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要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势必要求深化当下思政理论课堂教学改革,信息化技术发展使得高职思政理论课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信息化技术为载体构建立体三维教学路径,将学生的三点“困点、解点、动点”通过信息化技术与思政理论课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发挥现代媒体技术在思政理论课教育中的作用和影响,从而达成高职思政理论课堂教学的情理结合、虚实结合、知行结合,增强学生对思政理论课学习的获得感。
关键词:高职思政课;信息化;立体三维教学;
中央国务院办公室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一文中提出,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改革创新,就要不断增强高校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在信息化技术发展背景下,就要充分有效运用信息化技术对思政课教学深度融合,实现思政课教学的创新。
近些年来,高校思政课教学虽然普遍都运用了多媒体和部分的信息化教学,但在思政课传统教学和信息化教学过程中还出现了融合不到位的现象。有些教师过度使用信息化,不加选择的频繁使用移动平台,使得交互学习流于形式。有些教师牵强附加利用网站微课,出现学生对网络刷课“叫苦连天”的现象。信息化技术与传统思政课教学融合的不科学,使得学生对思政课缺失获得感。当然,以上不是当下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缺陷,而是思政课信息化教学的融合途径不明确,没有实现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学的创新发展。因而,本文构建高职思政理论课信息化立体三维教学路径以实现两者有效融合,从而达成高职思政理论课堂教学的情理结合、虚实结合、知行结合,增强学生对思政课学习的获得感
一、思政课信息化立体三维教学的背景分析
1.信息化推进发展促使思政课堂教学改革
进入21世纪,以信息技术发展为动力的新科技革命已加速演进。2010年我国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该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有革命性影响,必须高度重视。”① 国家在政策性文件中提出这一命题,为我国教学信息化指明了方向。通过几年的实践发展,教育市场中出现了多种教学信息化的移动交换APP、各种课程教学资源网站。近年来,由教育部倡导推动的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各学校在中国大学慕课等网站都建立了大规模的在线开放课程以及网课资源,为信息化立体三维教学提供了资源保证。
2.学生信息化网络思维倒逼思政课堂教学改革
信息化对社会造成的影响最重要的是思维方式。经过信息化时代网络轰炸的在校大学生,他们的思维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大学生以以往相信权威、集中发声的思维方式转化为人人发声、网上畅所欲言,更加突出平等、开放、即时、民主的大数据思维。高职思政课教学不能仅停留在以传统灌输的课堂教学模式,而因顺应互联网思维意识转变,注重思政课堂教学的前瞻性和机制性,利用信息化技术搭建学生发声平台,通过数据衡量挖掘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思想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把握学生,跟上社会时代脉搏的律动。
3.思政课信息化教学的现状
高职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场所,在教学实践中,有众多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已经与信息技术相结合,但是没有形成思政课信息化教学的明确目标,缺乏思政课信息化思维,大多数思政教师还仅停留在熟练掌握相关网络平台的基础操作技术。有相当一部分年轻教师对信息化与思政课教学深度融合的教学路径不清晰,只是简单的理解为把二者相加,出现课堂内过度使用信息化手段,使得师生交互学习流于形式。有部分教师没有形成思政课信息化教学的科学思维,对网站平台的在线开放课程牵强附加使用,没有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出现学生对网络刷课“叫苦连天”的现象。以上现象依然是传统理念下的知识传授型教学方式,忽视了当下信息技术在思政课教学中具有数据可测、深入互动、及时高效的优势,从根本上忽视了思政课教学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思政课信息化立体三维教学的内涵及相关理论分析
信息化与思政教学的深度融合包括营造信息化教学环境,创新实现教与学方式,变革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三个重要方面,只有紧紧抓住这三个方面才有可能正确处理好信息技术与思政教学的创新发展。②笔者认为,思政课信息化立体三维教学是指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信息技术为载体构建的立体三维教学路径。将思政课堂教学前后延伸,形成课前预学、课中导学和课后延学的三段教学模式,当中通过信息化技术数据统计分析学生的三点——“困点、解点、动点”。以此构建思政课堂教学结构(如图一)。
图一
