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古诗词一直都占据比较重要的学科教学占比,但是,古诗词由于遣词造句的独特性,相对于普通文章的学习而言,具有一定的学习难度,部分学生对于古诗词的学习难以挖掘学习兴趣,甚至有部分学生认为古诗词难理解,因此,使用新颖的戏剧化教学形式融入古诗词教学是语文教师教授古诗词的有效途径之一。
关键词:语文;古诗词;戏剧化教学;教学情境;角色扮演
前言:
戏剧化教学是指创设场景化的教学方法,通过趣味性的情境设计让学生参与其中,帮助学生在假设的故事场景中学习知识、内化知识、使用知识,最终达到学用相结合的教学目标,在语文学科的古诗词教学中融入戏剧化教学法,不仅可以使学生体验戏剧化教学法的教学乐趣,还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审美能力、探究能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目前古诗词教学中的不足之处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学生在学校接受系统化的整体教育过程中,学习古诗词不仅可以感受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的魅力,学习传统文化,还可以在学习古诗词的基础上进行现代的融合解读以及当代传承,但是在语文学科的教学过程中,部分语文教师教授古诗词时,普遍停留在对于古诗、古文的知识点讲授与引导背诵上,呆板的沿用传统教学模式,使学生对于古诗词的学习难以激发自主学习兴趣,为了学习而学习的机械化朗诵、背诵,这样一来,学生不仅难以将古诗词的思想、情感进行自我解读、消化,还会在枯燥的背诵模式中逐步排斥古诗词的学习,找不到古诗词的学习窍门,进而将古诗词抽象化的概括为晦涩难懂的过时文字,限制学生的学习想象空间,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挖掘,学习习惯的培养,并且,语文素养好的学生在单一受限的传统语文教学模式中,也难以进行真正意义上的语文素养深度挖掘,对于语文的学习停于表面,最终对于语文学科的学习难以持续主动兴趣,古诗词的教学效率停滞不前,语文学科的整体教学质量一般,教师与学生双方都难以在逐步增大的学习难度中增效减负,师生关系渐远,学生整体的学习惯性得不到良性的引导、培养。
二、在古诗词教学中融合戏剧化教学法的具体方式
(一)课堂角色扮演的情境创设
学生主动激发的学习兴趣是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所在,且学生本应在系统化的教育过程中处于核心主体地位,但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难以转变传统的教学思维,无形中以主观的教学经验为主占据高阶教育者身份,造成教学主体地位的认知偏差,因此,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尤其是古诗词的教学,应顺应教改新要求进行教学理念的吸纳创新,采用先进的教戏剧化教学法为学生创设古诗词教学情境,使学生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更易于被引导,从而结合学生的新奇兴趣点进行灵活的古诗词拆解学习,让学生自发的感受古诗词,学习古诗词。比如:在《悯农》一课的学习中,语文教师采用戏剧化教学方法可以将古诗词的教授拆解为角色扮演式教学情境,首先为学生大意解释需学知识点,继而提问学生平时吃饭是否剩饭?有剩饭时家人会说什么?最后挑选学生分别扮演学生家长、学生、农民,引导学生站在各自的立场进行自由对话,再逐句进行场景模拟,最终在互动中使学生明白食物的来之不易,学会珍惜劳动成果,启发学生的思考思维,使学生在体验角色的同时活学知识。
(二)戏剧化场景游戏的情境创设
感同身受的戏剧化体验,可以完善学生的想象力、感知力,让学生加深自主认知,学会真诚的理解,提升精神境界,但是,基于学生的学习特征、心理特征等,学生对于学习的持续性总是较为短暂,容易被各种各样的诱惑转移学习注意力,因此,语文教师在教授古诗词的过程中除了创设角色情境让学生增强体验感外,也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课堂上的游戏化场景创设,培养学生正确的游戏延伸体验,使学生在趣味性的游戏场景中学会自主的设计与学习有关的游戏情境,增强古诗词的学习趣味。比如:在《春夜喜雨》一课的学习中,语文教师准备好多媒体教学课件,结合古诗词为学生播放对应视频,使学生对于该首古诗有先行的思维理解,然后拿出准备好的雨伞、雨衣等道具,将学生分为6个不同的小组,邀请学生一起参与到假设场景模拟的默剧游戏中,教师负责情境词汇的肢体表演,学生发散思维进行对应的感受补充,也可以邀请学生进行不同的默剧表演,提升学生知识学习的内驱力,感受默剧游戏的乐趣,活跃思维意识,使学习借助游戏探索将想象力创作最大化延伸拓展。
