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0/9/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8期   作者:刘宁
[导读]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和互联网技术的普及,我国的信息化技术不断的提高
        摘 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和互联网技术的普及,我国的信息化技术不断的提高,将计算机技术与传统的行业结合起来,已经成为现在发展的趋势,教育行业也是这样的,如何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将计算机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在一起,是新兴技术与传统教育完美融合,从而实现学校、学生、家长三方面的共赢,是我们作为教育者需要考虑的。
        关键词:新课标;信息技术;小学数学;课程整合
        
        数学学科是义务教育的重要学科,也是必修学科之一。?数学知识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十分的广泛,可以说各行各业都离不开数学知识,但事实上,它并不仅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工具学科存在,同时还是一门有着悠久的历史的自然科学学科。数学学科不同于一些文科学科,在某些方面上,数学学科是十分抽象的,是我们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但它又是一切理工科学科的基础。所以对小学生进行积极的数学兴趣方面的培养,十分重要。但如何培养起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小学生有一个坚实的数学知识的基础,建立起一个牢固的数学知识网络体系,对小学课堂上的数学教师来说是一大难题
        1 转换固有思维,将学生变为课堂主体
        在过去的教学方案中,数学课堂的实际应用过程中,一般是以教师为课堂的主体来实施教学工作的,教师往往通过重复的课本概念的朗读和公式的死记硬背来达到教学的目的,这时学生处于一个被动灌输的状态,这对小学教学来说是十分不科学的,它的教学质量也不能保证,更不必说帮助孩子们找到数学学科的趣味了。
        新课标的改革方案中,着重强调要转化,学生和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将学生的地位由被动变化为主动。引导他们主动地获取知识,从课堂中体会到学习新知识的乐趣。而现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信息化时代俨然到来。大部分小学生对新兴的互联网技术,还是有一定的新鲜感的,如果能够充分的利用多媒体来进行教学,实现新课改强调的信息化教学策略,一定能够大幅度的提高,学生对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并且能够把这种对学习过程中,探索学习的乐趣转化为,对具体学科的兴趣。做到充分的保护孩子们的探索欲和求知欲,从而达到在一定范围内,大幅度提高实际教学质量的目的。在互联网加数学学科,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堂开始前,给学生们布置需要预习的多媒体音频,或者给学生们布置一个课题,使他们自主的查找资料。课堂上带领孩子们运用多媒体来探索数学概念和数学公式的过程。在课堂结束后,提供一些学习视频,使孩子们巩固联系,拓展学习。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进行多媒体加数学学科的教学。引导教学,使学生们逐渐去熟悉信息化教学,了解这种新式的教学过程,并从中觅得学习的乐趣。
        比如说,在进行“折线的统计图“这一章的课堂学习中时,教师可以通过提供一些学习网站,或学习视频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有计划的、科学的课堂预习工作,这样在课堂上去提出相应的概念,学生也更加容易理解。通过互联网使学生充分的熟悉和了解折线形式、条形形式、扇形形式等不同形式统计图的区别,以及各自的特点等。借助互联网的手段,使学生养成,课前预习、查阅相关资料的好习惯。


        2 充分培养小学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小学生的自控力较差,在数学知识的学习方面需要以教师引导为主。所以,建立起小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对小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十分重要。但是,由于小学时期的学生思维还未定性,尚且没有建立完善的思维体系,导致他们对许多数学概念并不理解。他们对相对抽象客观概念,以及书面公式感兴趣的程度并不高,接受程度也较低。相反对色彩强烈的图片和形象,以及较为真实直接的物品兴致盎然。所以,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的这一特质,应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将生硬的课本概念和不直观的公式,通过图片、GIF动态图片、视频等方式来展现出来,应用学生们熟悉、直观的事物来进行数学概念学习过程中的过渡,使知识的传授过程过渡的更加自然。这样教学质量,以及学习兴趣,都能够提高。
    3 在数学教学中应用较为直观的事物来表述抽象的概念
        在过去的课堂上,数学教学的工具种类十分匮乏,通常只有三角板之类的。这些教学工具不足以将抽象的概念知识,直观的展现给同学们。在这样的情形下,同学们难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直观的事物,从而难以真正理解数学知识,导致学习质量不高。不过,在现在,教师引入信息化技术的课堂上,可以更直观的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使数学学科也像一些文科学科一样生动且易于理解,使学生轻松的掌握知识,提升教学效率。例如,在学习平面图形的过程中,教学大纲要求学生熟练运用三角形、四边形面积和周长相干知识,能够熟练运用相关公式。通常,教师根据课本进行教学,要求学生熟练背诵相关概念、记牢相关公式,对于小学生而言,抽象化的概念和公式较为枯燥乏味,硬性要求背诵可能会造成学生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或在教学前准备充足的教学工具,并让同学们参与到实际教学工具的制作和使用过程中,让同学们充分熟悉面积和周长的实际意义,提出相应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再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面积和周长的计算方法,进而导出相应的数学公式,进一步得出相关的联系。
        4 结束语
        伴随着新兴的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新课标改革的推进,互联网信息技术加数学学科,这样的教学方案将十分高效有用。通过一定数据的实验显示,互联网信息技术加数学学科,新课堂教学策略能够转换,过去的老课堂教学策略教师为主体的地位,大大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引导学生运用多感官学习,加深对知识的印象。从而,达到将抽象的数学知识,更加直观的传授给同学们这一目的。
        
        参考文献:
        [1] 梁琦刚.浅谈小学数学教学方案设计[J].教育风,2017(6):102.
[2] 李艳梅.信息技术与小学课堂整合分析[J].现代教育,2015(27): 225- 225.
[3] 林培培.组织开展信息化小学数学课程设计[J].数学课堂,2019(2):55- 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