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践行国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发表时间:2020/9/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8期   作者:王萍
[导读] 中华国学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文化底蕴和文化精髓,
        摘要:中华国学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文化底蕴和文化精髓,是增强中华民族归属感、自豪感的情感纽带。因此,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育中必须注重国学教育。学生从小就应该了解中华经典内容,在成长的过程中精通经典国学要义,在未来担负传承经典国学文化的使命。
关键词:小学语文 国学 问题 对策
        儿童时期是人成长过程中心灵至纯、心智最佳的阶段。经典国学深入浅出,富含智慧和哲理,适宜儿童将其作为启迪智慧、塑造身心、成就人格、修炼品行的素材。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年岁月,积淀出厚重深沉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国学作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载体,在文化日益兴盛繁荣的时代背景下,受到国人广泛关注和认同,能促进新时代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因此,在小学语文学科中践行国学教育,有利于加强未来一代的文化素养,有利于中华民族巩固文化底蕴,有利于华夏子孙强化文化根基,是一项利国利民、功在千秋的教育成就。
一、当前小学语文践行国学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材比重偏少
        经过对人教版语文教材分析,我们发现教材中涉及国学教育的比例偏少,仅占10%左右,远远低于现代文所占比例。除此以外,在小学阶段,涉及国学教育的内容以诗歌居多,例如《静夜思》《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等,绝大多数诗歌,儿童在幼儿时期早已诵记过。尤为突出是,国学教育涉及古代文言文的内容更加偏少,只有《论语》《三字经》《世说新语》等节选的内容。狭窄的内容选材限制了小学生拓展学习的需求。
2.教学形式单一
在践行国学教育的小学语文课上、特别是古代诗歌教学中,教师主要采用读—解—学—背的教学模式,整个教学过程以教师的“灌输”为主。教师大多通过背诵、书写来考查学生对于国学知识的学习能力。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虽然记住了诗歌,但并没有真正理解诗歌内容,更难以感悟诗歌的内涵和意境。可以说是虽然“身在庐山中”,却未“识得庐山真面目”。
3.教师水平有限
小学生对国学的兴趣大多源于语文教师的引导传授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一个语文教师,自身应该具备深厚的国学功底,而且也拥有高超的教学技艺,才能把国学真正传承给下一代。然而,现实中,有部分小学语文教师自身的国学功底不足,对国学知识不甚了解,不仅不能对国学内容进行深刻的解读,有时还会出现偏差和错误,造成学生在理解和掌握国学上面产生偏差,直接影响小学生获取国学知识的准确程度和能力提升空间。
二、小学语文国学教育对策分析
1.完善国学教材
        语文教材是通过小学语文课践行国学教育的载体。一套完善且系统的国学教材,能够为国学教育提供准确的内容和科学的指导方向。因此,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国学教材的质量。首先,确定统一的国学课程标准。学校可以在统一的国学课程标准基础上,有计划地开展国学教育,也可以为语文教师提供统一的参考标准,对本校及本地区的教学工作进行个性化实施;其次,适当增加文言文的比重。在中华民族几千年里,文言文一直是主要的交流形式,现今流传下来的诗词曲赋等名篇也是文言文的高度凝练。

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文言文所占比重很小,这不利于小学生国学素养的培育和提升,所以应该大幅增加文言文的比重,让小学生深入感受经典国学的精粹;最后,组织编撰高质量国学教材。目前,我国的国学教材品类众多且存在鱼龙混杂的问题,高质量、高水平的国学教材为数不多。因此,我们建议主管部门集合相关专业人士,集中力量组织编撰一部具备指导性、权威性、科学性的标准教材,以满足小学语文课程践行国学教育的教材需求。
2.创新教学方式
        语文教师在国学教育教学中,应当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不断创新国学教育方法,以实现教学多样化的需求。比如,可以加入故事、情景、活动进行教学方式,也可以仿写古人诗文,进行教学内容的拓展。再者,可以举办一些以国学为主题的联谊活动,让学生上台诵读国学、讲解国学、展示国学,使国学真正融入学生的校园生活。还有,鼓励引导学生拓展国学、运用国学。教师不仅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经典国学,还要让学生领悟国学、运用国学、赋予国学新的生命力。
3.提高教师国学素养
        小学语文教师作为国学教育的启蒙者、引导者和传授者,其自身的国学素养会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重大的影响,其教学效果也直接影响着国学教育整体推进的效果。因此,国学教育要把提高教师的国学素养作为极其重要的一环。应从三个层面为教师提高国学素养创造有利条件:首先是教育主管部门层面。教育主管部门应不断增强学校的师资力量,持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引进一批高素质的国学人才充实到语文教师队伍中。通过新引进人才的影响力,提升整个教师队伍的国学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国学能力。其次是学校层面。学校应利用专业培训、进修深造、大师讲堂、公开授课等行之有效的方式,针对性地培育和提高语文教师的国学素养。最后是教师自身层面。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专业水平,不仅需要具备深厚的国学功底,还需要具备高超的教学技能,不断吸收新的经验和知识,才能实现教师的自身发展与成长。
三、国学教育方式
        拓展国学教育。在完成语文教学大纲中的国学内容以外,我们还应系统地、长效地制订国学教育拓展计划。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国学素材,进行内容的分类与细化,适应学生的差异化发展与学习方向的个性化选择。
累积学习时间。在学习基础的国学课程外,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国学知识进行深度积累。通过对国学内容的拓展,量化学生对更多国学知识的积累程度,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举办主题活动。教师鼓励学生上台诵读国学、讲解国学、展示国学,增强学生学习国学的自豪感、成就感,让学生真正体悟和领略国学的魅力,使国学真正融入学生的校园生活。
运用国学策略。教师带领学生效仿古代诗词、文言文的行文格式写作文,进而实现“学为所用、以用促学、学用一体”的国学教育目标。
        小学语文国学教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载体,在培育学生传统文化素养和发展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提升国学教育的质效,需要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和教师的共同努力。教师作为国学教育的一线践行者,更应提升自身的国学素养和教学水平,为我国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不断繁荣发展培育更多的国学人才。
参考文献
[1]赵海燕.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7(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