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发表时间:2020/9/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9期   作者:李全意
[导读] 进入初中阶段,很多学生在体育运动与锻炼方面的需求更加迫切,身心调适与塑造方面的夙愿更加强劲。

        摘要:进入初中阶段,很多学生在体育运动与锻炼方面的需求更加迫切,身心调适与塑造方面的夙愿更加强劲。而且,随着新课改理念、新课标思想、新课程要求的驱动,社会各界都在用全新视觉、站位重新审视初中体育教学的功能与作用。其中,有关实现初中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便成为近年来教育界所倡导的重点。一方面,由于很多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其急需在科学、有效的体育锻炼中不断增强自身身体素质、提升自身体育技能、塑造健康体魄。另一方面,由于一些中学生在持续加增的学业压力影响下,其心理负荷过重,甚至出现了诸多心理问题,而合理、恰当的体育运动,则可以更好帮助其排解压力、调适心态、更好成长。因此,教师在开展初中体育教学时,应该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与融合,并不断深化、拓展、革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和方法,以促使学生在不断增强其体育技能、塑造其强健体魄、调适其身心状态的过程中实现健康成长,更好发展。
关键词:初中体育;体育教学;实施;心理健康教育;途径;方法
        进入新时代,初中体育也必将承担其更为艰巨的育人使命与教育责任,进而让学生在掌握体育技能、实现成长发展的同时,树立积极向上、乐观豁达、开朗健康的心理状态,以更为阳光的心态、更加健康的心理投身学习,获得发展。但是,长期以来,受到传统教学思想观念的制约与束缚,加之师生认识层面的偏激理解,以致初中体育教学总被认为是一门副课,师生思想的不重视、教学措施的不科学、教育方式的欠合理、教学内容的欠丰富等弊病日渐凸显,其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了初中德育、心育功能的发挥。对此,教师应该引起充分重视与关注,并切实寻求初中体育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通过对新课改、新课程、新课标要求的深度践行与充分拓展,让学生在全新体育教学生态内获得锻炼、调适身心,为促进初中体育教学效率提升、推动学生心理问题矫治而奠基铺路。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活学生学习自信
        目前,很多初中生面对日益加剧的学业压力,在体育运动、锻炼上投入的时间、精力普遍较少,而且一些学生面对体育教学普遍存在“畏难”心理。对此,教师应该通过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恰当融入与渗透,多给予学生参与体育运动、投身体育锻炼、积极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生在丰富、多样、生动的教学情境内尽情释放自我,不断开掘其体育潜能、激活其体育兴趣、增强其体育技能。一方面,应该加强对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关注与分析,并在体育教学中做到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在趣味性、欢悦性体育运动中充分找寻城战自信,使学生在突破一个个教学难关、化解一个个体育难题中获得“成功”体验,乐观开启自己的体育学习之旅。另一方面,应该多组织开展一些符合初中生心理特性的体育活动,让学生在提升自身体育技能的同时感受体育的魅力、体悟体育的快乐,进而逐步排解心理困惑,积极投身体育运动之中,重树学习动力。
        例如,在进行“排球发球技巧”教学时,为了避免“一刀切”式教学安排对不同学生的束缚与制约,教师可以采用差异性教学策略,首先借助简单测评活动对全体学生手臂力度进行科学评估;随后就学生进行分层分类,并在各层级学生发球标准上弹性调控;最后开展发球技巧指导训练,让每一个学生在“跳一跳即可摘到桃子”的成功体验中增强其学习自信,提升其体育技能。


        二、利用互动交流,适缓学生学业压力
        进入初中阶段,很多学生在人际交往、沟通上渐渐陷入“被动”状态,有些学生甚至害怕与他人交流分享、协作互动,进而以手机、平板等不利身心健康的网络设备替代人际沟通。殊不知,这种情感传递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会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对诸多互动交流活动的组织,让学生在团队型、互助型体育运动中学会与人交往、懂得彼此沟通、走出交际障碍。同时,随着体育教学中生生、师生之间互动交流的频繁,学生的学业压力也会得到逐步缓解,而且很多学生在面对学习问题时,便会在寻求他人帮助中敞开心扉,调适其心理状态。
        例如,教师可以在不同体育教学的间隙适当融入一些团队型体育比赛活动,让学生在羽毛球、乒乓球等双人运动中学会交际,还可以让学生在接力赛跑、篮球比赛、足球比赛、拔河比赛等竞技性团队运动中学会分享、协作,树立团队意识,塑造健康心理,适缓学业压力。
        三、依托多元方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针对不同学生在身心健康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与弊病,教师应该加强对多元体育教学方法的融合与渗透,让学生在更为丰富、宽广、有趣的体育教学路径驱动下进行心理调适,走出认知困惑。一方面,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该多融入一些游戏元素,让学生在生动而有趣的游戏体验内放松身心,释放自我。另一方面,在教学设计上,教师应该尽量追求多元化、多样性,以确保不同学生均可获得提升和发展的机会,进而更好表现自己,提升自己。第三,多融入一些心理健康理论知识的教育和指导,可以借助视频观摩、教育讲座、互动分享等方式,促使学生掌握借助体育运动开展心理调适的技巧和方法,并在积极实践与应用中塑造健康身心。
        例如,在进行耐力跑教学时,教师可以就“跑”的过程适当优化,并充分融入一些游戏元素,让学生在花样式起跑、交替式冲刺等训练中进行心理调适。在立定跳远教学中,教师可以就热身、摆臂、起跳、自护等方面采用理论指导与示范引领相结合的方式,根据不同学生各个跳跃环节存在问题,灵活予以纠正,并明确不良跳跃姿势、动作对身体健康及跳跃质量的影响,让学生对自我调整、纠错获得全新认识,进而以更为坚决的态度、更加强大的自信投身训练,逐步纠正存在问题,更好提升体育技能,全面塑造健康心理。
        四、结论
        总之,实现初中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度融合,让学生在更为宽广的路径、更为科学的策略辅助下投身体育教学、实现身心调适,已成为新时代初中体育必须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教师在具体教学措施践行与落实中,应该加强研究和探析,充分关注学生发展需要与教学活动现状,并针对初中学生的身心特点,科学、有效、合理开展教学指导,积极、充分、全面优化教学方式,以促使学生在多元化、丰富性、迁移式体育活动与教学内容的驱使、引领、带动下,切实塑造完美身心状态,实现更好成长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有荣.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9(47):209.
        [2]宋加友.阐述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9(42):230-231.
        [3]冯在兵.体育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探微[J].成才之路,2019(06):19.
        [4]胡红果.初中体育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J].黑河教育,2017(09):72-7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