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效课堂需要的并不是提问的“数量”,而是提问的“质量”,有效提问才能使课堂教学富有生机与活力。有效提问需要教师通过精心设计不同的问题情境,巧妙运用教学技巧,并恰当把握提问时机,在“精问”中促进学生“深思”。有效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构建高效数学课堂,提升学生的核心数学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提问
1小学数学课堂提问中的问题
(1)设置问题太多而没有把握问题的关键点。有一些教师会在课堂上提问诸多问题,致使学生完全反应不过来,因此他们的思维发展常常会被教师提出的庞大问题量阻碍着。此外,一些教师设置了太多肤浅的问题,而且提出的问题答案浮于表面,不能真正的触及知识的本质,使得学生经常不必思考就能够得出答案。教师处于课堂的主导地位,教学内容都是通过频繁的提问进行讲解,会争取在一节课里面讲解完全部的知识点;另一方面,根据教师的预设过程,没有把学生放在首要位置,导致学生缺乏主动性,更不用说思考一些数学问题了。(2)提问的方式不正确,不考虑所有学生。教师一般都是使用简易的提问方法,这种一点都不清楚的提问方式并没有以数学课本内容和学生接受能力作为基础,对学生缺少明确的教导。可以说,当课堂问题设计缺少一定的引导时,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问题的有效性。(3)缺少对学生反应的有效评价和及时反馈。在教师教学过程中,不能只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也需要关注学生的平时表现,从而对学生进行客观评价。因为在很多情况下,即使学生的答案是正确的,但是也并不能代表学生真正的理解了这部分的知识点。此外,一些学生对回答问题没有足够的信心。在这种情况下,一些老师仅仅通过答案的正确与否是存在一定的局限的,因为它不但不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存在损害他们自尊心的可能性,致使课堂氛围显得尤为紧张。
2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2.1优化问题结构,满足教学需求
落实有效课堂提问的重点在于问题,问题的合适与否、价值高低,直接决定最终的教学成果。为了能够满足教学需求,提升提问实效,教师要重视对问题结构的优化,利用由浅入深、以旧引新的方式提出问题,从而确保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获得相应的知识,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小学数学知识之间存在许多共同的要素,所以在优化问题结构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入迁移法,从而使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能够对相关知识进行复习和拓展,进而提高教学实效性。例如,在学习“100以内数的认识”的过程中,为了能够让小学生初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学会运用不同的方法数出100以内的数,笔者在教学中非常重视课堂提问,并对所需问题结构进行有效优化。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首先做了一个自我介绍,介绍中包括年龄、身高、体重等带有数字的内容。介绍完之后,以自己为例提出第一个问题:同学们,能不能像老师一样说几句带有数字的话呢?在对学生进行提问后,邀请几位跃跃欲试的学生进行展示,并将学生提到的数字写在黑板上,从而顺其自然地将学生带入数字学习中。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学习100以内的数字,时不时地进行一些小提问,提问内容大多与生活相联系,从而在优化问题结构的基础上发挥提问的优势,有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2.2把握提问时机,促进思维提升
课堂提问是小学数学课堂中常见的一种教学形式,在一节数学课中,提问的次数是难以确定的,但是提问的时机是可以控制的。实践表明,课堂中恰当把握提问时机,可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提升学生课堂思维的质量,这往往能够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显然,课堂提问最佳时机的把握是至关重要的,数学教师在课堂中应该善于观察学生的言行和反馈情况,及时把握稍纵即逝的最佳提问时机。
例如,在进行“平行线”教学时,数学教师可以根据课程教学要求,让学生在教学案的空白处用铅笔随意画出两条直线,学生对此要求感到好奇,此时教师提出第一个问题:请同学们根据直线之间的关系,思考自己所画的直线如何进行分类?学生思考1-2分钟后引出平行线。此时教师又提出第二问题:为了说明这两条线相互平行,你有哪些办法?学生独立思考与小组讨论交流,大部分学生都已经理解平行线的概念。此时教师再次提出第三个问题: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平行线到处都是,你能列举出一些典型的案例吗?该数学教师基于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以上三个问题,找准提问的最佳时机,让学生有足够的思考空间和时间,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2.3联系生活实际提问,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生活实际与数学知识进行关联,结合提问来促进学生的学习。例如,在教学“角的认识”时,教师就可以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来提问。教师指着讲台的一角问学生:“同学们,这是讲台的一……”引导学生回答出“这是讲台的一角”,从而使学生对角有初步的认识,然后为学生布置课后实践作业:“放学后,请大家回家找一找家里哪些地方有角,然后,把角拍下来,发送到老师的微信上。”通过“在生活中找角”的课后实践作业,可以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在下节课上课之前,教师精心挑选一些清晰的学生拍摄的图片,放到课件当中。课堂上,让学生找一找图片中的角并将角标出来,同时提问:“角有什么特点呢?”因为教师选用的图片是学生自己拍摄的,因此学生会更加认真地思考角的特征。可见生活化提问,能够使学生主动对问题进行探究,而通过学生自行探究得出来的结论,会比教师直接给出“角是由一个顶点,两条直线组成的”印象更为深刻。又如,在学习直角、钝角、锐角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借助生活中常见的钟表来对学生进行提问。教师一边转动钟表,一边问学生:“时针和分针组成的角是什么角呢?”学生通过对时针和分针夹角的观察来判断角的类型,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2.4重视情境教学法的运用,提高知识应用能力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情境教学法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兴趣。也就是说,教师可以把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生活情境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既能帮助学生全身心投入教学情境,又能使学生的教学知识得到充分的发挥.它也能够优化课堂教学气氛,使课堂更加轻松和快乐,使学生理解知识的内容更容易,使学生充分涉及理论研究的实践过程中,理解生活与数学之间的关系,为掌握知识内容提供更好的保障.对学生兴趣的提高也具有重要的意义。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了解人民币”的教学内容时,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还很小,对等值问题的理解仍有一定的难度。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这部分教学内容,教师可以根据课前教学的需要,准备一元、五元、十元的教学钱币,并将其运用到课堂情境的建设中:现在我们需要指定一名学生买书包,书包的价格是二十元,我们怎么有足够的钱?这时,教师应该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并给每个学习小组分发一些教学钱币,让学生通过钱币不同的组合方式进行小组讨论。这不仅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乐于探究问题情境与教学内容,促进学生深入理解等问题,也可以帮助学生通过实践提高数学知识能力。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数学课堂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优化提问内容,把握提问时机,讲究提问技巧,在不断提高自身提问水平的同时,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热情,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参考文献
[1]朱超超.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多维分析及策略[J].中国农村教育,2019(18):81.
[2]郑芳.以有效提问提高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探索[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09):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