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
作为新入园的小班幼儿进入幼儿园后,自我服务能力差,常常会出现尿裤子的现象,我们发现有些幼儿家里一般使用抽水马桶或痰盂,入厕时都是有家长帮忙的。而到了幼儿园入厕时,必须自己先登上台阶,跨过便池,然后拉裤子,蹲下来,这一系列的动作,无疑给这些幼儿带来了一道难以跨越的“鸿沟”。从而有很多孩子尿湿裤子,或小便粘在裤子_上的现象。如果老师没有及时的关注、教育,会养成不良的习惯,也给安全带来隐患。
二、案例描述
天渐渐凉了,孩子们穿的衣服也逐渐增多增厚,这就给他们上厕所带来诸多不便。又到了集体上厕所的时间,大多数孩子能有序地排队上厕所,但赵钰莹小朋友却坐在座位上一动不动。当我问她为什么不上厕所,她摇了摇头。5分钟后,孩子们大都上完厕所回到座位上了,我再次问了下莹莹,她仍然表示不需要上厕所。于是我们便继续让孩子进区域游戏,当游戏一半时,我发现莹莹表情很奇怪,还捂着裤裆,我立刻意识到,她尿裤子了。
由于天气较冷,班上的备用裤已经被另外一个孩子用了,于是我们联系了家长来给孩子送裤子。很快,莹莹妈妈来了,给孩子换完裤子,说是快放学了想把孩子提前接走。
第二天早上,莹莹极不情愿的离开妈妈的怀抱到幼儿园,当早操结束回到教室时,我发现她还一直泪眼汪汪的,我们刚坐下正准备开饭时,我就听到有一个小朋友跑来告诉我:“老师,赵钰莹尿裤子了!”当时我就很生气,因为刚才开饭前不是才上完厕所吗?我走过去,她一脸无辜地望着我。“为什么想尿不去厕所?”我问,她边哭边回答:“裤子湿了,妈妈就来接我了!”原来如此,我为孩子这种单纯的想法而感到意外。然后对她说:“今天教室里有裤子,不用妈妈来送,老师给你换上,不过不许再尿到裤子上,那样的话妈妈知道也会不高兴,也不会来接你了。”
三、案例分析
虽然这件事情解决了,却引起了我的注意,最近一段时间,孩子尿裤子现象有所增多,为什么有的孩子不知道去厕所尿尿?是小朋友统一上厕所时,她顾着玩没上?还是自己不会脱裤子?还是老师提醒的次数少了?为什么有的孩子尿裤子了不告诉老师?是性格胆小,害怕老师不敢与老师交流?经过我的观察和沟通了解到,小班幼儿出现的如厕难问题,有以下原因:
1、有的孩子因为胆子小,不爱说话,所以一直憋着不告诉老师,直到尿到裤子上了也不愿意告诉老师。针对这种孩子要多鼓励孩子有什么事要告诉老师,时刻多留心观察她们的异常。
2、有的孩子是因为穿着过厚过紧觉得脱裤子麻烦,所以直接尿在裤子里,反正家长有备用裤,换上就好了。
3、还有部分孩子就是在家没有养成好习惯,一直被大人督促去上厕所,自己没有主动如厕的意识。于是,我试图通过以下方法改变孩子的这种行为。
4、有的孩子全身心投入当前活动,常常会因为玩游戏而忘记上厕所。
四、策略
对于这些原因该如何解决呢:
1、关心幼儿消除幼儿的恐惧感。帮助孩子熟悉幼儿园环境,拉近与孩子的距离,老师每天主动亲近她,或拉她的手,或抱抱她,或发现闪光点竖大拇指表扬她、或奖励小红花等,消除她害怕老师的心理。细心观察孩子的异常神情,如有左右扭动,脸憋红的现象要立即询问。
2、教会幼儿正确的如厕技能。利用健康课教幼儿正确的脱裤子、提裤子的方法,以及怎样擦屁股等技能。如果孩子尿裤子,及时更换,不要着急责怪孩子,耐心开导要让孩子知道故意尿裤子是错误的行为,并教会他们想尿时一定提前跟老师说,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告诉老师。每次上厕所,老师都指导并帮助帮幼儿脱裤子、提裤子。一天中,老师多提醒几次。
3、和家长沟通,家园共同培养良好的习惯。双休日,家长可耐心地教会穿脱裤子,自己主动如厕,并给孩子穿便于脱和穿的裤子,避免孩子因为一时着急而脱不下裤子。让家长准备舒适的备用裤子,便于及时更换。
4、如果孩子做得好,要及时表扬。例如,经常尿裤子的孩子没有尿就在家长来接时提出来加以表扬并予以鼓励,甚至可以适当地给一些物质奖励。直到孩子的尿裤子行为越来越少,直至最后成为孩子的一种习惯而不再需要老师和家长的提醒。
5、创设温馨、愉快,与幼儿能够产生互动的如厕环境。例如,在便池上方出示“别忘便后冲水”“厕纸扔进纸篓”和“别忘便后洗手”的小提示,为幼儿提供“尿液健康对比表”“大便样对比与观察记录表”等,引导幼儿自觉遵守如厕常规和公共秩序,使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
6、请医生讲解与如厕相关的卫生知识,如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对大、小便的好处等。通过故事、儿歌、情景剧表演等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如厕习惯和如厕中的自理能力。
如厕能力的培养是生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内容,培养中,我们应根据年龄特点,根据个体差异,在环境创设上注重温馨、舒适;在内容与要求上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并要根据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措施,更要的是要坚持以正面教育、以积极个鼓励为主。这样我们的孩子才能轻松、自主地如厕。培养孩子的如厕行为,不仅可以为老师和家长省去不少麻烦,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塑造孩子优良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