(三)组织实践拓展的短剧表演
一般而言的语文古诗词知识点学习过程中学生对于戏剧化虽然充满好奇,但是只有少部分学生能够勇于表达自己,大部分学生对于自身成为戏剧化表演形式的主角仍然是畏惧感更多,更喜欢站在旁观立场进行观赏,缺乏自主形象性,因此,语文教师在采用戏剧化教学法进行古诗词的教授过程中可以定期的组织一些课堂的短剧表演,让班级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团队性质的戏剧化舞台表演,不仅可以削弱单个学生成为课堂中心时的紧张感,还可以在不断的实践锻炼中提升每一位学生的自信值,使学生敢于逐步展现自我,凝聚学生的协作参与度,使戏剧化教学法不仅可以在课堂上贯穿课堂,对学生产生正向的积极作用,还可以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学习惯性以及表达自信,做到学习有法,实践有效。比如:在《嫦娥》一课的学习中,语文教师可以根据课堂的教授情况、学生的掌握情况,将古诗结合神话故事进行拓展,设计为短剧形式的故事情节,让学生观看已有的视频资料,然后学生小组可以在课后自主排练调整,在下一节语文课时进行短剧表演,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拓展课外实践空间,这样学生不仅可以结合古诗词进行知识点的记忆深化,还可以对于古诗学习融入自我解读,深刻感受传统文化。
(四)参与课外戏剧化主题竞赛
通过语文学科的古诗词戏剧化表演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学习兴趣,还可以使学生在戏剧化表演形式中增强自身的口语表达能力、舞台表现能力等,加深学生对诗词、对生活的理解,因此,语文教师除了课堂教学,应该大力鼓励学生自发的参与到学校定期举办的文艺比赛,甚至可以自主选择主题,教师从旁指导、把控,通过良性的竞争氛围锻炼学生的活动能力、组织能力、创造能力等,增强学生学习与实践的多方关联性,多元的感受、吸纳文化营养,继而逐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并且借助竞赛形式,还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竞争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的三观,提升综合思维品质。比如:在校际诗朗诵比赛中,语文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挑选合适的诗朗诵表演作品《木兰诗》,教师为学生进行表演性朗读方法、朗读技巧的指导,协助学生为诗朗诵舞台挑选合适的配乐,让学生在沉浸式的主题比赛活动中,获得古诗词学习最直观的情绪反馈,逐步培养学生由教材文字转化为口语表达的语感认知,使学生的自我思维意识被不断挖掘、探究,最终在正式的比赛中,不仅可以感受戏剧化表演的乐趣,还可以更深刻的体会木兰的忠孝两全、勇敢、自我等,达到戏剧化教学的最终教学目标。
结语:
综上所述,语文学科的教学过程中,采用灵活的戏剧化教学模式不仅可以使学生在趣味性的教学情境中更好、更简易的理解古诗词,还可以在迅速抓住学生注意力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的融于情境,自主探究,自主挖掘,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学习能动性,让学生自发喜欢上古诗词,传承古诗词,助力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
参考文献:
[1]万远元.古典诗词融入音乐教学的策略研究[J].成才之路,2018(35):67.
[2]张思维,祝红波.教育戏剧在诗词教学中的应用方法研究[J].林区教学,2018(10):50-51.
[3]伏涤修.古代戏曲对诗词“本事”的戏剧化吸收与演绎[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8,32(03):45-49+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