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0/9/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9期   作者:陈丽
[导读] 初中阶段承上启下,不仅是对小学基础阶段的一个过渡总结期
        摘要:初中阶段承上启下,不仅是对小学基础阶段的一个过渡总结期,也是正式迈入严峻的高中时期前合理进行旧知识再巩固,新知识点多维深化的重要阶段,因此,初中数学的学科教育重要性不断地对教学效率提出新要求,设定教学成果新目标,尤其是数学学科,通过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全面学习素养,构建综合的思维品质,为社会发展培育优秀人才。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初中生
前言:
        在现代社会日常生活中,初中生面对的新型诱惑越来越多,相应的,关于学习的专注力却越来越低,不少家长与教师都陷入了教育困境。因此,结合学生在此阶段的心理特征与学习特征,挖掘学生的学习兴趣切入点,运用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才能在根本上解决学生学习素养低的学习现状。
一、目前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教学观念的弊端
        教育改革对教学事业的发展不断提出新要求,大部分学校也已经积极结合新颖的教学理念进行学校师资团队的建设,重视提升各位任课教师的教学素养,但一所学校发展累积的教学观念不是一蹴而就形成的,普遍存在教学风气较为根深蒂固的现象。因此,教学改革在每一个具体的院校进行实施落实的时候,很多传统问题依然存在,不能在根源上得到有效改善,尤其是初中数学课堂,部分数学教师因为没有接触过太多新颖的教学模式,对于直接改变教学方法处于摸索阶段,课堂教学仍以原有的教学形式为主进行进度推进,课堂气氛沉闷,新知识点的课堂教学仍然是该会的会,不会的依然不会,数学教师把控教学进度及学生学习进度的要求也是如此,以老旧的抓好好学生,鞭策中等学生,放弃差等学生为准绳,对于新颖教学理念的采用不具备实践性,课堂的教学模式不能在根本上落实教育改革的科学理念,没有实际教学成果提升。
(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低
        在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无论是学习程度好的学生还是学习程度差的学生,对于课堂和课余时间的规划都较为片面,学习程度好的学生主要掌握课堂时间的集中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我活动安排,用来减轻长时间处于学习模式带来的疲惫感,加强与朋友之间的联系和互动,保障自身社交关系的稳定。对于学习程度差的学生而言,课下时间不用多赘述,几乎全部用作个人安排,对于老师布置的作业产生应付心理,频频保留至下一次学科课堂开始之前才完成,或者直接进行抄写,以面对作业检查。因此,课余时间的不合理分配,造成了学科知识点不能有效得以加深、巩固,错失了最佳深化时间,在这样的学习模式驱使下,每天学生都要面对来自不同的学科的新知识点学习加应用,学生的学习压力增大,学生自主学习性逐渐降低,最终出现好学生负担增重,差学生被教学节奏淘汰。自身也出现学习厌恶心理及实际的学习态度反馈。
二、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性的方法
(一)结合课堂教学进行学生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数学作为所有理科科目的基础学科,与物理、化学等学科都关联甚密,因此,如果数学学科作为基础不能得以高效学习、高效吸收、有效应用,那么学生的整体学习状况都会被拖慢脚步,最终被教学节奏淘汰,双向放弃。所以,数学学科的教学除了数学教师在教学方式、教学模式上的大力革新之外,也要贯彻教师以学生为核心地位的全新教学理念,在学科授课完毕后,对学生进行学习状况的一次评价与定期阶段性评价,对所教班级的学生进行学习特点的了解与归纳,与学生建立良性互动,掌握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帮助学生疏通学习误区,并根据每一次信息收集的总结,对学生进行整体预估。

最重要的是,针对数学学习素养不同的学生,不论是学习程度好还是学习程度差,都要进行同等的沟通交流,了解每一位学生当下的学习情绪,一视同仁,运用鼓励式教学方法,给予每一位学生应有的肯定,助力学生发现自身闪光点,从而重塑学习自信心,逐步培养敢于提问、敢于发言的课堂参与性,挖掘出数学学习动力,最终助力数学教学发展。
(二)评价形势的多样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之前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评价系统中,对于数学教师教学的评价最终是以成绩体现为准,日常是以课本理论学习和课后的作业为核心,不能够合理的挖掘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认知,学生与学生之间差距明显,教师也会优先考虑班级整体平均分,注重教师评估系统的结果定义,不但不能使学生抓住提升机会,长期发展受限,还会在一次次的挫伤打击中彻底打消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刻板观念融为一体,以成绩来定义自己的能力,造成自我认知的恶性循环。因此,教师在日常的每一次实效性评价时,要结合实际情况,采用多样的评价模式,探索学生当前的学习需求,一点点建立知识解读,从而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在温和的平等评价里,实行激励教育,让学生体会到尊重与爱护,构建自我表达能力,实现身心同步的健康发展,同时,除了教师的评价外,数学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助力学生自我挖掘,凸显学生的优点,发掘学习潜力。
(三)注重学习过程而非只看学习结果的全面评价
        在初中的数学教学阶段,数学教师大多重视成绩体现,造成了一大部分的学生,也从中形成了结果论意识,也就是无论教师还是学生对待评价都忽视了过程的重要性,这样长期积累后,班级的学习氛围就趋向于无趣、固化,学生认为学习“学不会、考不好”,不但学生的走位评价意识走进恶性循环,同时教师的教学压力也随之不增大,及时是合理的课程知识点传授安排,教师与学生双方都在惯性思维的影响下,以成绩为主要诉求。因此,教师对于学生进行学习评价时,需要重视学生的课堂学习过程,对此进行评价,让学生意识到学习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最终的结果虽然可以反映阶段的学习成果,但不意味着结果不值得表扬,在学习的过程中,享受学习,培养出学习兴趣一样重要,及时短期没有明显的进步提升,只要重视学习过程的积累,是可以达到最终学习成果的提升的,但是,在这个过程里,就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对于知识点的学习有着我的探索欲,一步步引导学进行思考,帮助学生找准自己目前的学习问题,指出改正意见,使学生将评价的认知拓宽,主动参与、自我反思,与囧事。与班级其他学生建立相互的有效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学习可取之处,最终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展成为为社会做贡献的人才。
(四)课后时间作业的评价
        作业是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点巩固的最基本途径,也是知识点理解力、掌握力的最直观体现,在学生学习素养的评价系统里,学生通过数学学习构建的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各类思维意识的养成,是评价的最终目的。通过对于课后作业的评价,能够使教师第一时间掌握学生的课堂知识掌握情况,也能够让学生展现学习成果。初中数学的作业在题目设计上应该满足该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心理特点及思维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素养进行布置,只有作业布置的有针对性,才能因材施教的同时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并通过数学教师的作业检查后,帮助教师提炼知识点巩固的范围,根据学生体现的知识点难点及误区转变自身的教学对策,提升初中数学的教学水平,在根本上做到教有所成、学有所成。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应以实际课堂教学效果为主,大力创新评价模式,拉近师生关系,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吸纳新颖的教学方式与教学理念并运用到教学中来,使学生学习数学基于接受数学、感受数学,从而运用数学,打破枯燥乏味的刻板认知,提升实际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马慧玲.合作学习法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学周刊,2020(16):93-94.
[2]梁春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J].基础教育论坛,2020(08):8-9.
[3]张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巧用多元评价方式[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04):9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