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课间活动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肩负着以体育活动为载体全面育人,调节学生健康的重任,自身的使命要求他们必须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让学生们喜欢。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以沈阳市工业技术学校大课间活动的开展现状为研究对象,从学习态度、重视程度、场地器材和活动内容等几个方面进行调查。调查发现:学校存在学生参加大课间活动的态度不够积极、活动内容单一的问题,针对这些情况对学校大课间活动的合理开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职业高中;大课间活动;开展现状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以沈阳市工业技术学校大课间活动的开展现状为研究对象,以部分学校领导、体育教师及高一、高二、高三年级的部分学生为调查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用关键词“大课间活动”进行搜索,在图书馆、全球学术快报及知网数据库等查阅了有关大课间活动的学术期刊、学位论文、互联网资源等多篇相关文献资料,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1.2.2问卷调查
1.2.2.1 问卷设计
依据调查的需要和问卷设计的原则,自行设计了两份问卷分别是《大课间活动开展现状的调查问卷》(学生篇)和《大课间活动开展现状的调查问卷》(教师篇),并听取专业教师的建议与要求,对问卷进行整改。
1.2.2.2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随机对各个年级学生和教师进行调查,其中有教师30人;学生600 名。
所有问卷采用了当面发放、匿名填写和当场回收的形式进行。对教师问卷发放共计30份,回收30份,回收率100%,问卷有效率100%;对学生发放问卷600份,回收了580份,其中男生341份,女生239份。回收率96.67%,问卷有效率96.67%。
1.2.3数理统计法
根据本文研究的需要,采用excel软件对所收集的问卷进行了收集和分析,最终的统计结果作为本文分析和研究的基础。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学生参与大课间活动的现状分析
2.1.1学生参与大课间的兴趣程度分析
兴趣是引导者,是良好的开端,被调查学生里,有246名同学对大课间活动非常感兴趣,其中男生143名,女生103名;有278名同学对大课间活动感兴趣,其中男生188人,女生90人;只有56名同学对大课间活动毫无兴趣其中女生占多数。此结果说明,男生对大课间活动的兴趣程度高于女生对大课间活动的兴趣程度。
2.1.2学生参与大课间活动的态度分析
态度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一个好的态度终将会有一个好的结果。对于成功者来说,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引导着,做事情也会事半功倍;对于失败者来说,多数人都失败在他们对待人和事的态度上。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对参与大课间活动的态度是不积极的,有48%的学生是以冷漠无所谓的态度参加大课间活动;有10%的高中生对大课间活动有抵触和反感的态度,仅有42%的高中生是以喜欢的态度去参加大课间活动。这就需要学校领导、教师和班主任来疏导学生对大课间活动的态度,使更多的学生在大课间活动中体验到快乐。
2.2学校对大课间活动认识程度的调查分析
2.2.1学校的领导、教师对大课间活动的重视程度
学校大课间活动的开展情况取决于学校领导和教师对大课间活动的重视程度。丰富的大课间活动,一定是学校领导和教师高度重视的结果。通过问卷调查的30位教师中,有9位教师非常重视大课间活动开展,有11位是重视大课间活动的开展,有10位教师持有一般的态度对待大课间活动。这个结果显示,大部分学校领导和体育教师对大课间活动还是重视的,但是不是高度重视。
2.2.2学生认为大课间活动具有作用的分析
大部分同学认为大课间活动对自身的影响不止一个方面,存在多方面的影响。大部分学生认为大课间活动有利于增强自身免疫力,其次是有利于释放压力,改善体质状况和起到塑形的作用,使学生们在快乐中活动;有利于增强心肺功能,增强学生们的自信心;也有利于提升班级同学的凝聚力。
2.2.3影响高中生参与大课间活动的因素
影响学生们参与大课间活动的因素是多样的,其中排在首位的是大课间活动的内容,占总数的55%,丰富多样的大课间活动才能吸引高中生的兴趣。学生们参加大课间活动还受兴趣程度和自身问题的影响。学生更愿意参加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体育活动。
2.3大课间活动的场地、器材情况分析
工业技术学校的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台数量较多,排球场和足球场各一片;常见的场地和器材数量充足,可以满足学生们的活动需求。
2.4大课间活动内容分析
学校上午大课间活动内容内容有广播体操,两套校编操,下午各班级按兴趣由班主任安排活动内容,学校的大课间活动中的校园系列广播体操一直身居首位,其次就是学校的特色校编操,校编操都是由学校的教师根据学校的需要来进行创编的;下午大课间活动内容最多的就是篮球、足球活动。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1.1男生参与大课间活动的兴趣高于女生。对于大课间活动,三个年级的男同学的兴趣远高于女同学。
3.1.2学生参加大课间活动的态度不够积极。
3.1.3学校领导和体育教师对大课间活动重视程度较高。学校认真贯彻了大课间活动开展的要求,意识到学生们身心健康与大课间活动有密不可分,对大课间活动一直保持着较高的重视。
3.1.4学校的场地及器材设备完善,并影响大课间活动的开展。
3.1.5 学校大课间活动的内容设计单一,创新性不强。东港市高中的大课间活动主要是广播体操,校编操,活动单一,不足以吸引学生,不能激发学生们对大课间活动的兴趣。
3.2 建议
3.2.1学校要积极宣传和普及大课间活动。利用各种媒介加强大课间活动的开展,逐步培养学生们对大课间活动的认识,使其积极参与其中。
3.2.2学校要加大力度管理。学校领导、体育教师和班主任要经常督促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多组织开展班会树立正确的积极的心态。师生是大课间的主要参与者,他们对大课间的理解会影响大课间活动的发展。
3.2.3不断改变大课间内容及模式。学校可通过改变大课间活动内容及模式来吸引学生们的参加,只有丰富多彩的大课间活动才能满足学生们的兴趣;只有创新的大课间活动才能吸引学生们的参与。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要因地制宜,利用优势创新学生的课间活动,让学生主动去实践。
参考文献:
[1]孙小亮.哈尔滨市中小学大课间开展现状及对策的研究 [C] .首都体育学院 2004.5
[2]朱承敏;李荣峰.云南省集中连片特困区农村中小学体育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J].大理大学学报,2019(98-99)
[3]任俊卿.高中体育大课间一体化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学周刊,2019,(32)
[4]卢立平.湘西州城区初中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C].吉首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