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素养教育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程教学的探索

发表时间:2020/9/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9期   作者:卢彬
[导读] 作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高职院校大学生应当“内外兼修”,既具备专业技能又兼具内涵修养。

        摘要:作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高职院校大学生应当“内外兼修”,既具备专业技能又兼具内涵修养,本文试根据教学实践从思想政治教育视域探索职业素养与思政课的融合,只有通过以学生职业素养提升为导向的思政课改革,探索思政课融入职业素养的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创新,才能提高人才质量,培养出与企业所需要标准一致的学生,形成良好的就业局面。
        关键词:高职院校;职业素养;思政课
        引言
        职业素养教育是指遵循职业发展规律和职业素质养成规律,通过教育、实践和自我修养等途径,帮助学生形成和发展在未来职业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内在品质和外在行为方式的教育实践活动。思政课作为高职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职业素养教育融入其中的方式方法,对于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职业素养教育融入思政课的原则
        1.1思想性原则
        高职思政课承担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政治性。职业素养教育融入思政课并不意味着冲淡和削弱这一属性,相反,思想性原则既保证了职业素养教育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又避免了其功利化倾向,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
        1.2发展性原则
        随着社会发展,新职业不断涌现,对职业素养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就业导向”不是片面追求“简单就业”和“一时就业”,而是更注重职场迁移能力和创新发展能力的终身就业。职业素养教育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的潜能开发和个性挖掘,让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能力。另一方面,坚持发展性原则,也是马克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根本体现。发展性是思政课和职业素养教育的共同追求。
        1.3职业性原则
        职业素养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和就业空间,适应和胜任职业岗位要求。因而职业素养教育必须以职业活动为中心,围绕职业工作所需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职业技能、职业态度等职业素养来展开,体现职业性原则。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高职思政课也必然要注重职业性,以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引导和促进学生就业中的积极作用。
        2思政课与职业素养教育融合存在的问题
        2.1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与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融合缺乏针对性
        高等职业学校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现代企业优秀文化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强化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加强实践育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一方面体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般属性,即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价值引领功能;另一方面也对思政课教学在学对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的培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但是,就目前在高职院校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的情况来看,他们普遍具有夯实的专业基础,但是缺乏企业实践经验;普遍注重理论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实践教学的情况。另外,思政课使用的教材是教育部统编教材,这也给部分思政课教师在在教学大纲的指导下从不结合专业特色、不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采用千篇一律的教学内容找到了借口。这些缺陷造成思政教师,只能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普遍的职业道德教育,导致思政课与学生职业素质养成教育缺乏针对性。
        2.2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与职业素养教育融合落实力度不够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强调:“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要高度重视学生职业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成新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国家对高职院校的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上采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等模式。我们就目前高职高专院校思政课的实际教学情况来看,高职高专院校思政课教学模式仍旧是以学校为主,尽管近年来思政课在改革中也在探索实践性教学,但就目前的改革的结果来看,很少有高职院校把教学改革落实到实处,也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虽然有一部分学校建设了思政实践基地,这些实践基地往往注重国家大政方针的宣传,缺少职业素质相关内容的培养和熏陶。
        3高职院校职业素养融入思政课教学的途径及对策
        3.1坚守课堂教学阵地,创新授课内容
        (1)整合教材体系为教学体系,创新教学内容融入职业素养内容。根据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整合教材体系为教学体系,挖掘教学内容中的职业素养的内容。在思政课实际教学中巧妙结合诚信教育,爱岗敬业等职业道德,或是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亦或引导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精神。如对会计专业学生重点讲“诚信守信”的职业道德;在“形势与政策”课授课中,结合最新的社会热点,特别是专业相关的新闻事件,例如给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和市场营销专业学生授课时,结合“中美贸易战”的分析等,提升学生的职业意识。
        (2)融入特色与个性,创新思政课授课内容。在教学内容上充分体现地方高职院校的特色,并运用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之中,结合不同专业的不同案例,提高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和职业精神,如“思修”课授课中可以带领学生参观本校校史馆,了解学校发展历史,学习校友及校友企业成长发展的案例,并激发学生的职业热情。在“概论”课程中针对性地融入本地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形势、相关的行业要求、企业名人,在实际授课中融入本行业优秀校友文化,以身边的实例育人。还可邀请优秀毕业生进课堂或开展专题讲座,帮助高职院校大学生树立职业理想与职业归属感。
        3.2依托主课堂,使职业素养教育与思政课教学方式相渗透
        目前,课堂教学仍然是思政课教学的主要方式,职业素养教育要融入其中,必然要依托这一主要形式。而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依赖于具体的教学方式,方式方法得当、新颖,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中,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扮演式、研究式、任务式等多种方法正逐步取代传统的灌输式。
        3.3关注实践教学,在实践中培养职业素养
        思政课教学中实践教学应当充分利用课上课下,校内校外的有利资源,灵活地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实现课堂教育的“入耳”和实践教学的“入脑”和“入心”。要发挥政治理论类学生社团的积极引导作用,增强对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组织志愿者服务,培养学生奉献社会的责任感;寒暑假期组织学生到家乡的相关企业进行实践调查,增强职业认同感;根据教学需要组织学生到相关企业参观一线员工的工作状态,提高学生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习一线员工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
        结语
        总之,思政课与职业素质养成教育融合必须做到全方位、全过程。通过融合,可以让思政课既成为能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又能利用思政课课程本身就含有关于职业素养内容的优势,将思政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融合,从而帮助学生形成科学规划自身职业生涯的能力,规划好自己人生。
        参考文献
        [1]祝爱芳.职业素养教育融入高职思政课的路径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3,34(26):30-32.
        [2]孔练光.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探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23:55-59.
        [3]万力.基于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高职思政课教学路径创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10:31-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