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估算作为生活中的一项必备技能和数学学习中的一项必要技巧,有其独特的价值。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是教学上的一大重要任务。
关键词:小学数学;估算;教学
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上街购物、外出旅游等都要用到估算。在数学学习中,可以利用估算进行试算,对计算结果进行检验,提高计算的正确率。估算作为生活中的一项必备技能和数学学习中的一项必要技巧,有其独特的价值。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是教学上的一大重要任务。如何让估算真正走进学生心田,让学生发自内心地喜欢估算,在生活中自觉地应用估算?我认为,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创设情境,形成估算意识
在生活中有很多事情不需要进行精确的计算,只要估算一下就可以了。如:上街买菜、超市购物、外出旅游等。在我们的教学中,面对的是缺少生活经验的学生,他们很难体会到估算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作为教师,我们有必要创设丰富的情境,让学生体会到估算的意义、价值,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当学生有了估算意识,便会自觉地意识到,在计算过程中,除了精算还有估算。如学了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后,有这样一道题:一份稿件2050个字。小明平均每分钟能打103个字,请问他21分钟能把这份稿件打完吗?我给学生限时一分钟,开始做题了,很多学生都拿起笔计算了起来。时间到了,好多学生都没有完成。于是,我先请几个做得慢的学生说一说想法,他们都说列出算式,然后用竖式计算,但时间来不及了,接着,我又请几个做得快的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其中有一个学生是这样说的:21×103≈21×100=2100,通过估计,大约能打2100个字,而这份稿件只有2050个字,所以能打完。通过此想法的展示,同学们深刻地体会到,其实并不是任何时候都需要算出精确值,有时只要估算出结果就可以了,这样可以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二、教给方法,掌握估算技巧
估算是一个估计的过程,但这一过程并不是一个漫无目的、胡乱猜测的过程,而是一个有目标、有选择、有方法的过程。如何让这种猜测更合理、更科学呢?我想,小学生估算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与教师教学关系密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强化估算意识,并结合教学内容做好估算方法的示范。同时,还应该结合实际,因势利导,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让他们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掌握各种估算方法,以便更好地开阔思路,培养思维的变通性,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教给学生估算方法
任何估算都不是随意的,而是以坚实的口算作为基础的。估算的基本方法有:
(1)“四舍五入”取整法。该方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最广泛,即把数量看成比较接近的整十或整百、整千数计算。
(2)观察估算法。该方法是根据算式、数据的特点,从整体或局部对结果进行分析或审查判断结论。常用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根据位数估算。如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326÷18=9,被除数前两位32比18大,说明商的最高位在十位上,应该是一个两位数,于是可以判断商“9”是错误的。
二是根据尾数估算。如28×37=1030,积的末数应该是6,而这里是0,所以是错误的。
2.选择合理的估算策略
“估算策略”是指为了达成估算的目的、解决问题,在估算过程中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在估算教学中,教师应该着重指导学生掌握预测策略和调整策略。
(1)预测策略,即学生对问题结果的取值范围进行合理的估计,计算结果超出这一估计的取值范围,说明答案是错误的。培养学生运用预测策略,可以提高学生的预测、判断、推理能力,预测一般在解题前进行,它可以给我们确定一个结果的取值范围,从而提高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
如两位数乘三位数乘法教学时有这样一道题:某小学买来45张课桌,每张课桌128元。一共用了多少元?学生很容易就列出了算式,但对于计算却还不会。于是,教师先请学生来估计一下它的结果,学生甲是这样说的:把45看作40,把128看作120,因此它的结果应该比4800大。学生乙是这样说的:把45看作50,把128看作130,因此它的结果应该比6500小一点。学生丙说:我把他们两人的结果综合起来,这个算式的结果应该在4800~6500之间。针对这一估计结果,学生展开算法的研究。在算法的研究过程中,学生根据估算的结果,对自己计算的结果进行检验,由此来判断计算方法的正误。
(2)调整策略,即学生对问题结果进行合理的估计,组织学生对估计的想法和结果进行合理的解释,在讨论交流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在相互交流和评价的过程中,逐步调整自己的解题策略,达到最优化。
如学校要买一种价格为38元的椅子23把,请你估计一下,大约需要多少钱?学生甲是这样估计的:把38看做40,把23看做20,大约要准备800元钱;学生乙是这样估计的:把38看做40,把23看做25,大约要准备1000元钱;学生丙是这样估计的:把38看做40,40×23=920,大约要准备920元。通过三名学生的交流,学生们逐渐体会到了学生丙的估计更接近准确值,更有说服力。因而,在下次碰到类似问题时,便会调整自己的估算策略,使自己的估计值更有说服力。
三、自觉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为生活服务。培养学生估算能力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便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实践表明,数学与生活实际越贴近,学生的情感越容易引起共鸣,越有利于数学知识的获得和巩固,这也是估算教学中不可忽视的方面。估算教学不是独立的,应该紧密联系实际展开。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生活实际,再现生活情景,引导学生积极、合理地应用估算。如升旗时,可以估一估学校的人数;看电影时,可以估一估电影院的座位数;放学路上,可以估一估时间、路程;在购物时,可以估一估所需要的价钱;外出旅游时可以估一估所需费用等。
由此可见,估算与我们的学习、生活密不可分。因此,在小学阶段,教师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使学生养成估算的良好习惯,逐步提高估算能力,促使学生的数学素养不断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何金花.小学数学估算教学的探索[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3(22).
[2]王振梅.小学数学估算教学的调查与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