要准确理解思政课信息化立体三维教学,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转变信息化网络教学思维,营造信息化教学环境。新中国电化教育奠基人的南国农先生在《怎样理解信息技术及其教师素养形成》一文中指出:整合是把两者融合在一起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课程整合不是“盖浇饭”,而是“扬州炒饭”。③ 信息技术与高职思政课深度融合就是课程资源高度再整合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简单地将信息技术运用到高职思政课程教学中,而更是一个教师教育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系统变革的过程。 教师运用信息化网络平台,在课前、课中及课后搭建一个学生想学爱学能说会说的网络环境,课中通过音频、视频、动漫等多种媒体手段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互动沟通渠道,课后通过媒体技术巩固拓展课堂。
第二,用先进的教育思想,创新实现教与学的方式。当下先进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六种现代教育观:素质教育观、终身教育观、双主体教育观、创新教育观、情商为主教育观、四大支柱教育观,当中的教育思想都与当下思政课信息化教学路径的构建紧密相关。鉴于以上的先进教育思想,高职思政课教师首先要革除传统教育思想,例如,忽视学生主体;过于重视知识传授儿忽视学生能力培养;忽略信息化应用;忽视非教学因素影响;割裂课堂教学与实际生存等。其次,当下高职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教学思维的转变,从传统的以教为重心转移到以学生的学为重心,从以知识传授为重心转移到以培养思维能力为重心,从以关注学生智力为重心转移到以关注学生综合因素为重心,再且,在高职思政课信息化教学中,高职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力求做到教法与学法的最佳结合;力求做到知识传授与综合能力素养培养的最佳结合;力求实现学生智力与综合因素的最佳结合。有了创新的教与学方式,加上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和相关学习资源的支持(这种支持体现在为学习者提供认知探究工具、合作交流工具和情感体验与升华的工具上),可以构建科学创新的思政课信息化立体三维教学。
第三,正确的教育观念指导,变革课堂教学结构。课堂教学结构是教学系统中的四个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具体体现。④高职思政课信息化三维立体教学方法就要求变革课堂教学结构,将课堂教学系统中的四个要素地位和作用变革。首先,转变教师在思政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即教师要由传统课堂教学中的主宰地位和知识灌输者,转变为思政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和帮助者。其次,转变学生在思政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即学生由原先的知识灌输对象和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的重构者和情感体验的内化主体。再且,有效整合当下的思政课堂教学内容。由原先只依赖一本教材,转变为以教材为主并有丰富与之相配合的信息化教学资源;最后,突出信息化技术的双向交互作用。信息化手段要由只是辅助教师突破知识重难点的辅助教学工具,转变为既能辅助教师的“教”,又能促进学生自主“学”的双向工具,使信息化媒体不仅是学习者的知识认知的探究工具、更是合作交流的学习工具及情感体验的内化工具。高职思政课信息化三维立体教学使得原先教师主宰课堂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结构,改变为既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双主体”教学结构。鉴于以上课堂教结构变革,可以创建以自主学习模式、情境教学模式、协作学习模式的教与学方式。
三、构建思政课信息化立体三维教学路径
基于前面对“思政课信息化立体三维教学”的内涵阐释,可以看出高职学生对线上网课资源的理论学习程度、教师线下教学的资源准备和教学设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互方式都直接影响思政课信息化教学的效果,因而,在思政课信息化教学中应该为高职学生设计更加具体、实操体验性强的教学模式。为了提高大学生对高职思政理论课的获得感,更好的增强思政课的认知及情感的认可、行动自觉的过程,应构建以理论知识点为核心,搭建同步与异步交互教学的连接线,拓展线下与线上场景活动实践面的立体三维图。
1.自学翻转慕课网课资源,加强理论知识点的认知。
所谓“翻转课堂”一般来说,是由教师根据已经录制好的的教学网课视频,提前布置学习任务,学生提前在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带着问题再回到课堂上师生面对面交流和讨论,完成知识内化,实现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的教学模式。⑤自主学习模式,是整个以“学”为中心的思政课信息化教学模式,重在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及终生学习的能力,将外在知识通过内在驱动实现自我吸收和自我内化。实现思政课信息化立体三维教学的知识认知,要形成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网络教学设计,要充分结合学生的网络思维特点,体现高效的信息获取、紧密的双向互动以及及时的信息反馈,以上思政课信息化教学设计得到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支持,使得这种教学模式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效果最大化。
运用翻转课堂教学理论知识、慕课网课资源平台的互动功能(专题讨论、单元测验及提问答题)以及学生自学学习反馈设计了线下教学与异步在线学习相混合的教学模式,如图示二:
图示二
异步导学的学生学习信息反馈主要是根据网课平台统计的讨论参与情况、单元测试题等大数据信息,并结合线下教学的课前小组任务反馈、课堂提问及小组间互评等因素的途径,线下教学中学习反馈的途径是中国大学慕课平台关联的慕课堂、云班课及专用QQ群等。通过以上异步与同步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实现教学交互,形成“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深化思政理论课的理论认知。
