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通史构建中涵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中外历史纲要》教学创新初探

发表时间:2020/9/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9期   作者:田家伟 刘辉
[导读] 部编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体现了课程标准对必修模块的要求,具有普及性和过渡性。

        【摘要】部编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体现了课程标准对必修模块的要求,具有普及性和过渡性。以此认识为基础,教学中以通史构建为突破口,涵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实现教学创新。
【关键词】《中外历史纲要》 教学  创新  


        2019年秋季,部编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以下简称“新教材”)在山东等省份正式使用。作为一线教师,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以构建通史体系为突破口,涵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实现教学创新形成了一些见解,希冀一线同仁共同探讨。
        一、新教材使用带来新挑战
        面对新教材,一线的师生面临巨大的挑战,其中最大的挑战是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完成涵养核心素养的课程目标。按照课程方案,新教材教学每周安排两课时,课时非常紧张。其原因在客观上是新教材以通史思路编写,涉及古今中外,头绪多;另外还有在高一阶段,学生压力也很大,他们要面对课程实施方案规定的十几门课程,还有各种教学或非教学活动的冲击,压缩历史课时的情况并非偶见。除了这些客观压力外,老师们主观上也有认识误区,即拔高了新教材所要达到的课程目标,这主要是上一轮课程改革的惯性所致。2003年开始的上一轮课程改革中,历史学科采用专题模块的形式,突出了初中与高中课程的区别,增加了高中历史教学难度。深挖教材的思维惯性,使很多一线教师拘泥“一步到位”实现课程目标,影响了新教材的教学进程。
        二、从课程高度定位新教材教学目标
        面对新教材的挑战,要顺利完成教学目标,我们应回到课程标准,从课程的高度准确理解新教材。从课程结构而言,新教材所对应的是高中历史必修课程模块,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具有普及性和过渡性两大特点。
        普及性是指“全体高中学生必须修习的课程,普通高中学生发展的共同基础课程”,设置目的是提高全体高中生必备的历史素养,从而提高全民族文化素养,学业质量水平限定在合格考水准,明显区别于针对选考历史的部分学生进行的等级考水准,所以学习难度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学业质量水平第2等级即可。例如“时空观念”素养水平2要求“能够将某一史事定位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框架下;能够利用历史年表、历史地图等方式对相关史事加以描述;能够认识事物发生的来龙去脉,理解空间和环境因素对历史与现实的重要性”,具有明显的常识性。
        过渡性是指这一课程模块的设置,体现了从初中到高中,再从必修到选修的梯级过渡。首先是遵循了从初中到高中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性和阶段性,在高一阶段实现初中与高中课程衔接;其次是体现出高中与初中历史课程的区别,为将来部分选考历史的同学奠定基础。具体来说,初中历史课程体系是按照通史体系设置,高中历史必修模块也是“以通史为叙事框架”,有利于初中高中历史课程衔接;在必修课程基础上,选考历史的同学按照专题学习选择性必修和选修课程,就人类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领域发展进行深度探究,提高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实现历史教学的关联性、层次性和渐进性,最终实现课程目标,即“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形成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得到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持续发展”。
        普及性的特点是解决新教材课时安排与教学内容矛盾的立足点,即新教材使用要实现“教学瘦身”,适度降低教学难度。教师如若充分利用学生在初中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在初中通史体系基础上整合新教材,将课本核心内容、教学要点浓缩,促使学生学科素养能力顺势提升,不失为“教学瘦身”的良好途径。
        过渡性的特点也要求新教材使用要构建通史体系。通史体系沟通了初中和高中历史教学,又是从必修到选修专题史教学的基础,更是《中外历史纲要》课程设计的应有之意。


        在唯物史观指导下,依托时空概念,在史料教学和问题探究中构建通史体系,涵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便成为初中和高中历史课程衔接、乃至选修历史学生知识与能力有效生成的粘合剂。初中历史教学中通史构建,主要是在掌握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历史事物之间的纵横联系,厘清历史发展的脉络,理解时代特征,初步树立通史意识。高中阶段的通史体系则应有更大的视野和综合性、系统性。这些特征应符合范文澜先生对通史体系的定义,即“直通”“旁通”和“会通”。其中“直通”是要精确地具体地纵向划分出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旁通”是要充分认识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现象不是彼此孤立,而是互相联系、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着。把上述两个方面,即“对社会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和“在一定阶段内,当时社会的发展趋势”的分析二者综合起来,就是“会通”。
        三、构建通史体系  涵养学科素养
        基于以上认识,笔者在《中外历史纲要》教学创新中,按照课程—单元—课时三个层次统筹教学活动,以初中所形成的通史知识体系为基础,以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构建以“直通”“旁通”和“会通”为特征的通史体系。
        课程层面的教学创新目标是实现历史的纵向联系,即“直通”。课程开设之前,做好“预习”。分别利用暑假和寒假,师生共读《中华上下五千年》《世界上下五千年》,引导学生尝试列出大事年表,宏观感知历史。开学第一课,上好“导言课”。
        导言课的教学环节包括四项:第一项从“什么是历史”导入课堂,引导学生了解“历史”的含义和学习历史的意义,激发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第二项树立学生的“时间”概念,通过想象“今天、昨天、前天、一年前、三年前、十年前、二十年前、三十年前、五十年前、一百年前、二百年前、一千年前、两千年前……”的生活,让同学们理解历史的发展;第三项展示同学们在暑假、寒假阅读活动中编制的大事年表,巩固阅读成果;第四项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按照人类社会形态演进的规律,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的目录,纵向理解教材单元划分的依据,形成对课程内容的整体认识。导言课的教学有利涵养学生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五大核心素养。
        单元层面是教师备课的重点和教学创新的关键,依托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单元内实现课时整合,突出时代特征,体现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即“旁通”。课时整合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涵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其依据的是课程改革倡导的“新教材观”,即“使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下册共设置了19个单元,多数单元为2—3课教学内容,所涉及的时段与初中部编教材一致,少数单元为4课,涉及的时段一般在初中部编教材会分成3—4个单元讲授,这本身就反映了高中历史教学内容整合的思想。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3]教育部组织编写:普通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下)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作者简介】田家伟,高级教师,山东省桓台第二中学历史教师。
            刘辉,硕士研究生,山东省桓台第二中学历史教师。
*本文系淄博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历史学科通史体系构建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编号:2018ZJG095)的阶段性成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