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肩负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新的重要职责,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和企业对劳动者的要求越来越高,也对担负着人才培养的中职学校提出了更高的期待。
多年从事职业教育,对中职学生的学习状况比较了解。另外,通过学生下厂实践,与企业接触,可以明显地感受到:学生除具备专业能力外,企业对用人的标准更提出了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等方面的要求。比如:要有爱岗敬业的精神,要有守时负责的态度,要具备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能力,要善于与人沟通、与人合作等等。这就要求中职学校培养的毕业生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因此,中职生核心素养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如何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着力加强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我认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漫长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应该把中职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融入到各个学科的课堂教学改革中,在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同时,在日常教学中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教育。作为一名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该如何渗透核心素养教育呢?
一、新课标的确立为中职语文教师的教改明确了方向,为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打下了基础。
新课标坚持语文课程学科内容与育人目标相融合的改革方向,突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教育。尤其是提炼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将中职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落实到语文课程中。这样就走出了知识本位、技术主义、讲解分析的传统教学模式,而注重以学生为中心,在语文课程的学习中完成对中职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
此次课程改革以专题的形式呈现,比如:工匠精神作品研读专题、中国革命传统作品选读专题、社会主义作品专题等等。这些内容都有利于中职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挖掘教材深层次的核心素养元素,展开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活动。从课堂到生活一步步渗透,从而,将中职生的核心素养教育落实到实处,为学生步入职场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抓好日常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语文新课标标准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的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工具性和人文性。所以,语文学习一定要做到把工具性和人文性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语文能力、语言积累、语文知识、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认知能力、人文素养等。进而,能够用自己的思维去认识、判断、适应这个独特的人生世界,会正确地选择自己独特的人生道路,树立起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于漪说:“汉语言文字负载着中华民族千年的古老文化,它不是没有生命的符号,而是蕴含着中华民族独特性格的精灵。”可见语文教学除了让学生学习祖国语言及其各种表现形态(口头语、书面语等),学习利用语言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之外,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祖国语言,继承民族精神和人类遗产,提高文化修养,培养高尚情操,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塑造高尚的灵魂。因此,语文教学要立足于促进学生一生的可持续发展。
语文教学还必须改变学生被动听讲、机械操练的学习方式,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提倡自主阅读、自主写作,提倡启发式教学、会话式教学,提倡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日常教学中,我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分为课前自主学习、课堂知识内化和课后拓展延伸三个模块,使学生在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学习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课前借助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教学微视频、自主学习任务单等学习资源,学生通过对学习资源的主动应用,进行自主式学习。通过课前自主学习,使学生明确学习重难点,为课堂学习活动的顺利开展做好准备。课中,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与小组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实现了良好的师生互动。课后,进行信息反馈和实践活动,把课堂教学的内容真正落到实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通过以上教学,不仅使学生掌握了必要的语文知识,丰富了语言积累,还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了团结协作的精神,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充分利用课内外教学资源,结合专业特点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提升核心素养。
语文教学的资源相对丰富,语文教学不能只依赖于课堂,应该“走出去”,让小课堂变为大世界,让学生在不经意间提升核心素养。比如:旅游专业学生实习期间,可以让学生自主调研,开发路线,形成可行性报告向有关部门申请建议,承担导游工作。这些有针对性的实践能够调动学生的热情,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从而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进而培养多方面的能力,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职业学校由于专业不同,教师应从不同专业的实际出发,“有弹性”地合理地安排好教学内容,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做到“学以致用”。比如:“展望我们未来的职场”这一活动课,要求所有专业的学生认真组织,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初步规划职业的能力。“古典诗歌读写实践活动”要求语文基础好的专业来完成,来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而对于基础差的专业的学生,只要求会读就可以,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
再如:在给计算机专业学生讲授应用文《求职信》时,直接将课堂搬进了微机室。在以了解了求职信的特点、格式和书写技巧的前提下,就把整节课还给了学生和身边的电脑。一节课结束后,人人提交了一份电子版求职信,课堂效果不言而喻,学生的素养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升。
通过有效的语文综合实践课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快乐地体验语文学习,在学语文、用语文中获得语文学习的规律,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培养实用语文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归根结底要始终以学生为主体,要始终立足于学生成长的需要。在日常学习和实践中,让学生具备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质和关键能力。
河北省职业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教师核心素养及养成研究》(JZY20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