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的方法分析

发表时间:2020/9/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8期   作者:张婉莹
[导读] 生物学教材中的很多知识都可以用来实施德育教学
        摘要:生物学教材中的很多知识都可以用来实施德育教学。因此,生物教师在教学时,应该不断发掘教材中的内容,找准时机实施德育教学。同时,也应开展相对应的实验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习的知识能够用于实践,提升学生的全面发展能力。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德育教育;实施方法
        1导言
教师在开展高中生物教学实践时,要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要让学生用理性的思维观察自己身处的世界,能用尊重的心态处理人类与大自然之间的问题。由于生物学科的“不同之处”,决定了教师在落实生物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可以营造不一样的氛围,可以设计更人文化的学习目标,这对高中学生的影响“深又远”。教师不仅要让高中学生与“科学知识”对话、与“现实生活见识”对话,还要与学生内在的问题进行对话,学生的成长困扰进行对话。教师不仅是“教书匠”,还是“育心人”。教师要把德育教育融入其中,让学生拥有科学化的学习认知,进而成为百折不挠的学习者、科学家。
        2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思想的意义
对于高中生物教学来说,挖掘生物知识中蕴含的德育内容,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思想,让学生在掌握生物知识的同时,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是高中生物教学的重要目标。高中生物本身是一门研究生命科学的学科门类,教师通过对高中生物知识的全面分析,挖掘其中蕴含的德育内容。生物教学内容的多样性能够全面展现出德育风采,实现潜移默化的德育作用,能够起到良好的德育效果。所以,高中生物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积极探索生物知识中蕴含的德育内容,并合理地设计教学策略,将德育潜移默化地展现出来,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
        3高中生物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的方法
3.1学生参与自主探究活动
传统的高中生物教学实践中,学生处于“被牵着鼻子走”的状态。他们没有自己的想法,没有自己的做法,没有自己的见识,他们所听、所见都在教师划定的小圈子中。生物学科带有极强的科学性,教师在引领高中学生学习生物学科的知识时,需要学生有自主探究的能力。学生需要从“小圈子”中跳出来,生成自己的想法、看法。只有具备这样的体验,高中学生才能拥有“科学认知”“科学见识”,才能生成“科学素养”。例如,教师在教学“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一课时,可以事先根据教材的安排,为学生介绍生态系统的结构等基础内容,让学生明白生态系统内,能量是如何流动的、物质是如何循环的。随后,再从稳定性的影响因素说起,等学生知道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有一定范围时,教师可结合当下热点问题,为学生展示一些生态系统濒临崩溃的景象。如物种入侵、温室现象等。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喜好,从网络中搜索一些赤潮发生时的实况录像,让学生观察生态系统失衡后的严重后果。教师只有让高中学生真正的参与其中,才能与学生之间拥有更多谈论的话题,才能让高中学生生成更多生活认知。
3.2以实验和实践教学为手段,实施德育教学
生物学中有很多的实验和实践活动。生物实验和生物实践活动是为学生设置一个亲身体验品德行为的环境,让学生在其中领会道德文化的教育。例如,教师在教学“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实验时,可以这样开头:“同学们,现在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一个实验,你们先仔细阅读一下这个实验的步骤。然后,进行小组讨论,商量做这个实验的步骤及原理。”在学生讨论完成后,教师讲解实验的过程和步骤。教师讲解清楚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做实验。例如,可以这样说:“现在,同学们都已经清楚了实验的步骤。那么,大家就分组展开实验。同时,请同学们在实验过程中,思考和观察叶绿体是不是静止不动的,叶绿体为什么要保持有水的状态?”在学生实验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在旁边协助处理一些紧急情况。

然后,教师通过问题答案的讨论,进行问题和实验的总结。这样,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进行严谨实验的方式,可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严谨求实的态度、勇于探索的精神等。同时,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和帮助,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合作学习的快乐。以此,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教师还要多开展实践活动实施德育教学。例如,教师在教学“生物科学与社会”一课时,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调查当地的生活环境或者绿色食品”的活动,让学生通过调查走访,并结合生活现象,关注当地的生活环境状况,绿色食品的安全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关注健康和生命的思想。另外,教材与实践中还有许多可以培养学生德育的方法。比如,书上的各种法制条例和活动,可以引导学生遵纪守法。还有各种节日活动。例如,“世界无烟日”“中国植树节”等,都可以成为良好的德育素材。以此,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总之,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促使学生从内心深处养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3.3让学生生成职业素养
在落实高中生物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进行规划,才能对学生进行专业化的引导。高中学段的学生群体,最关心的不仅仅是“当下”,还有“未来”。教师可以从“职业解读”入手与学生进行对话,才能抓住学生的心,进而把教师的想法转变为学生的想法、认知。例如,“科学家访谈”是教材的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科研工作者的职业。其中,包括了学习经历、科研工作对选择职业的影响与感悟。“科学家的故事”主要介绍了科研工作者的经历,包括此职业的基本素质要求,主要体现在价值观与情感态度等内容上,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发现自身感兴趣的职业。又如,“细胞世界探微三例”主要让学生了解三位优秀的科学家及其科研经历,让学生拥有强烈的科研精神。“与生物学相关的职业”这个专栏里,主要描述了医院的检验师。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接触了关于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的相关知识,而这也是担任检验师需要具备的基础知识,学生能够深刻意识到所学生物知识的使用价值。教师从学生最关心的点入手与学生对话,学生才会重新审视自己的学习活动。这样,学生的内在会和他们的外在一样动起来,用不同的视角观察自己,积极换位思考。此时,学生会从“小我”融入“大我”,学生的思想认知也会发生质的转变。
3.4利用高中生物教学帮助学生们树立远大的理想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合理的渗透德育教学,有利于培养高中生树立理想抱负。在生物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通过教学目标的设定,帮助高中生树立自身的理想和目标,并不断地完善和提高自己。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对生物学内容的介绍,培养学生刻苦钻研的精神,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例如,在高中生物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生物教师可以举例讲解生物学家的事迹和研究过程,以克隆技术为例,“我国终于成功地培育出了克隆羊”,在对研究成果进行介绍时,生物教师还应该为学生讲述克隆技术研究的艰辛历程,向学生介绍生命科学和生物工程是生物科学的前沿科技,许多知名的生物学家都以新兴生物领域为终身研究目标,不断地钻研生命科学,为人类的进步奉献力量。通过这些内容的讲解,教师应该注重培养高中生学习生物科学家们刻苦钻研的精神,帮助高中生树立远大的目标,通过自身的努力,不断向自己的目标迈进,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并不断地完善自己,朝着自己的远大理想而努力。
        4结束语
总之,教师在落实高中生物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内在转变,要注意从学生的未来入手,进行当前的规划,要明了学生是未来的社会成员。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习知识,还要调整学生的心态。因此,落实德育教育目标是极为重要的内容。
        参考文献:
[1]马驰.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2015(32):113.
[2]吕晓丽.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中国农村教育,2019(06):5-6.
[3]邓小玲.浅议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4(36):254-255.
[4]蒋进.浅谈德育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渗透[J].中学生物教学,2018(06):44-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