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高中数学教师要不断地顺应时代的发展,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能力开展教学,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升问题解决能力以及解题能力。实践证明,只有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和教师进行积极合作,他们才能够将数学的精髓把握于心,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最终实现数学学习能力的有效提升。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解题能力
引言
因为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教师必须要加强对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但对于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根据现阶段的要求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努力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做到课堂和生活的双向合作,通过教师的不断努力与探究,找到合适的教学方法,提高高中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实现新课改革的要去。
1培养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必要性
不管是刚刚踏进高中校园的学生还是早已经适应高中学习环境的学生,都会发现高中数学中所涉及的知识点非常广泛,并且每一章节的内容联系性很强。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一个章节的内容没有学会,再学习下一章节时就会有很强的无力感和厌烦感。因此教师就要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而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依靠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所以教师要加强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这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数学成绩。
2阻碍高中学生解题能力提升的因素
现如今,高中阶段的学生在解答数学难题时,阻碍他们水平提高的因素有以下几点:(一)数学基本知识点掌握结构是否正确,影响解题水平的提高。数学基本知识结构是指在高中学生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学习能力,以及自身已经形成的固有基础知识和解题思维习惯情况下,形成的自我观念和意识结构,由于不同的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能力、理解力存在差异性。因此,学生的数学知识结构也存在一定差异化,这种差异化会直接影响学生对解题能力的提升。(二)数学问题本身带来的影响。高中数学教育的过程中,课堂练习问题的出题形式有实践问题、知识点运用问题、非创造性问题与开放性问题等,高中数学主要的教育目标就是让学生通过对数学知识点的掌握,去解答有关于数学方面的实际问题,所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对教师的数学教学影响较大。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遇到提问比较复杂的文字表达形式会影响学生的解题思路,比较复杂、干扰因素比较多的数学难题,会导致学生的思维进入盲区,少数未能排除题目中干扰项的学生,会影响到解题的思路和效率。因此,在高中数学教育解题的过程中,着重培养高中学生多方位的解题思维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教学意义。
3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对策
3.1强化学生的审题能力
学生要解题的先决条件是审题,审题的准确与否,直接反映了学生对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是否有了全面的认知,然后他们才可以针对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做一个全面客观的合理分析,准确地找出题目中需要用到的条件,排除掉多余的干扰项,再深入挖掘题目中隐藏的关键条件,充分理解题目的问题,通过合适合理的转化、计算找出最为简便的解题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解题能力进行培养。在学生找寻最简便的解题方法时,同时练习了多元化的解题能力,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一举三得.例如,学生在判断函数的奇偶性质时,容易忽视对函数定义域的要求,解题的关键在于将题目中的隐藏条件发掘出来。
3.2 加强教学内容教学,让学生打牢基础
解题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之间学生就能具备的,首先学生应做的就是具有相当扎实的数学知识基础,这样才能更有助于数学解题。那么首先教师应对课本更加重视,对于课本中的概念或者定理等的理解要更加深刻,从而才能帮助学生进行更好的记忆。比如,学生在做等差数列或者等比数列相关的题目时,教师没有必要首先为学生介绍裂项相消或者错位相减等解题的方式。教师要让学生注重对等比数列以及等差数列的概念理解以及他们的规律理解,而不是让学生机械地记忆那些解题方法。如果学生能够自己探索出相应的解题方法,无论是思维还是能力上都是一种进步。教师也可以每节课后为学生勾画此节课的重点概念理解,让学生利用课下的时间进行理解,也有助于学生写作业。另外,教师在上课时尽可能将数学知识生活化,这样学生更容易接受,也不需要花过多时间理解这些知识。
3.3教会学生举一反三,锻炼学生解题能力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对数学的教学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学生不仅要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要拥有举一反三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对数学问题的认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在训练学生的解题能力时,要鼓励引导学生进行不同的思考,让学生用不同的方式对问题进行解决,实现一题多解的效果。例如:在学习《解三角形》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对题目进行解读。如在对于正弦定理的相关问题进行解决时,就可以引导学生运用余弦定理和正切定理对题目进行转换,通过余弦定理和正切定理的转换,能够帮助学生更加灵活的运用三角形的相关知识对问题进行多种方式的解答,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对知识的转换,学会多种方式进行解题,不仅可以应用到课堂的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后作业中也对题目进行转换,找到不同的解题方法。这样用多种方式进行解题的方式,能够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熟练度,使学生开拓自己的思维,综合多方面对问题进行解答。
3. 4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的延伸
如果学生有非常强的逻辑思维能力,那么对其数学解题来说非常有帮助。但是思维能力的提升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师生之间都需要努力,才能帮助学生进行更好的思维延展。教师的任务也非常艰巨,不仅要在课堂上传授相关的数学知识,也要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让学生的思维得到一定的锻炼,并且最大化地帮助学生进行解题的方法就是让学生锻炼那些一题多解的题目,不断让学生思维得到碰撞和发散。举一个非常简单的排列组合中的例子,如果一共有6个人要站成一排,其中A不能站到排头的位置,B不能站到排尾的位置。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有多少种不同的站法。题目非常简短,已知条件也很清晰,但是运用不同的思路给出的解法不大相同。学生可以直接进行思考,按照该题目的条件确定好AB的位置后再进一步确定其他4人的位置。也可以先不考虑AB的要求,算出一共有几种站法,然后挑选符合题目要求的站法。也可以一步步分析,比如A如果在中间4个空的位置之一,那么B应该在什么位子。最终可以用加法原理得出最终的结果。这也并不是这道题目的全部解法,学生还可以利用其他方法进行解题。这一过程就是引导学生进行的思维延伸。不断进行思维延伸才能让学生的思维不再受到局限,在解题时也就会更加容易 。
结束语
在高中课堂,教师发挥的作用相当大,因此在数学课上对培养和提升学生解题思维的训练中,教师应当发挥主要作用,对于所要讲授的内容要研究的透彻、深入,从而更好地辅导学生,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解题思维。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时刻注意培养学生的解题思路,将其穿插到知识传授和习题讲解中。
参考文献
[1]霍彦丽.浅谈数学思维能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培养[J].新课程(下),2017,(10):188.
[2]涂小琴.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策略[J].好家长,2017(39):174.
[3]庄晓玲.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策略[J].高考,2019(24):130.
[4]郭冬青.浅探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J].情感读本,2017(5):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