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学情,多元识字,让目标落地生花 ——以二上第八单元为例

发表时间:2020/9/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9期   作者:张建华
[导读] 识字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基础,因此,低段学生必须拥有自主识字的能力
        【摘要】识字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基础,因此,低段学生必须拥有自主识字的能力。本文通过剖析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识字教学课例来谈谈如何“立足学情,落实综合利用多种方法自主识字”的单元教学重点。
【关键词】识字前测  自主识字  重点指导
【正文】
        识字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基础。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低年级的识字量显著增多,如何让一二年级学生识记大量的生字,就成为教学的一个难点。因为识字教学,不仅是让学生记住汉字,更重要的是要有自主识字的能力。自主识字的核心就是“自主”,学生要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要掌握识字的基本方法,会多渠道地识字,养成识字的习惯。
        本文通过剖析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识字教学课例来谈谈如何“立足学情,落实综合利用多种方法自主识字”的单元教学重点。
一、识字前测,目标定位有法可依
        识字教学是低段语文教学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二年级四册的识字量将近1600个。面对这庞大的识字量,如何改进识字教学方法,提高识字效率,是我们每个语文老师备课前要深思的问题。制定教学目标时,我们常常会研究教材,依据课程标准,从而制定教学目标。对于学情,我们往往会重视不够。比如,哪些是学生已知的,哪些是学生未知,哪些是学生需要教师帮忙的,我们知道的不是很清楚。我们的备课有时偏离了学生的所需。因此,对学生的已知和未知我们需要有一定的了解,识字前测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二、自主识字,方法多样精彩纷呈
部编本二下第八单元的一个教学重点是“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自主识字,自主阅读”。【1】从一上第二单元开始,学生就开始慢慢学习汉字的识字方法了,从给“加一笔变成新字”到第五单元的“形旁归类”,从一年级下册的“增加偏旁”“偏旁置换”“部件拆分与合并”“声旁归类”,从一下的“音序查字法”到二上“部首查字法”等等,低年级学生已掌握了许多基本的识字方法。二年级上册教材对一年级所学识字方法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延伸【2】。二上第八单元的教学重点虽然是“综合利用多种识字方法自主识字”。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对学生识字放手不管,而是在学生自主识字的基础上,不断点拨,引导学生完善自己的识字方法系统,提高识字能力。如何指导学生自主识字,较好地达成单元目标呢。
(一)合作交流,自主识字
1.多种方法记字形
        新课标在第一学段识字教学目标中提出要使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3】这些要求如何在课堂上得到体现呢?我通常的做法是给学生充分的自主识字时间,让学生借助课文拼音自主拼读课文,读完后同桌交流识字方法和识字途径,基本能运用熟字加偏旁,熟字加熟字,熟字换偏旁,联系生活经验等识字方法进行自主识字。
2.七嘴八舌猜读音
        部编版教材一年级编排了连环画课文,一上是《小蜗牛》,一下是《咕咚》《小壁虎借尾巴》,目的是引导学生遇到不认识的字能借助图画、根据字形特点、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等方法猜字。

二上第八单元也安排了《纸船和风筝》《风娃娃》两篇全文不注音的课文,其目的就是引导学生把之前学习的方法以及本学期学的部首查字法等识字方法综合运用到课文学习中。【4】如何有效引导学生进行猜字呢。就以《风娃娃》为例,预习的时候,我发下预习单,让孩子圈出不会读的字,然后猜一猜它的读音,并选一选你的识字方法,通过钉钉在线提交,教师对学生预习作业进行整理,从而进行有效地教学设计和精心地制作课件。
        总之,教师应当树立“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的意识,站在学生立场设计识字环节,提供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主识字,让每个孩子都能与生字不断的见面,提高识字效率。
(二)重点指导,意义识字
        温州市教育教学院曹鸿飞老师在“市优质课竞赛”点评时说过“字词教学要有方法,重点字词要留下深刻印象”。学生自主识字环节及开火车集中识字环节大多数只解决了生字字音,但是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不难光解决读音就可以了。那些难记的,意思不理解的字词该怎么办呢?这时候教师就要动脑筋设计,让重点字词教学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提高识字效率。根据简道云做的汉字前测反馈,我对难记字的情况于然在胸,我会选择了不同的方法对重点字词进行意义识字教学。
1.字理追溯,形象感受
        小学生最开始接触的汉字大部分是象形字。象形字是一种表意文字,是由图画文字演变而来的,每一个象形字的背后都是一幅幅生动形象的图画。低段学生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对具体、形象的事物的记忆更为深刻。教师在教学象形字时,可采用图文结合法,追溯字源,展示这个汉字甲骨文到楷体的演变过程,引导学生感受图画和文字的关联,以便更好地认识汉字,记住汉字的音形义。
3.常用字典,形义探究
        查字典识字法是二上第六单元提出来的一种新的识字方法。遇到不会读或者不知道意思的字词就可以利用这种方法进行学习,在以后的语文测试中也常会出现。但是,二年级学生还没养成遇到不懂意思的词语去查字典。所以,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慢慢渗透这一学习方法,利用字典了解字的音形义。
        字典能帮助学生了解汉字的音形义。学生在明白意思以后,才能更好地理解句子意思,并用朗读表现出来。
4.直观形象,趣味表演
        根据儿童形象记忆占优势的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可用直观形象法,抓住字形特点,引导学生直观形象的表演,集趣味性与形象性于一身,使学生产生了无意识记忆。
        抓住字形特点,展开形象的联想,在表演中明白汉字的意义,达到识字方法无痕渗透的效果。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二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是我们低段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引导学生不断掌握识字方法,提高自己的识字能力。让自主识字成为他们终生的一种学习能力,从而更好地进行自主阅读,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 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    人民出版社编著
【2】刘美玉 从识字教学走向自主识字  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汉字文化卷四)
【3】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