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以赛促学,赛训合一”校本研训的行动研究

发表时间:2020/9/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8期   作者:刘海敏 管道林
[导读] 本文主要探索和构建校本研训的有效模式,形成以赛促学、赛训合一的校本研训形式
        【摘要】本文主要探索和构建校本研训的有效模式,形成以赛促学、赛训合一的校本研训形式。通过激发团队教师的智慧和理想,采用专家培训与组内合作研讨结合,形成和谐、互助的文化氛围。让教师在学习、研究、比赛和反思中不断提高,帮助教师在各方面实现专业成长。
        【关键词】赛训合一   校本研训   策略
        一、农村小学“以赛促学,赛训合一”校本研训的意义
        校本培训作为未来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形式,更符合中国的地理分布,繁重的培训任务和资金短缺,保持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一经提出就受到广泛关注。
        近年来,各农村小学根据自身的实际,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校本研训活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1.校内开展教研困难。由于有些学校规模小,甚至每年级只有一个班,难以开展同伴合作形式的教研。
        2.专家到校指导太少。
        3.校内教研流于形式。新理念转化为课堂教学行为是一个非常复杂、非常具体、非常艰巨的工作,光靠学校的几节公开课、示范课,几次简单的研讨活动无法做好。
        4.参与教研缺乏活力。部分教师安于现状,工作中只单单重视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愿意花很多的时间在重复的批改作业与辅差中,但缺少业务的钻研与教学方法的改进。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更需要一种符合农村小学实际的研训方式,于是我们着手构建了“农村小学“以赛促学,赛训合一”校本研训的行动研究。

                                                        
        二、农村小学“以赛促学 赛训合一”校本研训的内涵
        校本研训是指以校为本的“研”和“训”,也就是“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 是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的合称,是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与培训。是指通过专家的指导,由学校发起、组织、规划的,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能力,促进学校发展为目标,通过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培养教师一种校内在职提高培训。
        “赛训合一”, 是根据学校教师的结构和发展状况的实际,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教育教学比赛,促进老师加强自身素质的修养和各种教育教学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的提高,达到以赛促学、比赛与研训相互促进的一种校本培训形式。
        三、农村小学“以赛促学 赛训合一”校本研训的的策略
        通过整合全校教师的力量,采用优势互补的原则,把全教师分成几个业务团队小组,开展各项业务团队比赛,以赛促培,以赛促研,赛训合一。通过必要的外部任务,鼓励学员学习,加强培训效果,使培训落到实处,同时注重参训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团队内教师就共同内容进行探究、发现,交流,共同提高,一起成长。从教师能力现状出发,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采用专家培训与组内合作研讨结合,让教师在学习、研究、比赛和反思中不断提高,构建教师团队比赛的有效模式。
(一)完善制度,规范管理
        1.理论学习制度
        教师的学习和发展是教育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学习新想法,研究新问题,培养适应新环境的能力,才会使自己终身受益。全体教师平时要注重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不断更新教育观念。
        2.成员例会制度
        为加强对活动开展过程的管理力度,学校每月都要定期召集组成员开会,通报情况,讨论本月教师业务团队比赛的具体操作,及时总结经验。
        3.团队比赛与教师个人的评优优先级教师的绩效工资考核挂钩制度
        教师参加团队比赛的成绩,既保留个人的一、二、三等奖,记入教师个人的荣誉,也分别以5、3、2的分值记入所在团队中,年终进行汇总,评出团队比赛团体一、二、三等奖,所在组的所有教师分别获得500、300、200的绩效奖励。
        (二)强化竞赛,促进发展
        1.通过开展课堂评比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课堂设计和教学能力,掌握课堂教学设计的原则及策略,提高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促进多媒体信息化手段的运用,优化课堂教学效果;学校开展各门文化基础课(语文、数学、英语等)教学设计比赛和专业优质课评比活动,教师认真揣摩所选教材中蕴含的教学思想和方法,积极探索教法,精心设计教案。这类比赛推进了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管理制度创新,促进了学校青年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提高,促进了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学管理制度的创新。?
        2.通过开展校级论文评比提升青年教师的教科研能力?
        为提高广大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学校每学期都可以开展教育和教学论文评比活动。论文的选题可以结合学校现阶段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供老师参考。同时,学校引导青年教师开展课题研究,对如何选题、申报、撰写报告、开展课题研究等进行手把手地培训和指导,并鼓励大家积极申报各级各类课题,对结题的课题,学校将给予物质奖励。
        3.通过开展技能竞赛活动提升青年教师的专业技能
        根据学科的特点,学校可以对每位青年教师提出明确的学科素养要求,特别对专业教师的动手操作能力提出严格的要求。为此,学校需要加强对专业教师专业技能的培训和训练,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技能。一方面,学校组织专业教师有计划参加各类的专业技能培训;另一方面,通过技能竞赛促进专业教师的专业提升。这种比赛可以是三字经编写比赛、模拟上课、试卷命题析题比赛、粉笔字比赛、现场朗读比赛及错题分析等比赛。
        4.通过读书竞赛活动夯实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基础
        夯实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基础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原点。学校应把如何提高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素养放在首位,常抓不懈。每年,学校都会举办教育教学理论专著比赛活动。在学期初,学校购买教育教学名著、杂志等发给大家,同时对如何阅读指明学习方向,提出具体要求。在学期结束前,以竞赛的方式检查青年教师学习的效果,并对优秀者予以奖励。以竞赛的形式检查反馈,不仅给教师施加了一定的压力,又给阅读活动注入了活力,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这样,阅读活动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专业引领,指明方向
        农村学校开展校本培训最困难的是缺少有效的专业引领,缺少研讨的时间与空间,信息闭塞。新课程和新教师的成长都是开放式的,我们不能只是自己摸索,教育专家的专业引领作用是非常有效的。
        学校可以启动专家引领工程,为全校教师传递最新的教改信息,指引最新的教改方向。学校可以聘请专家对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所授课进行精品点评,使全体教师在听好课的同时,明确如何将新的教改理念融合到自己的教学中,为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教改指明了方向。其次,组织“权威讲座”,聘请教研专家就当前教育科学前沿理论及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对策进行专题辅导,并为教师解答在实际教学工作中遇到的各种“疑难杂症”。专家引领工程的实施,将使广大教师所积累的教改理论与实际教学实现了有效的接轨。
        ( 四)交流学习,共同进步
        这里的交流有两个层面,一个是学校的层面,与兄弟学校的交流碰撞,比如学校组织课题组人员到其他学校学习交流,兄弟学校的这种交流学习碰撞,很好的促进各所学校更好的开展工作。
        除了学校层面的这种交流,学校应更注重教师之间的交流学习,应该积极为他们创设平台,学校要积极为教师创设开课的机会,如校内公开课,街道公开课,区级公开课,参加各级比赛课等。学校的整个教研活动,既有横向的,也有纵向的,横向的是以年级组为单位的备课组活动,纵向的是街道内各个学校教研组为单位的校内公开课。学校还可以尝试运用“走教”“走研”活动,打破原来单一由中心校“做东”组织培训的形式,创新培训方式。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