲,被激化,被渲染了的故事情节早已把孩子带入了一个悬念百出的情感世界里。正当孩子们津津垂听,情感交跌,期待大白结局之际,教师嘎然收声无不动容地告之孩子:故事情节交错复杂,后面的可精彩呢,欲知后事,请自读原文。此时,教师不失时机的向学生推荐出相关的读物。
3.讲。坚持每日5到10分钟的听说训练,时机可安排在早会或课前,让学生轮流上台,交流课余时机阅读中摄取的语言材料,让大家或说一新闻,或一趣事,或背一古诗词,或得一好佳句,或明一道理,变枯燥的读写为有趣的乐事,学生兴趣盎然,事业开阔,语感增强,更令人欣喜的是,学从课外阅读中得到源头活水,逐步达到厚积薄发,说话妙语连珠,写文章意到笔随。
二、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不局限于课内阅读
当同学们课外阅读的兴趣被激发起来后,如何根据他们的时机情况向他猛推荐好的课外读物,帮助他们选择适合的课外书显得异常重要。为了结合课堂教学推荐。
老师可根据节选的课文与课文相关的内容向学生推荐读物。如《唐诗三百首》《安徒生童话》还有一些革命人物故事等,也可推荐与课文题材相同的读物。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识字少,阅读能力低,但富于幻想,可以给他们推荐短浅的童话、语言、儿歌等。小学中年级的学生知识面有所扩大,阅读能力有所增强,就可以推荐一些革命故事、儿童小说、科幻故事、儿童诗歌等,如十岁的蒋方舟写的《打开天窗》 、 《小学生必读佳作》 、《上下五千年》 等等。小学高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进一步增强,生活知识进一步扩充,就可以给他们推荐一些历史故事,反映现实生活的散文、小说,同时,还可以推荐一些社会、自然科学方面的读物等。
三、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强化个性阅读
叶圣陶先生说过:“如果阅读粗略,养成了不良的阅读习惯,将成为‘终身之果’。”可见,良好的阅读习惯将会受益终生,产生巨大的影响;反之,将会影响终身,带来消极作用。老师应该积极引导,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里的阅读习惯包括:1、让学生每天坚持阅读,日积月累,阅读成习惯,知识也增加了,阅读能力也增强了。2、保持认真的阅读态度和正确的阅读方法,不认识的字自觉查阅字典,圈、点、批、划的批注习惯,完成阅读后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善于思考问题、记录自己的观点。3、广泛阅读,天文地理科学文学等等各方面的书本都读一些,而不是只读自己感兴趣的书本,多方向、多层次的阅读,增加阅读层面。
这是一方面,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帮助学生学有所得;另一方面传统的教学方式只是老师滔滔不绝的给学生灌输知识,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增强。老师应适当减少对学生的约束管制,让学生主动阅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意识能动性,强化个性阅读。学生的整体阅读水平不一致,有的学生阅读速度快,对课文的阅读能力也强;有的学生阅读速度慢,对课文的阅读能力也不强。发展个性阅读可以改善这一情况,让学生不受时间限制,可以反复阅读全文,直到读懂理解了为止。长此以往,学生的阅读能力普遍增强,学生也可以把握好自己的阅读速度。对于新的知识点,老师应该充分考虑步调慢的学生,不可一笔带过,要让学生综合分析、归纳总结,以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为目的,强化学生的记忆和表达能力。
总的来说,如何增强小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是有一定的方法的。学习语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首先老师要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强化个性阅读,这是关键的一步,有助于学生下面的学习。紧接着老师带着学生梳理思路,划分文章结构,使学生整体感知全文。最后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从根本上增强小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
参考文献:
【1】潘树波?,《浅谈小学语文如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东方教育》 2014年7期
【2】余成龙,《小学语文教学要重视阅读能力的培养》,《读写算(教研版)》 2015年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