2.利用信息化深入线下线上交互,提升情感体验。
线下同步课堂教学在混合教学中与以往基于录播的网络课程在线课堂相比,线下同步课堂能够更加灵活的实现师生互动、更及时的关注到学生情感表现等。即线下思政课堂教学的主要特征有:实时互动性,教师可以通过画面、文字和语音与学生进行实时交流,了解学生的想法和动态,并及时反馈。真情实感零距离,无论网络虚拟交互有多么高效精准、智能灵敏,都缺失了思政课的情感、意识、价值观的交流。因而,实现思政课信息化立体三维教学的情感认同,创建线上线下最佳匹配的混合式学习模式——情境教学模式,建构主义认为,有意义的学习必须通过一定的情景才能建构知识。⑦在思政课教学设计中,教师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创设与学习内容相近的情景、提供专家演示、多种观点碰撞、多重视角评析,从而激发学生联想、记忆,积极进行知识的建构。
线下课堂教学方便传递师生的好恶及情感共鸣,但是线下课堂由于缺乏及时的数据统计等有效的教学管理评价,同时限制了学生个体的展现、合作学习的交互程度,尤其对思政理论课重难点知识的巩固拓展学习和个性化学习,其真实的学习效果有待探究。因而,在情境教学中,为了深化学生个人自主、小组协作、师生交互和学生间混合交互学习的开展,在思政课教学中,还应该搭建移动信息化平台,例如慕课堂、云班课及雨课堂等,将重难点知识设置成讨论、头脑风暴、投票及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深入双向交互学习,这样不仅能深化对理论的认知,更能激起学生以问题为导向形成对思政理论课的情感认同,从而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及价值观的传播。目前,在线直播互动、情境模拟、角色代入、QQ 群等,正在成为师生、生生在线交流知识与情感的纽带,虚拟现实、数字化VR“情感模型”也在尝鲜之中。⑧在混合教学中,设计了线下教学与信息化手段紧密结合的教学模式,如图示三:
图示三
3.创建理实结合的实践平台,助力行动自觉。
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时指出,高校培养出的大学生必须是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践行者。因此,大学生对思政课的高度认同必将要形成主动并积极付诸行动的自觉,思政课信息化立体三维教学还要融合发展,搭建高职思政课教育教学理实一体的实践平台。在线开放课程、线下课堂教学只是平台,但不是思政课教学的全部,思政课堂教学要延伸到教室外,将高职思政课教学做到“教、学、做”三合一,促使学生形成行动的自觉。
高职思政课信息化立体三维教学的行动自觉,首先要有很好的实践平台和机会;其次有强烈的内驱力促使自己去完成;再且行动完成后有很好的自我效能感。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学生不乏知识的获取渠道,高职思政课信息化三维教学要从原来重知识传授转向以解决问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型,也就是说,思政课教师应该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个性特质、专业特点,设计具有开放性、启发性、挑战性、实践性的自选项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就欲望,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的研究性学习能力。当下“00”后的大学生不乏是自媒体时代的操行者,他们喜欢自拍,喜欢rap、善于视频创作,利用学生自有媒体优势,布置课后拓展实践项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上交微视频,在移动交互平台展示,评价考核由教师点评、小组互评完成。在高职思政课信息化立体三维教学中,设计了师生交互的线下理论教学以及师生、生生交互的实践展示教学模式,如图示四:
图示四
高职思政课信息化立体三维教学模式,将传统教师“主宰课堂”的角色转变为组织者、引导者和服务者,还原学生“以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现实的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适时转变思维观念,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营造思政课堂的情景社会感,在每个环节强化师生与生生交互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体验、探究、实践学习,从而提高思政课堂学习的获得感。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 2020).
[2]刘宏韬.推进信息技术与高校思政教育深度融合[J].内刊科技,2019(6):11-12.
[3]南国农.怎样理解信息技术及其教师素养形成[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1):3-6.
[4]何克抗.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J].教育研究,2017(10):89-92.
[5]金一,王移芝,刘君亮.基于混合式学习的分层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3,(1):37-40.
[6]范红凤.以“学”为主的教学理念在多媒体教学设计中的运用[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6):74-77.
[7]高庆.因势而新:推进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融合创新发展[J].南方论刊,2018,(9):98-102.
[8]倪俊杰,丁书林.O20直播课堂教学模式及其实践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7,(11):114-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