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中学德育创新探析

发表时间:2020/9/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8期   作者:李妍1 李洪清2
[导读] 中学教育在个人成才发展道路上具有基础作用,中学德育更是塑造学生正确三观的第一站
        摘要:中学教育在个人成才发展道路上具有基础作用,中学德育更是塑造学生正确三观的第一站。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德育工作者应该深入研究。当前,我国中学德育存在观念落后等缺陷,从模式、主题、自主教育三个方面,结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对德育创新进行探析。
关键词:核心素养;探析;德育;路径
        人不学,不知义。教育是人成才的基础,是培养现代公民素质的必由之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正式发布,“核心素养”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为中学德育课程的改革指明了发展方向。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直面他们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引领学生了解社会、参与公共生活、珍爱生命、感悟人生,逐步形成基本的是非善恶和美丑观念,做负责任的公民。
        一、我国中学德育现状
   随着我国义务教育体系不断完善,对于中学阶段德育教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由于各种因素,当前德育教学依然存在不足。
1.德育观念滞后
    观念过于传统,不能与时俱进,不少教师认为德育仅仅是简单的道德教育,所以在教学内容上主要以导读说服为主。这将导致教学易于陷入刻板守旧,让学生提不起兴趣。
2.德育模式陈旧
        近些年,德育教学主张开始推进课堂教学为主,管理、活动、实践等为辅的全方位协同教育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往往沦为口号,可见,我国的德育的教学模式亟待创新。
3.德育方法古板
        在学生核心素养背景下,德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领学生了解社会、参与公共生活、珍爱生命、感悟人生,逐步形成基本的是非善恶和美丑观念。然而,在我国的中学德育教学中,大多数教师沿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僵硬地输出知识,很少对教学进行创新。因此,导致学生接受度低,教学效果难有预期。
        二、我国中学德育创新路径
    1.德育主题创新
                从和谐发展的角度重新审视中学德育的目标与价值取向,以构建有利于全民族“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为长远目标。开展中学德育不仅要更新已有的教育发展观、功能观、质量观和人才观,以满足时代发展需要,更要以科学的发展观来重新确定德育建设的主题。在新德育理念的指导下,在继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教育、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教育、国防和国家安全教育、民族教育的基础上,加强学生的创新教育、实践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环境意识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以国际视野中的爱国主义情怀为基石,以认知与情感的全面发展、创新能力的全面提高、自主道德意识的逐步增长为主体来培养学生和健全人格,应为目前中学德育的主题。


2. 德育模式创新
         主要包括德育发展模式创新、德育教学模式创新、德育研究模式创新、德育活动模式创新等。随着中国国力日渐增强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诚信意识、效率意识、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等理念也陆续与 中学德育接轨,为中学德育模式创新完成横向结合与纵向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外部条件。同时,在探索过程中要求将德育与智育的各个学科进行整合,尝试构建德育新模式,积极寻找最佳结合点。以推动德育研究为导向,以推广德育教学模式为基础,借助中学各学科活动与德育的整合、生活活动与德育的融合等手段,放大已有德育资源。通过学科渗透将学科教学和德育结合起来,通过跨学科研究使各学科在德育上统一起来,以实现育人的根本教育目标。
3.德育过程中自主教育创新
         德育的实施需要从改变教育者已有观念及整合已有教育资源等外部因素人手,更需要受教育者通过对道德情境的感知、体验、认同及内化来完成。让学生接触并亲自体验和谐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将“体验学习”贯穿于教育过程始终,是实现中学德育自主教育创新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在各学科教师的有序协作与学科间协调的前提下,体验学习可以是有组织、有计划的教学活动,也可以利用课外或户外活动来进行。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加强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自我学习与教育,是自主教育创新的重要体现。此外,还要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地形成自我评价。在学校德育中,开展学生的自我评价有助于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认识自己与外部要求的差距,做出恰当的行为决策;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促进学生在德育方面的发展。在充分发挥教师对学生的主导作用和学生自主性的同时,还应注意学生与学生间的相互影响、家庭和社会的教学伙伴关系等软资源的用,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更好地理解德育的宗旨,完成道德心理与行为的认同与内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要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是旁观者和反对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仅需要丰富的知识积累,完善个人阅历,更需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思想和道德层面永远积极向上。无论历史还是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反面案例揭示只注重知识灌输,忽略道德培养,只会打造出一群钱理群先生所言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德育尤为重要,当前我国的德育存在许多不足,想办法多创新德育教育模式,致力于优化提升我国的德育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朱旭南.中学德育的突破口—德育的人性化【N】.锡林郭勒日报,2007—3—8.
         【2】许耀辉.新时期提高中学德育有效性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校长教育研究),
         2007(4).
         【3】庞冬越.完善现行中学德育管理体制的思考【J】.大学时代(B版),2006(8).
         【4】杨声良.谈中学的德育实施途径【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