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教育管理过程中的传统文化教育

发表时间:2020/9/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8期   作者:邝荣毅
[导读]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底蕴雄厚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底蕴雄厚,可以辐射至小学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意识形态塑造、价值观念培育、人生发展指导等各个方面。将传统文化渗透至小学教育管理,既符合小学生认知实际与发展导向,又顺应新时代国家、社会对小学教育管理的要求与准则。同时,在目前的诸多小学教育管理中,教师都在尝试借助传统文化素材、资源、元素等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渗透。但是,与现实预期不相契合的是,由于一些教师对小学生实际情况掌控不够到位,对传统文化内涵解读不够深刻,使得很多传统文化的价值并未在小学教育管理中得到充分凸显,对应的教育收效也是微乎其微。基于此,教师在借助传统文化资源开展小学教育管理时,应该加强对传统文化内涵的探析、学生现状的考量,并针对不同学生特点、结合不同问题特性,恰当、精准、有效融入传统文化教育,并切实发挥传统文化作用,充分彰显传统文化功能,让学生在更为鲜活、生动、多元、丰富的传统文化素材指导、辅助、驱动下获得更好发展,实现人生理想,塑造健全意识。
关键词:小学生;教育管理;传统文化教育;过程
        在目前的小学教育管理中,可供借鉴、运用的传统文化素材比较丰富,资源比较宽泛,且可以精准对接至小学教育管理的各个层面、各个环节。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不同学生在个性、意识、能力、素养等方面有着较大差异,加之传统文化的内涵特别丰富、外沿十分宽泛,以致在具体应用实践时,如果掌控不当,势必难以凸显其作用与价值,甚至适得其反。因此,教师在小学教育管理过程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时,应该加强研究与探析,并把握好方向与定位,在确保传统文化教育作用得以充分彰显的过程中,让其更好服务于小学教育管理,更好服务于学生成长发展。
        一、整合教育资源,凸显思想教育
        历经五千年岁月洗礼、历史变迁,中华民族积淀了深邃而饱满的传统文化,其在内容构架上丰富而广博,精致且微妙,大至意识形态,小到行为习惯,都可以成为小学教育管理的有效素材与丰富资源。因此,教师应该结合不同教育主题、不同活动需要就不同传统文化教育资源进行整合与加工,并让其切实进入学生内心深处,对学生给予思想的涤荡,灵魂的洗礼,使传统文化的思想教育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一是结合时代需要,科学整合教育资源。以古代的仁义礼智信为辅助,现今的德智体美劳为核心,将不同内容有机关联,并在充分组合后融入教育管理。二是根据管理需要,有效关联具体素材。小学教育管理在不同阶段,有着不同要求,而且基础性管理与拓展性管理交相辉映,教师可以通过对不同传统文化内容的适时提炼与浓缩,让其为不同管理主题服务,为确保学生思想教育的成果得以巩固而提供助力。
        二、注重德育渗透,丰富教育内涵
        一个人的良好道德意识与高尚道德品质的形成,需要经过岁月的长期打磨,时间的反复考验。可以说,道德并非明文规定的准则,而是源自内心的自觉与警醒。小学学生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管理的主要构架,其在传承传统文化,塑造学生品格修养,确保学生成人成材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应该将传统文化教育贯通至德育教育与学生管理的各个环节,并充分放大其影响力、感召力,使学生于内心深处引发重视与警觉。一是结合不同学科教学中所蕴含的德育内容,切实丰富教育内涵。

对于语文、数学、科学、道德与法治等学科中涉及的与传统文化教育与德育教育有关的内容,及时借用,开展指导,并动员各学科教师共同参与至教学指导之中,形成教育管理合力,提升教育管理效能。例如,小学语文教学中涉及的许多教人向善的重要典故,“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屈”的个人情操、“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建议品格、“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胸襟等等,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粹,也是小学生德育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的宝贵财富。二是根据不同阶段管理中所强调德育导向,充分拓宽教育外沿。学校对于学生教育管理的宏观规划与德育教育的明确指导,直接决定着传统文化教育预期目标的达成。教师可以有效利用学校的宣传橱窗、网络媒介、校园平台,教室的板报墙面、教育标语、活动园地等,进行德育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合,使传统文化教育、德育教育与学生教育管理相得益彰,互促并进。
        三、关注个体特性,做到统筹兼顾
        由于成长环境、性格习惯、思想意识等各不相同,使得不同学生在教育管理中对传统文化教育的认识和理解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较强的个性化。对此,教师在教育管理中,应该多关注学生实际,并凸显出传统文化教育的针对性与多元性。根据学习行为习惯方面的问题,侧重于对行为习惯有关的传统文化教育内容渗透,让学生在熏陶与感染中得到提升。针对学生思想表现方面的问题,就与思想表现教育有关教育内容充分融入。让学生在丰富生动、多元宽泛的教育指导中更好发展自己,提升自己。同时,教师还应该多组织、开展、融入一些辅助性实践活动引领,让学生在实践体验、探索参与中深刻体悟传统文化的价值与意义,并在教师教育管理中积极践行,融入活动,开展学习,以切实提升其思想道德修养与内在品格涵养。
        四、结论
        总之,小学教育管理过程中的传统文化教育渗透与融合,是一个潜移默化、循序渐进、逐步落实的过程。教师在具体教育实践中,首先应该认识到其长期性与艰巨性,做到明确规划、适时拓展、长期坚持、寻求突破,切忌由于急功近利、赶急图快而背离学生发展实际、冲淡传统文化内涵凸显。其次应该加强对教育活动的开展、教育内容的整合、教育经验的总结、教育方式的变革、教育路径的拓展,让传统文化教育真正融入学生生活,真正指导学生发展,真正达到教育管理的目的与预期。最好应该结合学生的反馈与表现,及时寻求创新与突破,在关注整体的同时兼顾个体,为确保小学教育管理中传统文化教育的作用切实发挥,功能无限放大而给予保证,奠基铺路。
参考文献:
        [1]尤琳.小学德育教育中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J].冶金管理,2019(17):179.
        [2]赵尚东.关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小学生德育发展的探讨[J].内蒙古教育,2019(20):52-53.
        [3]王凤华.小学教育管理过程中的传统文化教育分析[J].黑龙江科学,2015,6(12):82+85.
        [4]齐向前.浅谈小学教育管理过程中的传统文化教育[J].品牌(下半月),2015(04):2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