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思想的真实写照。由于传统教学长期“重教轻学”,造成学生缺乏发散思维、批判思维和想象力,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数学教学改革朝着实施素质教育的方向努力。当前我国的中学数学教学改革在运用多种先进教学理论来指导的同时,特别强调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是:“知识不是被动接受,而是认知主体积极建构的”。建构主义特别强调学习者的自主建构,并要求将这种自我学习与基于情境的合作式学习,与基于问题解决的研究性学习结合起来,其特别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中学数学建构式教学设计研究
通过教学目的的分析而设计出一定的教学程序和方法来保证特定的教学目标的实现,这就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也称为备课,是为其他教学环节所做的准备工作,是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中学数学教学工作是在中学教育系统中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的,中学数学课必须贯彻它的教学目的,并按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和进度来进行工作。建构式教学设计,在原来的条件下,还应当围绕学生的“学”创设情境,让学生实现意义建构,教师应努力使学生感到数学学习活动是有意义的,应将有关内容尽可能结合学生的数学现实,调起学生学习积极性。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设计。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正是顺应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上述要求而提出来的,因而,建构主义理论是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二、中学数学建构式教学模式研究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知道下的、在某种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主要通过“题海”战术来提高学习水平,结果当然是我们想要的,但过程还需要改进。在建构主义理论评价观下,我们更看重建构的过程。
1.“情景式”引入课题
“情景式”引入课题屏弃了那种千篇一律的复习旧课、引入新课的作法,教师通过新颖别致、妙趣横生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带着浓厚的兴趣投入学习,数学的发展展示着数学的创新,而数学创新始于数学问题的提出,因而问题的提出就成了数学发展的源头,创设情景、引入课题就是要让学生产生探索的欲望,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问题的研究中。
2.“讨论式”解决问题
“讨论式”解决问题,突破了传统教学的范畴,师生竞相登场,可以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它变信息单向传递为立体化交流,信息渠道畅通,势必带来教学过程优化:它提供场合、提供机会,使思维相互碰撞,迸发出更多的新思想、新观念、新看法;它使教学气氛活跃,师生的情感、心灵与整个教学程序和谐共振。
3.“开放式”变换问题
“开放式”变换问题,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学生接触的大多是封闭题,根据教学的需要,可将封闭题改编成开放题,教师要交给学生编开放题的方法,训练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进而强化他们的问题意识。开放性问题可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形成积极探索可创造的心理态势,对数学的本质产生一种新的领悟,进而生动活泼参与“做数学”的过程,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得到有效地发展。
4.“小组式”相互促进
“小组式”相互促进,改变看来传统教学单一的交往形式,教学中不仅有师生之间的交往,还应当有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往,小组合作学习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中静态的和单向的人际交往模式,通过积极的同学关系,促进民主的师生关系,以集体思维促成个体思维,提高学生参与兴趣,激发创新潜能,对学生的智力、情感及社会性的发展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结语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建构主义思想必将在各种学习理论中占主导地位。建构式教学将对传统式教学发起挑战,但我们也不能完全否定传统教学,我们还需要结合现实问题理性分析,以便于适应我们的教育改革。中学数学建构式教学,作为一种创新型的中学数学教学方式,其最大的任务是促进人的发展,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